紫砂壶口盖常见的三个问题,引起不少争议
紫砂壶口盖的这三个问题,引起不少争议
周定华,1953年生于江苏宜兴,实力派名家,师从陈福渊、顾绍培、周尊严,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作,后进厂研究所从事新品创作,1983年始制茗壶便非同凡响,其作品不与他人同俦,造型不圆不方,亦圆亦方,轻盈而又不失朴厚,专擅方器,人称“方货”专家。
《六方圆口壶》是九十年代初期,吴奇敏老师采用原矿红泥全手工制作成型的。此壶流、把、钮、身皆为六面,圆盖、圆底,方圆相融,宽和大气。壶盖以多片虹钮修饰,层次感分明。吴奇敏的作品,多注重造型设计,此壶为简洁的素器,流、把线条的动感,左右均衡的舒展度,是此壶的亮点。华健老师补署的证书,使此壶更具收藏价值。
紫砂壶的器形千变万化,花虫鱼鸟,树木花草皆有涉及,几百年间名师辈出,更是有人将一个种类玩出了花来,今天我们带大家去看看这个花器紫砂艺术大师——蒋蓉的紫砂花器之路。
紫砂壶是中国一种传统品茗工具,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紫砂矿土,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统称紫砂泥。因产自江苏宜兴……
文旦壶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文旦壶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
紫砂方器传世较少,而经典的六方传器更少。一方顶三圆,紫砂方器比圆器更难做,是重要原因。方器中角的处理,是表现茶壶气度的首要因素,尤其是钝角、大圆角的处理,非经验老到者不能为。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兴起紫砂收藏的热潮。1986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接到台湾紫砂收藏名家的一个特殊订单,要求订做能体现紫砂超高工艺水平的巨壶。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陈国良,男,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07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三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何道洪学艺,制壶严谨,作品颇具个性,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江建翔、季益顺、施小马)。原矿老紫泥420cc,梅桩是经典花器,市面上梅桩壶不知凡几,但想做出新意做出别人做不到的,还是要看作者自身的功力。陈国良《梅桩壶》是其1990年製作的精品,细节刻画十分到位,製作过程中运用了贴花、雕塑多种工艺手法,细节精细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