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大师~李霓《随方就圆(陆越子装饰)》
李霓,1963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1980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紫砂名家李碧芳、胡永成、徐汉棠学习制壶技艺,于85年-1986年大学专科深造,后随母省大师沈遽华专研紫砂创作设计,并独立设计、制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曾多次获全国大奖,并参加国内外展览,深受业界好评。
李霓,1963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1980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紫砂名家李碧芳、胡永成、徐汉棠学习制壶技艺,于85年-1986年大学专科深造,后随母省大师沈遽华专研紫砂创作设计,并独立设计、制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曾多次获全国大奖,并参加国内外展览,深受业界好评。
施小马,男,1954年生于宜兴,200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实力派大师人物,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陈国良、季益顺、江建翔),其父为施福生(紫砂工艺厂建厂元老之一,制壶名艺人),1971年进紫砂工艺厂随陈福渊学习,擅制方器是一代方器高手,荣获“中国紫砂名人”称号。
袁小强,男,1973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国工,中青辈优秀实力派陶艺家,宜兴紫砂陶优秀承传人。兄长为2013年高工袁国强老师,曾受到何道洪大师亲力指点。198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丁亚平为师。1997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并得到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指点。
最早记载紫砂陶器茶事的要数屠隆作于1590年的《茶说》,其后许次纾于1597年在《茶疏》上说:“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
她们一双手,将时光交给紫砂艺术。一把壶,一颗心,一个世界,她们在这个时代,把心中所想变为现实的佳作。她们的名字,值得铭记;她们的作品值得喜欢、收藏与分享。
喜欢紫砂壶的人,都知道紫砂壶在中国很受欢迎,它可以使茶的效益有很多,所以很多人使用或收藏紫砂壶,我们对紫砂壶这么了解,那你知道紫砂壶在欧洲的名字吗?今天带大家看一看这些有趣的称呼。
壶身正面陶刻“疏影横斜水清浅”,壶身另一面刻绘梅花傲然枝头,旁刻“暗香”,落款『上清为之』。作者将梅花的清幽香逸风姿,超凡脱俗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意象无限,极具收藏价值!
许艳春,1965年出生于宜兴,2007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系陶瓷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荣获宜兴市政府授予的“青年科技英才”称号,2011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荣获“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传统手工制壶技艺已被列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保护,许许多多的民间手工技艺重新焕发了璀璨的光彩。传统手工艺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
这枚紫砂壶印章,顾景舟一生只用过一次!紫砂壶的印章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表明了作者的身份,其更是具有书法、篆刻艺术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意趣、追求等本身的文化素质与修为。
关于玩壶、赏壶、美术评论家陈传席老师一番总结让人得益无限、于学习领悟之际,也摘录部分以与同行同为者共勉:纵采古今,心师百家,立此“品壶六要”。1.神韵 2.形态 3.色泽 4.意趣 5.文心 6.适用。
此壶壶身呈椭圆形,造型稳重古朴,气度不凡。四条筋纹贯穿壶盖、壶肩、壶身暗接一弯流壶嘴,衔接处加以如意纹饰,耳形壶把,在壶把上方,同样陶刻如意图样,与壶身的筋纹相呼应与壶足,线条挺括,凹凸有致。此壶无论远观,还是近观,又或是上手把玩,无不展现出舒展流畅、自然洒脱之美感。
华健,男,1964年5月生于陶都,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82年进宜兴紫砂厂,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省大师刘建平,从事紫砂工艺创新制作。善制各类紫砂器皿,尤擅长方器造型的设计制作,紫砂全手工制作技艺功底不凡,属同辈艺人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