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紫砂壶鉴赏|顾婷·北瓜提梁

    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500cc,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形成瓜的造型,在瓜上部被壶颈遮挡住,并且饰以纹饰,盛行的装饰纹样蔓延,给人一种意犹未尽、欲说还休的感觉。三弯流的壶嘴,出水顺畅。

    10/25
  • 精品紫砂壶鉴赏|王石耕·满园春色

    此壶以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为灵感。壶为四方形,壶身四面均塑以中国古建筑中常用的漏窗为形,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色彩。

    10/25
  • 精品紫砂壶鉴赏|庄玉林·太极鼓(沈汉生书铭)

    老壶重器,实为精品。运用原一厂老紫泥作胎,泥料极其珍贵;采用铺砂工艺,砂硕隐现,深沉且华美,同时有着极佳的透气性。

    10/25
  • 精品紫砂壶鉴赏|徐秀棠·缶式壶

    精选原一厂老紫泥作胎,历经岁月的温润感使人心生喜爱。壶身采用古代青铜器设计,线条清晰,大方淳朴,气韵高贵。桥钮为上,平盖为天,四方棱角分明,东西南北各有其韵。

    10/25
  • “孔家壶”孔春华【抽角高方】壶

    孔春华,195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高工,当代紫砂名家,1992年调进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创新设计,1990年与姐弟推出“孔家壶”品牌,2005年入编《世界名人录》。

    10/25
  • 精品紫砂壶鉴赏|袁小强·宝菱壶

    运用原矿老紫泥作胎,泥料珍贵,包浆极美,有着历经岁月的温润感。以菱花为创作要素,整壶块面分布均匀得当,阴阳相间,纹路清晰。

    10/25
  • 国大师吕尧臣作品《尧臣小掇球》

    吕尧臣,1941年生于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 第三届)、2005年研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随紫砂名家吴云根学艺,四十余年的陶艺生涯,新品层出,风格韵秀而古朴,尤独创之“吕氏绞泥”出神入化,堪称一绝,有“壶艺魔术师”之称,作品造型新颖别致,做工细腻严谨,设计独特出众、奇趣无穷,整体造型比例恰当,意涵深刻隽永,配合独树一帜的制壶手法。

    10/25
  • 紫砂壶,“推墙刮底”,到底看出来了什么

    紫砂壶“推墙刮底”了,就是拿一把小竹片,薄薄的,刮壶内的底部,因为壶底和身筒接缝的一圈,会留有多余的“脂泥”……

    10/24
  • 紫砂壶装饰工艺·泥绘

    泥绘,紫砂泥料号称五色土,紫泥的基调是紫肝色,段泥的基调是黄色,红泥的颜色是红色,相互搭配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

    10/24
  • 精品紫砂壶鉴赏|鲍志强·福寿延年对壶

    鲍志强精品紫砂套壶《福寿延年对壶》鉴赏

    10/24
  • 专家:宜兴紫砂壶是人生“三养”神器

    紫砂的艺术气质与瑰丽会逐渐熏陶到人。喜茶之士,往往亦是善于养壶之人。紫砂专家认为,一把紫砂壶 ,细细品味,轻轻婆娑,既是饮茶之佳品,又是养生养性和养心的三养神器。

    10/24
  • 宜兴市全面部署文化产业核查工作 助推文化建设发展

    近日,宜兴市召开文化单位核查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文化产业核查工作,深挖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助推我市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晓红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宜兴市文化产业发展总量指标稳中有增,规上文化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中略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近日,无锡市下发了《2018年度无锡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把文化产业考核分在GDP中的占比从0.5%提升到1.5%。对此,宜兴市将建立由

    10/24
  • 东氿边的文化盛宴让我们穿越回了儿时的宜兴

    宜兴文艺界人士,用一场集聚“乡情、乡趣、民俗、民风”的文化大展演带市民及在外乡贤穿越回了记忆里的老宜兴。

    10/24
  • 紫砂壶、阳羡雪芽等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安家”

    有“陶都”之誉的宜兴,尤以紫砂更为知名。紫砂制品,以其独特的泥质、造型和古朴的自然美感而名扬海内外。14日,陈列着紫砂壶、阳羡雪芽、小酥糖、豆腐干等许多带有宜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宜兴传统文化馆落户北京。

    10/24
  • 段泥紫砂壶越养越脏?谣言!

    一把段泥紫砂壶养成后变化很大,分外漂亮,让人心生喜爱。

    10/23
  • 紫砂壶名家力荐|陈国良·壶界“四小龙”之一

    陈国良被香港、台湾收藏界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紫砂中青年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