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鲍仲梅《卧蟠思源提梁》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08/14
  • 省大师鲍仲梅《玲珑双灵》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精选原一厂老紫泥作胎,泥料珍贵,使用经久光润如玉。壶盖工艺难度极高,为镂空造型,并塑以两只灵兽于云端,似在争斗,目光炯炯有神,造型气势逼人,祥云刷以红泥,色泽明艳,与壶肩的金色相

    08/14
  • 省大师鲍仲梅作品《卧蟠思源提梁》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精选原一厂老黑料作胎,泥料珍贵,使用经久光润如玉,恰似用黑色玉石雕刻成一般。身为四方形,线面挺括有力,气势挺拔,成就紫砂方器之美。壶盖、壶腹均运用嵌金片工艺,嵌以冰纹,打磨使其与

    08/14
  • 鲍仲梅《卧蟠思源提梁》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08/14
  • 鲍仲梅《神鸟出九州》紫砂壶 经典作品赏析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08/14
  • 鲍仲梅《云头如意》紫砂壶 经典作品赏析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08/14
  • 鲍仲梅《卧蟠思源提梁》紫砂壶 经典作品赏析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08/14
  • 鲍仲梅《多寿壶》紫砂壶 经典作品赏析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08/14
  • 紫砂四小龙之一施小马《四方牛盖》

    施小马,男,1954年生于宜兴,200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实力派大师人物,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陈国良、季益顺、江建翔),其父为施福生(紫砂工艺厂建厂元老之一,制壶名艺人),1971年进紫砂工艺厂随陈福渊学习,擅制方器是一代方器高手,荣获“中国紫砂名人”称号。运用原一厂豆青泥作胎,泥色庄重神秘,调以粗制砂粒,砂硕隐现,宛若星辰,令人浮想联翩。壶身四方,面面俱到,下延至钉足,沉稳内敛。壶盖做的很精致,压盖与壶口紧密结合,口盖整体平整光滑,外形流畅;壶钮制作别出心裁,采用了牛鼻孔式

    08/13
  • 鲍仲梅《明鉴提梁》紫砂壶 经典作品赏析

    原一厂老紫泥作胎,棕紫色调,拙朴之中有浑圆气象。身为圆筒形,壶身下半部饰以圈圈细线,凹凸相间,似波纹流转,唯美、生动。壶肩运用嵌银片工艺,嵌以古纹,打磨使其与壶表平整光亮,手摸无凹凸感,犹如画上去的一般。扁方提梁趁势而立,弯曲自然,与壶体产生虚实对比,形成了空间之美,把上亦运用嵌银片工艺,嵌以古纹。 鲍仲梅大师的嵌金银丝工艺可谓是出神入化,赏过、摸过之后定令人难忘。整器体现出了现代紫砂制壶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可谓是一款全能佳作,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08/13
  • 喝茶养壶,你喜欢用紫砂壶还是朱泥壶或是陶瓷壶呢?

    不知道各位茶友喝茶都是用的什么茶具喝茶呢?而你们的茶具又是怎么选择的呢?今天小茗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茶壶的选择。 选择茶壶要以:小、浅、齐、老。茶壶有两人罐、三人罐、四人罐之分,茶壶的造型又分菱形、鼓形、柿形、瓜形、梅花形等等。茶壶的颜色有朱砂、古铁、紫泥、天青、石黄等。 1、茶壶又分陶质茶壶和瓷质茶壶。陶质的茶壶不上釉,因此吸水性较强,适合发酵茶使用。如普洱茶、黑茶。瓷质的茶壶会上釉,吸水性较弱,适合发酵较轻的茶叶使用。比如白茶等。2、茶壶的精密度。茶壶的精密度指的是茶壶壶盖和壶身的紧密程度,

    08/12
  • 夏天出逃宜兴的10个理由!

    对不起宜兴,我要离开你了 你的夏天打死也不能留 因为…… 1 热到没朋友 今年夏天宜兴似乎天天都很热 而且 雨量真的是历年来最少了 一言不合 还下了场小冰雹 2 胖到没朋友 宜兴美食太多 一到夏天就是各种宵夜约 每次都是吃饱了再减 钱包瘦我肥,哭 3 黑到没朋友 下雨归下雨 紫外线还在 4 好吃到没朋友 夏天这个吃虾季 太多太多美味的小龙虾在等着我 我忍不住要吃好几盆啊 烧钱又发胖不行!我要离开! 5 甜到没朋友 冰镇西瓜够不够冰! 宜兴西瓜又甜又大太好吃 欲罢不能也要走! 6

    08/12
  • 鲍仲梅《玲珑双灵》紫砂壶 经典作品赏析

    运用原一厂老紫泥作胎, 使用经久光润如玉。师承陶刻泰斗任淦庭 ,90年代与谭泉海、周桂珍、汪寅仙齐名的老一辈大师 ,以镶嵌技术最著名 , 将雕、镂、堆、填、刻、塑工艺均运用的出神入化, 整器体现出了现代紫砂制壶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可谓是一款全能佳作,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09/27
  • 紫砂壶都有什么样的造型?

    明代中期以后,中国逐渐流行用茶壶泡茶,而宜兴紫砂壶因其具有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的实用优势一跃成为饮茶的主要用具。紫砂壶不但具有泡茶烹香的实用价值,还因其用材特殊考究、做工精巧细致、外形不媚不俗、内涵委婉含蓄而具有把玩收藏的价值。从明代起,紫砂壶就成为追索求藏的对象。 那么紫砂壶都有什么样的造型呢? 1、自然造型: 以自然界中的瓜果花木、虫鱼鸟兽等自然形象加以简化,结合实用而变形,如梅茶壶、莲子壶、葵花壶、柿子壶、竹形壶等,统称花货。 2、几何造型: 以不同的几何形体为艺术造型,如各式方形壶

    08/11
  • 陶都日月长 壶中乾坤大中国宜兴砂泥张紫砂传承人张集大

    文/杨莹 1 太阳奔着大地而去,是因为心中有一团烈火。他握着这把亲手创作的天地之吻 紫砂壶对我说。原来,热爱制壶的他,不仅壶的泥料上、造型上有讲究,起名也是一种艺术。且不说天地之吻的壶嘴与壶体的过渡线条如何自然、圆柔、浑然天成,单是泥料就用了黄龙山底槽青,为了表达出太阳与地球亿万年永恒的爱恋,这把壶犹如沙漠之中的一颗大树,见证了太阳亲吻大地带来万物生机。特别是太阳与地球的热恋之火,点燃了大树的顶端,壶钮的形态如同一小束跳动的蓝色火焰,在光线中散发幽幽光芒。动与静、激情与本真、自然与生态等

    08/11
  • 走进淮安颐高广场,探寻渊源流长的紫砂文化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第二次参加了淮安广电小记者活动。 家长送我到淮安颐高广场展示厅集合。侯老师为我们请来了一位老专家授课。专家爷爷首先介绍说,中国文化渊源流长。中国人喝茶有二千多年历史了,有龙井茶、铁观音等。泡茶用紫砂壶,茶的味道好,过一夜也不变质。接下来,专家又为我们介绍玉石一一和田玉。专家爷爷说,水中的和田玉比较温润,因为经过水的冲刷洗礼。而山顶上的和田玉表面比较粗糙。和田玉可以雕刻成艺术品,还可以刻印章。画家、书法家完成书画作品后,盖上自己的印章,证明自己的作品。 最后,候老师又带领我们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