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大师吴亚亦《龙鼎(套壶)》

    吴亚亦,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11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国大师汪寅仙大弟子,1971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与知识;1984年进紫砂研究所,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专业紫砂创作设计,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技艺逐渐纯熟;作品常以雕塑手法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精细、纹饰优雅,独具韵味。此茶具套组由一壶、两杯组成,以原一厂老紫泥作胎,泥料珍贵,使用经久光润如玉。以三足的圆鼎入壶,壶身、盖面均经印纹装饰,精美绝伦。

    08/10
  • 汪寅仙大弟子、吴亚亦【龙鼎(套壶)】

    吴亚亦,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11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国大师汪寅仙大弟子,1971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与知识;1984年进紫砂研究所,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专业紫砂创作设计,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技艺逐渐纯熟;作品常以雕塑手法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精细、纹饰优雅,独具韵味。

    08/10
  • 鲍仲梅《蟠龙万寿》紫砂壶 经典作品赏析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运用原一厂老紫泥作胎,泥料稀有而珍贵。身为四方形,线面挺括有力,轮廓分明,气势挺拔,英姿飒爽,成就紫砂方器之美。

    08/08
  • 鲍仲梅《祥云戏瑞》紫砂壶 经典作品赏析

    壶以老一厂老紫泥为胎,黑紫焕发,红色的是嵌泥,壶盖以为瑞兽装饰,银丝镶嵌,华贵而富丽,壶身盘状。三如意脚鼎立。把的侧面装饰以瑞兽,穿越壶身,到达壶盖则安祥卧立,一静一动的结合,使整把壶有了活力。

    08/08
  • 惠孟臣传人~惠祥云【逸仙壶】

    惠祥云,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丝毫没有粗制滥造痕迹,具有很高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08/08
  •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施小马《四方牛盖》

    施小马,男,1954年生于宜兴,200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实力派大师人物,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陈国良、季益顺、江建翔),其父为施福生(紫砂工艺厂建厂元老之一,制壶名艺人),1971年进紫砂工艺厂随陈福渊学习,擅制方器是一代方器高手,荣获“中国紫砂名人”称号。

    08/07
  • 汪寅仙大师传承人,姚志源《上梅段》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副高级工艺美术师 国大师汪寅仙爱子擅长花货及雕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壶制作技艺传承人

    08/07
  • 鲍仲梅《祥云戏瑞》紫砂壶 经典作品赏析-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08/07
  • 高工储亦斌《一叶知秋》

    储亦斌,1966年生于陶都宜兴陶瓷世家,2016年高工,绝对的实力派花器名家,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学艺,得到其言传身教。为其制壶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得到花器大师蒋蓉的悉心指导,得以真传;作品主要以全手花器见长,所制花货精雕细琢,工艺细腻逼真,近年来得到众多壶友热捧。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520cc,此壶以秋华饱满的果实为器型,喻展秋风而过,万物秋黄饱满丰收,壶身与壶盖两者融为一体,落叶细节妆点,枝干为壶钮,壶盖上瓢虫装饰,更有田园风趣。

    08/07
  • 老壶!研高~鲍正兰『龙头如意』

    鲍正兰,1953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1972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成型制作,先后随国大师吕尧臣、高工李碧芳学习紫砂制作技艺。在三十多年的紫砂制作生涯中曾先后有几十个产品问世,所制作品受海内外紫砂爱好者的喜爱。

    08/07
  • 施小马徒弟鲍廷博《犀皮方簏壶》

    鲍廷博,号白宕人、鹤庐、大鹤、壶隐,1972年生于江苏宜兴紫砂世家,2007年国工,198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父鲍仲梅学艺;1991年随舅舅施小马学习制作紫砂方器,后又随岳母汪寅仙学习制作紫砂花器,技艺得以全面提高。所制茗壶,色泽对比鲜明,纹样优雅细腻,深受藏家们的喜爱。作品千变万化,为别人所不能为,每作新品必有前人所无的新构思。装饰手法新颖,勇於创新,不拘束於传统,其妻为汪寅仙大师爱女姚志泉。作品屡获殊荣,在海内外具有极高声誉。 运用原一厂老紫泥作胎,泥料珍贵,使用经久光润如玉。采用绞泥工艺难度

    08/07
  • 国大师张红华《宝鼎壶》

    张红华,1944年生于宜兴, 2005年研高,2016年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紫砂泰斗顾景舟,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学艺,得顾景舟大师长期悉心指导、提携,接受了最高层面的制陶技艺和构思理念的艺术薰陶,融各派精华,自成一格,造形多变,从业紫砂事业50载,前后制造新品100余件套。原矿黄龙山降坡泥制成,老味十足、橙红中泛黄的烧成样貌,让人观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经泡养后更是老味横生。原矿黄龙山降坡泥制成,老味十足。

    08/07
  • 紫砂壶提香、蕴香 “双气孔”为关键原因

    紫砂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又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上述为古人总结心得,易言之,以紫砂壶来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与水温,当可泡出聚香含淑、香不涣散的好茶,比起其它材质茶壶,其茶味愈发醇郁芳香。

    08/03
  • 紫砂壶的明针工艺的重要性

    明针是宜兴紫砂壶成型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更是紫砂工艺。用光滑的器具(主要是塑料板、牛角片)在成型生坯表面进行刮压处理的工艺。明针的作用,影响的不仅仅是壶的做工是否精良,对壶的烧制效果以及成品的泡养效果都会产生明显影响。

    08/03
  • 筋纹器,它的制作工艺难在哪里?

    筋纹器,又叫筋囊货,“筋”为“骨”,表现的是收勒之力;“囊”为“气”,表现的是鼓胀之力。筋囊壶的要求是:壶体内外皆为筋囊;筋囊构成须生动流畅;壶口与壶盖的筋囊要上下对应、连接严密,体现了一种数字般的精巧和秩序之美。

    08/03
  • 实力派制壶大家鲍仲梅之子鲍廷博《犀皮方簏壶》

    鲍廷博,号白宕人、鹤庐、大鹤、壶隐,1972年生于江苏宜兴紫砂世家,2007年国工,198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父鲍仲梅学艺;1991年随舅舅施小马学习制作紫砂方器,后又随岳母汪寅仙学习制作紫砂花器,技艺得以全面提高。所制茗壶,色泽对比鲜明,纹样优雅细腻,深受藏家们的喜爱。作品千变万化,为别人所不能为,每作新品必有前人所无的新构思。装饰手法新颖,勇於创新,不拘束於传统,其妻为汪寅仙大师爱女姚志泉。作品屡获殊荣,在海内外具有极高声誉。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