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种经典的软耳提梁壶,你见过几种?

    在紫砂提梁壶中,软耳提梁壶是经典的形制。各式的紫砂壶身,配以铜制、银制、藤制等提梁,别具韵味美感,在紫砂艺术长河中散发迷人魅力。

    07/20
  • 古今云肩器,带你看美呆了的云肩如意壶

    紫砂壶中最经典的云肩如意壶,看云肩与砂壶的艺术碰撞。云肩的出现,历来记载各有不同。帔子和披肩即是后世云肩的前身,在秦汉、魏晋时期史料中已有记载。

    07/20
  • 中青辈实力派陶艺家袁小强《宝菱》

    袁小强,男,1973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国工,中青辈优秀实力派陶艺家,宜兴紫砂陶优秀承传人。兄长为2013年高工袁国强老师,曾受到何道洪大师亲力指点。198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丁亚平为师。1997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并得到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指点。 运用原矿老紫泥作胎,泥料珍贵,包浆极美,有着历经岁月的温润感。以菱花为创作要素,整壶块面分布均匀得当,阴阳相间,纹路清晰。壶盖的菱花形装饰与壶身菱形形状的线条相互呼应,壶的圈足与身筒也是通过线条在形状上相互呼应。

    07/20
  •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顾婷《莲贡圆(沈汉生铭)》

    顾婷,女,1976年生于陶都宜兴,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2012年高工,首届“景舟杯”银奖得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小女,嫡系传人,家学渊源,自幼爱好陶艺创作。擅长全手工传统技法,尤其能熟练掌握历代名家经典器形。

    07/19
  • 王派壶艺传人-王石耕【双线扁灯】典藏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07/19
  • 省大师范伟群《如意连连》

    范伟群,男,1970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承吴同芬、国大师徐汉棠先生,清末民初制壶大家范大生嫡孙,在大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教导下,在紫砂工艺的制作技法和创作手法上有了更大提高,光素器、花塑器、筋纹器样样精通。此壶采用了原矿段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240cc,整个壶在扁圆中求韵味,流自壶腹胥伸自然,把高挑圆润下留垂耳,与流对应称势,此壶如意为壶钮,边缘修饰平滑,似与壶盖合而为一,壶身扁圆,壶腹以皮带线装饰,流与把胥出自然,线条流畅,若唐朝丰润的美女梳着飞天髻舞一曲霓裳羽衣舞。

    07/19
  • 省大师王石耕《双线扁灯》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运用原一厂老黑料作胎,泥料珍贵,使用经久光润如玉,越发乌黑发亮,恰似用黑色玉石雕刻成,光润可人。造型作扁灯式,壶身光素低矮。壶流自壶腹向上胥出,配以小巧秀丽的圈把,显得柔美丰腴。压盖造型,壶盖覆压在壶口之上,边缘有圆线与壶口相呼应。

    07/19
  • 平盖莲子和莲子是不同的紫砂壶型

    容易搞混的壶型,莲子壶和平盖莲子壶的区别。

    07/18
  • 十把史上天价的筋囊器紫砂壶!

    在如今的紫砂壶的收藏器中,以光素器、花器为多,而筋囊题材的作品则关注者较少,而在其中却有几件筋囊作品却表现突出,潜力极高,或成未来收藏大热。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十把史上最贵的筋囊器,以供藏家参考

    07/18
  • 你见过紫砂七老做的独特紫砂作品吗?

    在紫砂壶的造型发展中,无数紫砂艺人极尽巧思,创制了不少经典作品,流传不衰。而有些创新壶型同样非常奇特,是紫砂壶型上的一种开拓和探索,而近代最为著名的紫砂七老中,他们也有些非常有意思的作品。

    07/18
  • 四小龙之一、江建翔【双色梅桩】典藏

    江建翔,男,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当代绝对的实力派陶艺家,师承许承权、汪寅仙大师学艺,长期从事紫砂壶艺创作。所制作品风格俊秀、细腻、简洁、形神兼备,柔中有刚,美中藏刀,妙趣横生,孕化出一种神秘的韵律,使人浮想联翩,具有巨大的魅力。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陈国良、季益顺、施小马)。

    07/18
  • 宜兴紫砂杰作“宫壶”入藏俄罗斯国家博物馆

    由上海艺博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2018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上海艺博展”于2018年6月25日在圣彼得堡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由壶艺创意设计大师季汉生和副高级工艺美术师 范秀红共同创作的紫砂陶艺杰作“宫壶”正式被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收藏。

    07/13
  • 紫砂与锡、玉、木的结合,不同风格的紫砂壶

    清陈曼生与杨彭年的合作,在后世被认为是文人壶之始,而有个人,他略晚于陈曼生,延续了文人壶的雅韵,同时也创制了另一种紫砂壶风格。他就是清代书画家、金石学家,朱石楳。

    07/13
  • 仿时大彬的紫砂壶,究竟可以做的多逼真?

    时大彬,乃是明制壶大家,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他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镶接成型技术体系,其制壶技艺全面,传世作品精而少,影响深远。

    07/13
  • 中青辈潜力黑马——范泽锋大师【禅泉·般若·立言】

    采用原矿青段泥作胎,简朴古雅,老味十足,用其冲茗,茶汤香甘温甜。运用镶嵌金丝工艺,镶的极为精细,工艺高超,手摸无凹凸感,像画上去的一般。整体造型似矮钟,壶身线面转换周正舒坦,风格淳朴,无可挑剔。嵌盖设计, 盖上壶钮为镂空造型,顶端镶嵌一颗金珠,点缀了整个壶身。壶腹用嵌金工艺绘以莲花座的形态,给人一种祥和之气。壶底以同样工艺绘以回纹,寓意祥瑞。范泽锋老师精美的向我们展现了以壶写禅、以器度人的紫砂风光。

    07/13
  • 方器大师——施小马『魁方』精品代表作

    此壶作于1989年,运用原一厂老豆青泥作胎,泥料极其珍贵,古味浓厚。壶体呈魁方形,方形直颈、平盖,壶盖四方凸起,盖面以双行方线装饰,与壶身四面的方线纹饰相呼应,形成和谐一致的视觉效果;三弯四方流弯曲自然,精气神极佳,且出水爽利;方折形壶把端握舒适,独具气势;壶腹呈四方形,形体对称,每一面均有凸方块的立体装饰,形成回形的视觉效果。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