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荷香溢,看最美的紫砂荷花名器
又是一年六月天,荷花盛开的时节。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芙蕖盈盈开,芰荷迭映蔚。这样的时节,又怎能错过紫砂大师们,以荷花为题材的精品力作呢。请跟随我们的笔触,来感受紫砂荷花妙品的无穷魅力。
又是一年六月天,荷花盛开的时节。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芙蕖盈盈开,芰荷迭映蔚。这样的时节,又怎能错过紫砂大师们,以荷花为题材的精品力作呢。请跟随我们的笔触,来感受紫砂荷花妙品的无穷魅力。
徐秀棠,1937年出生于宜兴(徐汉棠胞弟),2008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 第三届)、中国陶瓷工艺大师(2003年 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4年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作品多次获奖,被各大博物馆收藏。
采用了原矿青灰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380cc,壶身呈竹筒型,笔挺均匀,壶钮、壶把以及壶嘴皆以竹节为造型元素,高风亮节,线条流畅自然,既不失动感且又姿态稳固,造型端庄大方。壶身呈竹子开裂效果,壶盖上蜘蛛网装饰,形象逼真。壶身陶刻“到处溪山如旧识此间风物属诗人”,“一明铭之”,杯垫底陶刻“壬申年夏月,建军铭之”,杯垫底款『建军造壶』,杯底款『建军造壶』,底款印章『建军造壶』,壶底陶刻“壬申年秋月,建军铭之”,竹子体现的是一种文人雅致,各种文学辞赋中可以见到得其身影,同时显示出紫砂的经典之美。
储亦斌,1966年生于陶都宜兴陶瓷世家,2016年高工,中青代实力派人物。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学艺,得到其言传身教,为其制壶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得到花器大师蒋蓉的悉心指导,得以真传;作品以花器为主,注重自然生态美,神、气、型的表现,在国内外陶瓷评比中多次获奖,深得众多藏家壶友的喜爱。 运用原矿老底槽清作胎,极佳的泥料将作品最大程度的发挥其魅力,将莲瓣光润如玉的肌理精美的展现了出来。
以原矿青灰泥作胎, 简朴古雅,老味十足。整壶上敛下丰, 沉稳内敛。壶上钮随身形,颇具一丝玩味。壶身正面陶刻“止语”,落款“上清为之”;壶身反面刻绘一只俊鸟立于怪石之上,侧钤“上清为之”。
范泽锋,又名哲丰,字文成,1976年生于陶艺世家,2018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师从省大师范伟群、高工张庆臣、国大师鲍志强。1993年于江苏省丁蜀职业学校紫砂工艺专业班学习毕业。作品以光素精雕艺术见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屡获大奖。
紫玉金砂--紫砂及茶道具专场 Lot 6177 清嘉庆 邵大亨仿古壶 尺寸:长17.5cm;高10.5cm 估价:1,500,000~1,800,000 人民币 参阅:上海四海壶具博物馆 大亨壶紫 此件大亨仿古,以上等紫泥制成,包浆厚重,鼓形身筒,拱状圆盖,上配圆扁壶钮,与壶身相呼应。短流向上微微胥出,与壶身连为一体。其盖内开喇叭状孔,气眼外小内锥,钤瓜子形印款大亨。此器整体显浑厚、大气之感,可谓雅俗共赏之精品。邵大亨是清嘉庆间(1796-1861)的制壶大家,他的制壶以挥扑见长,尤其在制简练
在我们使用紫砂壶的过程中,不小心打碎了壶或只是盖子也是时有发生的。如果是壶打碎了,除了心疼,几乎不会去想如何修复了,只能重新买一把或就此舍弃;如果只是将壶盖打碎了,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给配一个,心想配个盖应该很容易。事实上,配盖绝非易事。 在紫砂行业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宁做三把壶,不配一个盖。为什么在壶友看来配盖很容易,而壶艺师却宁愿做整壶也不愿配盖呢?原因就在于配个壶盖所花的代价往往比做整壶花的代价还要大。 要配出原作的泥、款、功,又要表现其形、神、气,绝不是捏几把紫砂泥,按照原来的壶盖制作那
选用天然紫泥矿石,经久耐泡,在泡茶中,更能激发茶叶的色香味。 沉稳内敛的壶身,更好地浸泡出茶叶的香气,令品茗过程更愉悦身心。 中规中矩中透出灵秀,则有一种天然浑成的厚重感。 名家纯手工制作,造型大气,泡茶更好喝,让你爱不释手。 色彩沉稳质朴,典雅大气,像这样的一套茶壶摆在大厅,吸睛高档很有档次。 光泽有十分靓丽,将茶道与陶艺精美融合,让人感受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 经典的外观,有一种厚实的感觉,喝茶更省心。 优
近日,市委巡察组一行赴宜兴市、溧阳市,调研学习市县党委巡察工作及村级巡察先进经验。 为确保考察效果,巡察组围绕为什么学、如何学、学什么、学后怎么办等问题,详细制定调研学习方案,精心组织实施。通过座谈、提问、看资料等方式,重点考察学习了两地巡察机构设置、工作制度建设、村级巡察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巡察干部队伍建设等情况。 巡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外出调研学习充电,吸收了先进经验,达到了预期效果。下一步,市委巡察机构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部署要求,认真消化吸收外地经验,完善制度设计,改进工作方
如今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创新」这两个字,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才有生命力,在紫砂界同样如此。被誉为紫砂泰斗、壶艺宗师的顾景舟先生,其一生也创制了不少的原创壶型,这些壶型无一不是精品,可谓价值连城,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
在紫砂界中,制器与陶刻一直都是交融而行,并而发展的,关于紫砂的制器大师很多人都了解,而关于陶刻名家却少有人知。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三位陶刻大家,「石溪:任淦庭」、「北岩:邵云如」、「岩如:蒋永西」。
运用原矿老黑料作胎,矿中含铁量极高,为泡养之最;调以粗制砂粒,砂硕隐现,宛若星辰,令人浮想联翩。此壶第一眼便觉霸气威猛,威震四方,瑞兽为钮,形态逼真,似有灵气,壶流、壶把及四足雕塑逼真细腻,将虎的王者之气雕刻得恰到好处,四角虎足而立,稳重内敛。观之整器,从工艺到气势都令人为之一震,当得上《黑虎》之称!
该茶具由一把壶、四只茶杯、四盏碟子组成,此壶用深紫砂泥制作,似檀木色,造型以十八瓣菊花构成,并变化成反面菊花瓣,筋纹深浅过渡自然,纹理清晰,口盖准缝通转。三弯嘴形优雅大方,扁平圈把上置飞扣。盖钮亦饰十八瓣造型,一丝不苟,气宇轩昂,雍容大度。整器纹理清晰、过渡自如,点、线、面严谨和谐。在紫砂界筋瓤货工艺要求极高,这“希菊茶具”以王氏经典筋纹手法制成,在王石畊老人手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紫砂壶是我国传统的茶具,早在宋朝就已经有了紫砂壶的雏形。 但是那个时候的紫砂壶还是大壶,一直到朱元璋时期的废团兴散,才有了紫砂壶的小壶。 紫砂壶能够改善茶汤的味道,能够益茶,而且紫砂泥的可塑性很强,造型丰富,艺术感强烈,艺术价值高。 关于紫砂壶鉴别也是众说纷纭,网上一直在分享一些有趣的紫砂壶段子,觉得挺有意思的 【紫砂壶颜色都是紫色的】 这个可能是一些最初级的壶友会有的疑问,没入门前,我也是这么认为,呵呵~~古人描述的紫砂泥为五色土。 其中可分成:红泥、紫泥、段泥,紫砂泥由于地质
范泽锋,又名哲丰,字文成,1976年生于陶艺世家,2018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师从省大师范伟群、高工张庆臣、国大师鲍志强。1993年于江苏省丁蜀职业学校紫砂工艺专业班学习毕业。作品以光素精雕艺术见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屡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