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紫砂壶价值连城,却是用来泡咖啡的!

    ❖ 紫砂壶 茶是中国最传统的饮料,紫砂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茶相恋相依,密不可分。 咖啡是西方的传统饮料,却也与紫砂有了特殊的缘分,紫砂中也有专门的壶被制作用来冲泡咖啡。 用紫砂壶泡咖啡,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甚至会有那么些许不伦不类的感觉,在中国99%的人是绝不会用紫砂壶来泡咖啡的。 但世界文化总是在相互交融的,紫砂咖啡茶具要么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远销海外,要么经过特殊定制作为国礼送给外国政要,意义特殊。 用来泡咖啡的紫砂壶,一般都是壶与杯、碟成套搭配。因为紫砂独特气孔结

    05/15
  • 杨巷经验三赢效应 打造乡村振兴宜兴样板!

    贯彻落实好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宜兴市杨巷镇通过融合发展稻米产业,实现了三赢,不但打造了乡村,而且振兴了宜兴样板。 近日,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来到宜兴市杨巷镇调研时,对该镇稻米产业融合示范项目成功突破因家庭承包经营带来的土地碎片化日益严重、农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瓶颈,有效释放生产力、带民增收效果显著表示肯定。 杨巷镇稻米产业融合示范项目流转集约土地8000余亩,实现了从育秧到收割、烘干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尤其是通过统一品种、统一耕

    05/15
  • 中国城市江苏宜兴:竹海听雨,龙窑制壶

    很小的时候,读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想象着《雨巷》中那丁香一样飘远的衣香人影,渐渐把天目之湖的迷离世界当成了心里的故乡。今天在雨中又借宿溧阳南山竹海,不仅勾起我的回忆,更让我四望山寨客栈之影。 宜兴山区的水是太湖的主要水源,宜兴竹海是天目山余脉中的一条峡谷,这里居山枕竹,有着万亩竹海。竹海间溪水潺潺,洗尽了城市的浮华,宛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竹海山间特有的青砖、白墙、黑瓦,栩栩如生的砖木雕刻,雕栏画栋、古色古香,是身心休闲的驿站。 宜兴竹海在宜兴市区西南31公里的湖㳇镇境内

    05/15
  • 蜀山古南街,五百年的印记均来自一把紫砂壶

    提起蜀山,人们的概念就是四川某个地方的别称,可是在江南水乡的宜兴,也有一座蜀山,而且它还是宜兴的名片--紫砂壶的发祥地。 北宋年间,宜兴出了两个进士,分别为蒋之奇和单锡,因为与同科的大文豪苏东坡关系甚好,便力邀苏东坡来宜兴游玩。当时的宜兴叫阳羡,产贡茶,苏东坡来到宜兴后,一日登上一座小山,放眼望出去,四周的场景类似自己的家乡,便突口而出:此山似蜀。蜀山的名字因此而来。 蜀山,地处宜兴的丁蜀镇,山不高,海拔大约不到百米,山下有一条蠡河直通太湖,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范蠡与西施曾结伴,

    05/15
  • 宜兴紫砂壶名家桑建军作品《传炉(陈宏林铭)》

    桑建军,1976年出生于宜兴陶艺世家,师承名家李卫明,中青辈实力派陶艺家。从艺十余载,作品主要分享新马台,以台湾为主要市场,专注全手工方器与筋纹器,所制作品深受国内外藏家青睐。

    05/15
  • 省大师、范泽锋【佛钟·四大皆空】

    范泽锋,又名哲丰,字文成,1976年生于陶艺世家,2018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师从省大师范伟群、高工张庆臣、国大师鲍志强。1993年于江苏省丁蜀职业学校紫砂工艺专业班学习毕业。作品以光素精雕艺术见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屡获大奖。

    05/15
  • 陶刻泰斗谭泉海—【线韵】

    国大师谭泉海,1939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 第四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师承著名老艺人任淦庭,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任淦庭老艺人学习紫砂雕刻装饰。金石篆刻、书法绘画、花鸟、山水、人物俱佳!

    05/15
  • 陶都宜兴,舌尖上的宜帮菜!

    宜兴菜又叫宜帮菜,宜指的宜兴,帮就是指帮派,流派,在烹调技艺方面有自身的特点,菜就是菜肴。宜帮菜主要以淮扬菜为源,乡土食材为本。有着原色、原汁、原味的特点。

    05/14
  • 宜帮菜丨舌尖上宜兴,什么,你还不知道?

    什么是宜帮菜? 宜指的宜兴,帮就是指帮派,流派,在烹调技艺方面有自身的特点,菜就是菜肴。 我们的大宜兴虽然在行政区域上隶属无锡,但因为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水资源,使得他的人文、餐饮、生活方式等与吴文化区还是有些区别的。 这就导致了宜帮菜有着浙江菜的鲜美,却没有浙江菜的淡; 江浙菜 有着无锡的太湖三白,却没有他的甜; 太湖三鲜 有着和安徽山区一样的野味,却没有安徽菜的浓厚。 徽菜 宜帮菜出了很多有特色的名菜,被当地人和食客广泛认可,成为了宜兴的美食招牌,

    05/13
  • 再谈紫砂壶全手工和半手工的区别

    首先藏壶者从工艺上来说: 半手工,半手工壶同样含有手工的成分,简单说来,第一种: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第二种: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作;第三种:整把壶都借助模具成型。因此半手工壶也可称为模具壶。很多壶友担心半手工壶可以利用模具进行无限量的复制,其实不用担心,半手工同样可以做几把,同样不复制。半手工壶同样含有作者的思想在里面,并且也存在不可复制性。如顾景洲的许多壶同样借助了模具,顾老用模具在于用得好,用得巧,就如当年顾老制作的洋桶,让当代的工艺师甚至是高级工艺师使用顾老的模

    05/13
  • 给力!宜兴这个村慈善基金总额突破千万,无锡第一,全省前茅!

    宜兴的慈善之花遍地结果。据了解,截至目前,宜兴共有20个村、社区成立了慈善基金,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今天 张渚镇五洞村举办慈善基金增资仪式 慈善基金母本资金今日突破1100万元 成为无锡地区规模最大的村级慈善基金 宜兴张渚镇五洞桥 村级慈善基金规模无锡第一 据了解 ☑2014年3月,五洞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慈善基金会在各位领导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开始筹建,首批38位爱心人士捐赠的300万元之善款于同年5月初全部到位。 ☑2016年4月,村两委在肯定成

    05/12
  • 紫砂艺人,古典紫砂韵味许晓云

    紫砂是有生命的,她是自然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遵循自然,创造未来的产物,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见证。 许晓云,青年陶艺家,国家级工艺美术员,自幼对紫砂艺术耳濡目染,尤其爱美术,书画。毕业后进入紫砂工艺厂从事紫砂壶的制作,十多年来悉心研习制壶工艺,得到多位名师的指导,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汇贯通,方可称为佳作。诚然,这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丰富的生活积累,严格缜密的技巧,要有对泥原料、成型、烧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工艺流程的

    05/12
  • 当您买了一把紫砂壶以后...

    家里的茶桌上,有一两把紫砂壶放着,标志着您更有品位,但是,紫砂壶的养护也较其他茶具稍微麻烦些。为了让更多人能用好紫砂壶、体验养壶的乐趣,小编想告诉您一些养护知识,相信您认真看完后,照着做,那么,您将会对您养出来的壶宠爱一生。 紫砂壶置放在哪里比较好? 紫砂壶千万不要长期置放在藏品柜子里,也不要和其他器物放在一起,因为紫砂怕沾染,很娇气,容易受其他气味的勾引而吸附上身,以致泡茶的时候,味道怪怪的。如果放置于太潮湿或太干燥的地方,对紫砂壶来说也不太好,容易影响紫砂壶的气味和光泽。另外,紫砂壶属于易碎

    05/12
  • 紫砂美器之井栏:汲井思源,紫砂井栏醉人心

    缘起曼生 曼生时任知县,逢好友杨彭年到访,席设庭院,相谈甚欢。偶见,庭院一丫鬟于井边弯腰取水,姿态楚楚动人。曼生灵光一闪,将丫环化为一只优美的壶把,井栏化作壶身,于石桌当场描绘,数遍终成一壶。曼生曰:此壶天成,唯曰井栏。 图为曼生所制井栏 壶茗 汲水匪深,挈瓶匪小 式几庶饮,永以为好 传承经典,汲井思源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徽州调》 井栏壶寓意: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世人: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05/12
  • 庄永忠老师紫砂壶

    【庄永忠】老师自幼爱好书画、陶艺,作品以花货见长,逼真自然,传统作品古朴典雅,他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泰斗顾景舟第三代弟子,江苏陶瓷行业协会会员紫砂二厂高级工艺美术师,师从省名人徐元明,曾得到徐汉棠、顾绍培等名师的指点,作品被省市领导、军队首长及中国驻外大使珍藏。 ​​​​​​​​

    05/11
  • 壶上添花,令人叹为观止的紫砂壶贴花艺术

    贴花是紫砂壶常用的一种装饰工艺,多数是用在花货中,一般是在壶身、壶盖、壶把和壶颈的位置,装饰素材一般用与壶身相同或者不同的泥料。 贴花装饰极富观赏性,不同的器形和造型,在贴花的运用上按装饰题材来定,形成效果也不同。 花器又叫花货、花壶。 花器壶是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透过艺术手法,设计成紫砂器皿造型。这种壶的造型规则是源于生活,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型不仅具有适度性的艺术夸张,又应着意于风格潇洒。 近日,艺紫陶走进水月壶坊,拜访了竹先生蒋曙明,倾听他与紫砂的故

    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