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举办大翁书画陶艺雅集

    6月17日上午,大翁书画陶艺雅集在宜兴市图书馆成功举行。大翁的中国画着墨简练洒脱,意境深远,奇崛的画面、细节的勾勒,一禽、一石、一枝干,都极具野性张力,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大翁原名金永锋,籍贯永嘉,自幼痴迷书画,从艺几十年,书法、花鸟、山水、陶瓷绘画无一不精,用笔老到,气息感人。其画的"八哥"尤有特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凭着自己深厚的国画和书法功底,大翁将书画与陶瓷工艺融会贯通,其作品追求绘画艺术与高温色釉窑变的精美结合,自然流畅,丽质天成,虽然色彩、构图极简,却能够展现出灵动的画面

    06/19
  • 你在壶商那买的紫砂壶,也许都没有所配的证书贵!

    昨天,有位朋友问我:"总会看到有壶商卖这样的一些壶,有全套证书,而且是较高的职称,动不动就工艺师往上,价格却都只要九百、小一千,这不符合常理的情况到底怎么回事?证书是假的?还是其他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诸如此类的壶】有些壶商与有职称的艺人"结盟",自己雇佣工手,用一般的料做壶(这类壶一般都是自称"全手工",但实际却是"仿手工"的),艺人只负责开具证书,不同的职称对应不同价格,国家级工艺师一把壶一般在300元左右,所以一把壶

    06/19
  • 朱可心高徒谢曼伦『四方如意』

    谢曼伦(1942—2015),女,1942年生于安徽芜湖,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荣誉获得者,师承一代宗师朱可心。惜于2015年10月12日去世。谢曼伦老师的这把《四方如意》壶,采用泥料为原矿紫泥制作而成的,壶容量为300cc,此壶为传统形,古朴自然、寓意吉祥,型制规整。四方如意壶,随处装饰的如意纹饰切合主题,如意壶钮、二弯嘴、圆把三者精工细作,比例搭配精准。壶身如四方鼎,方中带圆,过度平滑,上大下小,稳重实在;壶身如意装饰

    06/20
  • 紫砂壶保养的四个原则,养壶的朋友有福啦

    如今越来越多人爱喝茶了。享用品茶的过程就是紫砂壶颐养的过程,而紫砂壶的颐养要遵照这四个准绳。一、泡茶之前先冲淋热水泡茶之前,宜先用热水冲淋茶壶内外,可兼具去霉、消毒与暖壶三种成效。二、趁热擦拭壶身泡茶时,因水温极高,茶壶自身的毛细孔会稍微扩张,水汽会呈如今茶壶外表。此时,可用一条洁净的细棉巾,分别在第一泡、第二泡……的浸泡时间内,分几次把整个壶身拭遍,即可应用热水的温度,使壶身变得愈加亮润。三、泡茶时,勿将茶壶浸水中 有些人在泡茶时,习气在茶船内倒入沸水,以到达保温的成效,但是这对养壶则无正面的成效,反而

    06/19
  • 省大师、徐元明【开心果】薄胎花器

    徐元明,号远明,1964年9月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师从王振国、陶艺大师徐汉棠,他的紫砂艺术,超凡脱俗,尤以松,竹,梅见长,所制之品灵动而富有活力。

    06/20
  • 太可怕了,养坏的紫砂壶会出现这种现象

    养壶,是壶友们每天必做的行为,也是许多壶友玩壶的乐趣所在,养好的壶细腻,质感很强,但是玩不好会有以下现象。(1)壶面假亮有的壶友喝茶时用喝茶的剩茶汁淋壶,用茶汁擦壶(用软的笔状刷子在壶身上抹匀茶汁)。等干了,再用麻木擦拭,致使壶身发亮。有的壶友喝完茶不洗壶,下回泡茶时继续泡茶。这种做法不仅不卫生,而且导致壶内大量细菌衍生,危害人身体健康。看上去养壶出效果快,但往往养出的是“和尚光”,经常用茶汁淋壶,壶料颗粒粗的话,会造成壶表面花的。(2)壶面无光壶身热时用毛巾沾茶水擦拭壶身,不断地推搓。这种方法就好像擦皮

    06/19
  • 安全生产丨宜兴供电参加现场咨询活动

    本站讯 通讯员 冯兴 吴虹 报道 6月16日,江苏宜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全市众多公共企事业单位在市文化广场举办了2017年安全生产月现场咨询活动,国网宜兴市供电公司派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为落实好安全生产活动,组织好广场宣传咨询日,国网宜兴市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及早购制和安排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手册、小纪念品等,将安全理念渗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上午,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一大早就来到市文化广场进行布置

    06/19
  • 先知(鲍志强装饰)-周至君

    采用了原矿底槽清制作而成,壶容量为560cc,壶身呈椭圆形,器形简约,凝练线条精美展示造型魅力,嵌盖吻合严密,短弯流与环形把前后相应。

    06/19
  • 佛门陶刻家厉上清《权方》

    《权方》壶,为厉上清老师的又一力作!壶体四方,宽和大气,嵌盖方形桥钮,工艺精湛,气密性佳。壶流四方,壶柄方圆结合,整器刚柔并济,很有力度之美。

    06/19
  • 第四届宜兴少儿方言大赛开赛

    比赛现场" 宜兴好地方,山水好风光。西氿边,看夕阳。宜园了,闻荷香。阳羡茶,历史长。紫砂壶,名气响……"6月17日上午,一句句乡音纯正的童声不断从万达广场一楼传出。作为市第三届网络文化节重要子活动之一的第四届宜兴少儿方言大赛,在此拉开帷幕。方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从2014年起,由宜兴日报社、宜兴网连续三年发起的宜兴少儿方言大赛,旨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正确对待和使用方言,帮助孩子们树立传承方言的意识,激发他们对宜兴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06/19
  • 研高、江苏省名人王石耕《八方提梁》壶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采用了原矿老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640cc,壶身呈八方形状,对称精准,棱角分明,线条有力劲爽,明接弯流,嘴型曲线柔和,粗细过度适中,出水爽利。提梁横跨壶身,气贯长虹,方形提梁造型,比例协调,端正大气,便于提携。

    06/19
  • 紫砂壶名家惠祥云作品《蚕桑》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06/19
  • “王派壶艺”传人王石耕『六六大顺(谭泉海铭)』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06/19
  • 紫砂壶的故事,是壶也是人的故事!继续中

    小米在想一个问题,今日慢先生的篇二也给小米传来了!是否可以把一篇文章分两篇上,不过小米反复拜读了几遍,好的吧,不论从哪分一半都不太连贯,小米又想着那就插放几张图片呗,好像也不行,太破坏整篇文章了,好的吧,就按原文章上吧!各位是否也在期待呢?要看更精彩的文章,关注小米吧插写一段,小米用手机发表的,有些字体实在改不过来,各位请谅解。前文不续书起这一回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废舌尖民工与老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不惑之前的年月里,若有人在酒桌饭间,提及这样的一句。心情好就卖个情面予

    06/18
  • 一把紫砂壶的诞生记,非常详细的动图,有兴趣的壶友可以看一下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紫砂器的人深有体会:紫砂壶制作手工艺的成熟是与制作工具的创造发明、使用联系在一起的,要说手工造壶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其中的既简练科学、又适用应手的制作工具也应该包括在内。下面一起来看看最基础的球形光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序吧。▲ 工具:搭子(打泥条、泥片用)打好的泥条泥片按所配尺寸,以划车划好泥条,旋好围、底片。▲ 工具:鳑鲏刀(划、削、刮用)、泥条直尺、矩车壶嘴要慢慢掏空,掏嘴功夫直接影响出水顺畅。粘接壶口,保持壶体中空及温度,不使壶体变形。用脂泥复合和润,并用勒只清理加工。壶嘴和

    06/18
  • 一把紫砂壶的诞生记,非常详细的动图,有兴趣的壶友可以看一下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紫砂器的人深有体会:紫砂壶制作手工艺的成熟是与制作工具的创造发明、使用联系在一起的,要说手工造壶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其中的既简练科学、又适用应手的制作工具也应该包括在内。下面一起来看看最基础的球形光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序吧。▲ 工具:搭子(打泥条、泥片用)打好的泥条泥片按所配尺寸,以划车划好泥条,旋好围、底片。▲ 工具:鳑鲏刀(划、削、刮用)、泥条直尺、矩车壶嘴要慢慢掏空,掏嘴功夫直接影响出水顺畅。粘接壶口,保持壶体中空及温度,不使壶体变形。用脂泥复合和润,并用勒只清理加工。壶嘴和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