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苏和信拍卖 | 紫砂重器一览
估价: RMB 6,000,000-9,000,000 元 壶体饱满,斜腹,下腹略丰,卧足。短曲流,方形高提梁,壶盖陷于壶身。壶体轮廓明朗,曲线张劲有力,于拙朴中见纤巧。此壶造型端庄周正而具有时代气息,色泽紫中泛红,朴雅高洁。置于各种环境中品茗观赏,都能尽显其神采。玉露诗文五头套组
估价: RMB 6,000,000-9,000,000 元 壶体饱满,斜腹,下腹略丰,卧足。短曲流,方形高提梁,壶盖陷于壶身。壶体轮廓明朗,曲线张劲有力,于拙朴中见纤巧。此壶造型端庄周正而具有时代气息,色泽紫中泛红,朴雅高洁。置于各种环境中品茗观赏,都能尽显其神采。玉露诗文五头套组
高旭峰,优秀陶艺家,1970年生于宜兴制壶世家,外祖父为著名陶艺名家王寅春。1986年进紫砂培训班学习制壶,198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师从副高级工艺美术师 谈跃伟,在制壶技法上也曾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的指点。1996年拜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江建翔为师。作品深受紫砂收藏者喜爱。现受聘于方圆堂茗壶制作中心。
孔小明,男,1962年出生于制陶世家,2014年高工。1992年进厂,受到潘持平老师指点和吕尧臣老师作品风格影响,1990年与兄弟孔春华、姐姐孔新华、姐夫顾建军推出了“孔家壶”紫砂艺术品牌,紫砂绞泥技法,出神入化,目前宜兴可达此境界者,屈指可数。在方器的制作和创新上,“孔家壶”被行业是公认的实力派。
鲍志强,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59年进厂从师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泽,从事陶刻创作。作品认可度高、实力派藏家可入!
绞泥技术成型异常艰难,宋代的绞泥瓷器比唐代又有了进步,内容愈加丰富,技术含量要求更加苛刻,产品更具东方神奇魅力。到明代,瓷器绞泥几乎绝迹、失传。然而,这种濒临失传的瓷器绞泥技术,如今在宜兴的紫砂中重放异彩,且技艺娴熟。在宜兴,有位擅制绞泥,在业界被称为:“秘色绞泥技法第一人”的周伯娟老师。她作品风格简洁明快,神韵兼备,传统而又不失创新精神,尤其是受到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勤芳指点后,熟练掌握绞泥装饰技巧,其创作的作品先后获得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上海工艺美术大师精
孔小明,2014年高工。受到潘持平老师指点和吕尧臣老师作品风格影响,1990年与兄弟孔春华、姐姐孔新华、姐夫顾建军推出了“孔家壶”紫砂艺术品牌,“孔家壶”是行业公认的实力派。多次获得大奖并被收藏界普遍看好!
孔小明,1962年出生于制陶世家,2014年高工。曾受到省名人潘持平的指点和吕尧臣大师作品风格影响,1990年与兄弟孔春华、姐姐孔新华、姐夫顾建军推出了方器实力派“孔家壶”紫砂艺术品牌。
郑剑锋,2015年高工,197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92年进紫砂工艺厂,拜当代壶艺高手,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为师,同时,又得高丽君老师的指教,现为季益顺壶艺流派的优秀传人,当选为“十二紫砂之星”。此器以老树为题材,加以创新制成此壶。壶体上窄下宽如树桩形态,嵌盖吻合严密,盖上以树枝弯成桥钮,并贴塑枝叶,流把以树枝弯成,弧度优美,形态自然,壶把一侧贴塑树叶;壶身节疤分布合理,仿生形象,不失天然。此器选用原矿青段泥,色彩古雅朴质,与树枝的色彩十分接近,满有仿生之趣,喜欢的壶友不可错过。
曹婉芬,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师承先辈朱可心、后又随裴石民学艺,一度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及顾景舟教泽,技艺功底全面扎实。
郑剑锋,2015年高工,当代壶艺高手,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季益顺为师,同时,又得高丽君老师的指教,现为季益顺壶艺流派的优秀传人,当选为十二紫砂之星。作品多次获奖,风卷葵是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收藏价值极高
曼生壶系列之——石瓢壶石瓢典故:陈曼生在做官之余,经常微服简从,漫游于市井中,偶而或淘选古物,加以收藏。一日,忽然见到一个乞丐,行乞于街角,前置一石器。曼生观看其器许久,未曾得见。于是近前捧起细细的看,只见这件器形状独特,似瓜非瓜,虽显陈旧,却难掩其典雅古朴的面貌。观看它的底端,竟有“元人邵氏定制瓢器”字样,曼生不禁大喜过望,立马取出纹银二两购买下来。曼生得了这件东西如获至宝,匆匆回到家里清洗干净,再细一看果然乃一元代石瓢也。曼生乃紫砂玩家,依这个造型制壶的心情油然而生。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金庸为其题词“惠祥云紫砂宝器”,启功大师亲自书写“祥云壶艺,敢攀高峰”。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金庸为其题词“惠祥云紫砂宝器”,启功大师亲自书写“祥云壶艺,敢攀高峰”。
2013年国工,师从省名人陈国良、査元康,受著名书法家陆修伯指导,有较好的书画基础。作品古朴秀雅,自制自刻,书画功底扎实,极富文化内蕴,是陶都新一代知名的制壶与陶刻艺人。
郑剑锋,2015年高工,197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92年进紫砂工艺厂,拜当代壶艺高手,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为师,同时,又得高丽君老师的指教,现为季益顺壶艺流派的优秀传人,当选为“十二紫砂之星”。梨花有“瀛洲玉雨”之称,此器选用原矿清水泥为胎,以梨花为题材制成此壶。虎蛇鼓腹,折肩平稳过渡,口盖沿子母线装饰,壶钮以花瓣装饰,流把以树枝形态随意弯成,并于壶把底部攀出新枝、贴塑花瓣,壶身正面塑两只彩蝶,栩栩如生,翩然动人。整器设计新颖,各部位协调一致,兼具赏玩与实用价值,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