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祥云【福盈高】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
紫砂泥料是如何炼成的众所周知,紫砂壶泥料的炼制工艺决定了紫砂壶品质的好坏。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紫砂壶泥料的炼制过程,了解了紫砂壶是怎么炼成的,您才知道什么样的壶最适合您。紫砂壶是一种既可实用亦可供观赏把玩的高雅艺术品,紫砂因有吸附和澄清杂质的作用和透气效果,紫砂茶具泡茶可让茶水在壶里三天不馊,好的泥料可以达到7天不馊甚至时间更长。这同时又是紫砂陶和一般陶器的区别。一般陶器不透气,泡出的茶带苦带涩,而紫砂茶具泡出的茶水温润,入口醇厚甘甜。那么要得到这么好的泥料,就需要在炼泥
崔燕(雨研),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师从工艺美术大师沈汉生,自幼对紫砂制作耳濡目染,在壶艺方面悟性很高,善于吸取多家大师的特长,融进自己的作品之中。
“六一”前夕,江苏省紫砂壶行业的国家级紫砂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沙建祥老师应邀到无锡市青少年艺术中心,为师生们举办了紫砂壶技艺和文化的专题系列讲座。作为我国紫砂壶创作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沙建祥老师,能在百忙中举办此次专题讲座,也体现了国家级大师对紫砂壶技艺发展的高度重视,沙建祥大师从历史和文化等领域讲授了中国紫砂艺术的神奇,为孩子们进行系统的国学艺术熏陶。大师特别告诉孩子们:“紫砂壶技艺的发展必须要接地气,紫砂壶技艺创新发展要从娃娃抓起”。据悉,作为国家标准《紫砂陶器》(GB/T
人天眼灭,般若舟沉,金炉香冷,钟磬无声。2016年5月24日,宏仁长老治丧委员会发来消息,上午6时08分,宜兴市佛教协会会长,开南岳堂上中兴第一代方丈宏仁长老在南岳寺方丈室安详示寂,世寿87岁。汉传佛教四众弟子顿失法门砥柱,无比沉痛,无限哀思!如今长老已然往生莲邦,佛门栋折砥柱,缁素恸失津梁,惟以心香一瓣,祈愿长老不舍娑婆众生,不弃众苦有情,他日乘愿再来,普度众生。宜兴市佛教协会会长宏仁长老菩萨在线江苏讯 人天眼灭,般若舟沉,金炉香冷,钟磬无声。2016年5月24日,宏仁长老治丧委员会发来消息,上午6时0
日前,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镇五洞村举行村级慈善基金成立仪式,所募集的625万元善款将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其规模为全省同级慈善基金之最。据介绍,五洞村慈善基金将遵循《宜兴市村(社区)慈善基金募集使用管理办法》积极开展资金募集、困难救助等活动,在凝聚爱心的同时使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友爱,使村风、民风更加淳朴。该基金理事长、五洞村党总支书记高国荣表示,下一步该村计划进一步拓展慈善基金的受益辐射面,逐步向敬老、奖优等群体延伸。截至目前,宜兴市共有11个村、社区成立了慈善基金,善款总额1109万元。通过成立村、社区慈善
此款《石耕大印包》壶为石耕老人经典力作!原一厂老料底槽清制成的660cc大品,壶身四方,方中藏圆,若包裹印玺的包袱,藏锋不露,大气凛然!嵌盖吻合严密,石耕老人制壶功力极佳!壶钮为包袱结,壶肩处更塑有自然散落的包袱皮,纹理清晰,褶皱细致立体,精品力荐!
厉上清, 2013年国工,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大师亲传弟子,首届中国紫砂装饰大奖赛金奖获得者。作品风格清奇,自成一家,具有非凡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市场和紫砂收藏者欢迎。
潘持平,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师从名艺人徐盘大、陈福渊,后得顾景舟大师指导,尤擅长紫砂壶方器造型,作品工艺精致,极具个性,声名远播,被众博物馆收藏。
苏敏老师为2015年新晋高工,先后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姨夫鲍志强,近年来跟随岳父沈汉生及国大师顾绍培身边,其作品造型自然,追求创新,返璞归真,以独特的风格多次获奖,深受壶友喜爱。
2016-05-24 07:06:00 来源: 新华日报(南京)昨日,“紫玉幽香”明清紫砂古壶展在位于南京中山陵的上元书院开幕。此次展出的宜兴紫砂壶来自宝岛台湾宋文胜先生的个人收藏,以明清古壶居多。最古老的当属明末紫砂壶艺人陈子畦的“青灰小方壶”,“朱泥包袱壶”则是陈子畦之子陈鸣远的作品。展览上,观众还能欣赏到陈荫千、邵大亨、黄玉麟等制壶大家的经典作品。 (董 晨)作者:董 晨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
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在江南深处有这样一个地方,山怀不语、水润无声,那就是江苏宜兴。上周末,2016第三届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的第五站就在江苏宜兴举行,来自浙皖苏沪的运动休闲爱好者齐聚于此,品茶、制陶、探洞、定向越野……和工艺美术大师互动做一把自己的紫砂壶俗话说:“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这丸泥便是宜兴的紫砂。“这次来到宜兴,原本就打算淘一把紫砂壶回去泡茶,没想到这个小小愿望竟然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实现了。”队员陶银燕捧着手里刚刚成型的紫砂杯兴奋不已。2016第三届长三角运动休闲体
范莲芳紫砂壶。 本站 张铮 摄本站5月23日讯(记者 张欣 杨雅荃)在2016河北茶文化博览会的紫砂艺术专区,一家看似不起眼的紫砂艺术品展位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注意。原来,中国紫砂优秀陶艺家范莲芳带着他的紫砂艺术品再一次前来参展了。范莲芳的紫砂作品造型古朴典雅,线条流畅,工艺精湛,装饰精美。既有传统艺术的魅力,又具有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受到中外茶商和收藏家的喜爱。由紫砂壶制作转化为紫砂艺术品的创作,范莲芳表示这其中有一定渊源。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宜兴做紫砂壶的艺人层出不穷,怎样推陈出新,走出一条绝无仅有的
本站5月23日讯(记者 宁晓雪 李全)5月22日下午,2016第四届中国国际(河北)茶文化博览交易会二楼的一个展位上挤满了人,记者走近一看,原来是国家级手工艺师翟璐在进行紫砂堆花的表演。翟璐手工茶壶成品。图片由国家级手工艺师翟璐提供“堆花”是均陶的传统装饰,又称堆锦,是长治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品,产生于清光绪年间。全凭艺人拇指的功力,将色泥堆贴在坯体上,呈花鸟、山水等不同画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艺术特色。宜兴堆花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兼具典型的陶瓷文化特征和鲜明的民族工艺特色,堪称中国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