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图】盖碗和紫砂壶冲泡普洱茶的方法

    最近又有茶友在微信(dydy600)咨询普洱茶的冲泡方法,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之前的两篇文章,盖碗和紫砂壶冲泡普洱茶的方法。一、盖碗冲泡普洱茶的方法盖碗冲泡是最常见的冲泡普洱茶方式,盖碗冲泡也是最能够展现一款茶特色的方法。冲泡前首先温杯,用沸水把茶器烫一遍,有助于消毒。我们最常见的中号盖碗冲泡时一般投茶7克,适宜四五人喝。盖碗冲泡普洱茶时,注水沿着盖碗边缘滑下去,不要直接冲到茶叶上,第一泡洗茶出汤要快速,水温控制在93摄氏度较为合适,如果是散茶,水温在90摄氏度较好。第二泡开始可以正常饮用,第2、3泡适当闷

    01/10
  • 天价顾景舟拍品是真是假?宜兴紫砂大师举行专题研讨鉴定为真

    2015年11月19日,“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咖啡套具”在北京东正2015秋拍中落锤,成交价9200万元,买主为巨力集团执行总裁杨子。从公开数据来看,该成交价格不仅刷新了顾景舟作品标的拍卖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紫砂壶的拍卖新纪录。在拍品落锤的同时,新闻迅速引爆网络、朋友圈,引来质疑纷纭:首先,该壶没有顾景舟落款,顾景舟著录也从未提及;其次,花货为朱可心老艺人的代表壶型,涉及风格之争,顾景舟不太可能做同代人的壶型并传世;第三,新闻中提及该壶是1955年顾景舟大师为人民大会堂特别制作,人民大会堂1958年才有

    01/10
  • 唐门紫砂--皎若太阳升朝霞

    本站南京1月9日电(姜宁)古时有言“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宜兴的紫砂壶因其形制优美、颜色古雅而博得了甲天下的美誉。在我国诸多的传统工艺中,其独树一帜,传承千年而不衰,历久弥新,于不断的创造和发展中绽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说到紫砂传承,就不得不提起在宜兴市蜀山镇的壶艺世家和唐门的第五代壶艺传人--唐朝霞。自明清以来,唐族门人世代以陶为业,先祖唐凤芝生于上元村,在民国时期即是制壶名家,他的壶出品精良,驰誉遐逊、名震中外,视若珍宝,他的胞弟唐祝和,也是紫砂界的全才。整个唐氏家族从事紫砂陶制作的不

    01/09
  • 邵顺生少有的筋纹器《稀菊》

    邵顺生老师, 现为2012年研高、省大师、省名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传人,擅方器,人称“紫砂方器之王”!,壶体筋纹细细勾勒,线条流泻自然,整器俊秀挺拔,以此壶品茗,更有“茶不醉人人自醉”的妙趣。

    01/09
  • “方壶之秀”周志良金奖作品《抽方》壶

    周老师此款《抽方》荣获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方器的成型难度是比较高的,周志良老师擅做紫砂方器,可见其制壶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款抽方壶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予人们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四四方方的造型给人以阳刚之气,这便是方器的最佳境界!选用上等紫泥全手工精心制作而成。抽方壶制作功力独到,线条分明,轮廓周正清晰,点、线、面比例均匀、协调,面面俱到。壶盖设计为抽拉式,可有效避免注水烫手和壶盖掉落损坏。作品更为的古朴而优雅,很有大将之风,深受方壶爱好者的宠爱!

    01/09
  • "天价紫砂器"值9200万 专家鉴定系顾景舟真品

    7日,在顾景舟家乡江苏宜兴,20多位紫砂大师经集体研讨评判,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松鼠报春壶”确为顾景舟作品。但对这把壶的制成年代以及制作目的,专家们仍持不同观点。7日下午,在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的组织下,程辉、周汝平、徐汉棠、徐秀棠、李昌鸿等紫砂大师齐聚方井紫砂厂,他们中有顾景舟大师的亲传弟子,也有当初在紫砂工艺厂接受过顾大师指点的学徒。前不久,一条“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咖啡套具拍出9200万”的新闻受到舆论关注。传说这是顾景舟1955年为人民大会堂特别制作的紫砂器。这一传说,让其身价倍增。此前,已故紫砂大

    01/08
  • 紫砂壶器型(七十五) 合菱

    合菱是众多筋纹器中的一款,壶钮与壶身均是由上下相间的筋纹花瓣咬合而成,含苞待放。壶盖同样是六瓣花瓣造型,筋纹沟壑深深,老师刻意表现出筋纹特有的凝重感,从而凸显出花瓣的肥硕。整个壶身是由六瓣花瓣上下镶接而成,分布均匀,其中两瓣分别胥出壶流和壶柄。流和把采用素面造型,嘴头尖尖且修长,很是锋利,飞把同样气势挺峭,钢骨尽现。整个壶形比例恰当,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壶盖与壶身上下贯通,浑然一体,壶盖可以任意调换角度,与壶口配合严密,分毫不差,展现了点线面的最佳组合,凸显出花瓣的肥硕与张力。范大生制合菱壶此壶

    01/08
  • 紫砂壶保养 八个要点教你保养紫砂壶

    紫砂壶保养对紫砂壶收藏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质量再好的紫砂壶也需要养壶才能提升它的价值,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紫砂壶保养的方法以及紫砂壶保养的意义,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看看吧。紫砂壶保养1、新紫砂壶新泡,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那种茶?比如是重香气的茶还是重滋味的茶,如果讲究的话,都应有专门备泡的壶,但是不讲究也无妨。2、使用新紫砂壶,应先用茶汤烫煮一番,一则去除土味,也可以使壶接受滋养。方法是干净锅器盛水,用小火加热煮壶,到将滚未滚时,再将茶叶放入锅器中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些时候取出新壶放在干燥

    01/08
  • 谈婷2016“壶行天下”紫砂作品全国巡展内蒙站举行

    近日获悉,宜兴紫砂传承人、青年陶艺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谈婷,2016谈婷“壶行天下”紫砂作品全国巡展内蒙站,在内蒙乌海【弘澋轩】艺术中心开幕。展览期间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及收藏家到场观赏,并得到一致好评。展览现场收藏者与谈婷作品合影谈婷近照谈婷,字亦素,号妙言。生于陶都宜兴,大亨后人,自幼受家乡风土人情灌溉及紫砂家学熏陶,游艺于金陵、阳羡两地。师从国家级高级美术工艺师贾益芳,曾跟随壶艺大师许四海、王石耕(清末民初紫砂大师王寅春嫡子)学习紫砂壶鉴赏和制作,理论先于实践,并受教于众多当代

    01/08
  • 紫砂术语 简单的紫砂壶术语解释

    越来越的朋友喜欢紫砂壶,对于紫砂茶具十分爱惜,大家对紫砂壶的认知有多少呢?今天小编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紫砂术语,以及紫砂壶保养的常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看看啊。陈腐泥料的陈腐亦称陈化,古名养土,又俗称困料、困泥和储泥,是紫砂矿泥加工工序之一。一般,开采后的紫砂矿泥需要经翻晒、粉碎、风化、研磨、过筛、和水拌匀,制成约宽六寸、长一尺的湿泥块,然后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气荫暗潮湿处(地窖),需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贮存起来,以改善泥料的性能。湿泥经慢慢陈腐后才能成为“腐泥”。其水份得到均匀分布,以利坯料氧化

    01/08
  • 宜兴专家鉴定“9200万元紫砂壶”系顾景舟真品

    鉴定家潘持平表示,紫砂壶上的葡萄叶是用顾景舟的独门工具制作。 图片来自网络紫砂壶盖通过X光拍摄,可以依稀看到一枚印章的痕迹。 图片来自网络本站无锡1月8日电 (是钟寅)2015年11月,“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咖啡套具”在北京一场拍卖会上落锤,成交价9200万元。这套“天价紫砂器”刷新了中国紫砂壶拍卖的纪录,也让业内不少人士犯嘀咕,“都说顾大师以光器见长,而这套壶是花器,当真是他老人家的作品吗?”7日,在顾景舟家乡江苏宜兴,20多位紫砂大师经集体研讨评判,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松鼠报春壶”确为顾景舟作品。但对

    01/08
  • 紫砂壶保养 四不得技巧教你养壶

    大家都知道紫砂壶是需要保养的,紫砂壶保养是有方法可寻的,那么大家知道紫砂壶保养的方法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就从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紫砂茶具的保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看看哈。紫砂壶保养养壶是从茶事中衍生出来的,如今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好壶泡好茶更能品出茶的好味道。有人这样说,一把好壶是养出来的,这话颇有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随意一把壶、任何一个人,都能简而易之地养出一把好壶来的。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器,但主角仍是人。专家认为,要想养出一把好壶来,那是需要孜孜以求的,要认真地

    01/08
  • 朱彬 紫砂实力派

    朱彬 1967年生于江苏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受训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执教的造型艺术学习班,师承多位名师,先后全面系统的学习了传统手工制壶工艺等诸多技法,装饰造型设计,是当今在紫砂工艺领域掌握的比较全面的优秀青年艺人之一,不仅擅长各种全手工光货紫砂壶,而且对制作高难度的全手工筋纹器铭壶具有独到之处,所创作的筋纹器造型优雅、得体大方、线条流畅、功法细腻、线条刚柔极济、口盖平整严密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融入其作品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突出了自己的鲜明个性,他的作品不仅正被越来

    01/08
  • “方器之王”邵顺生《六方》

    邵顺生老师, 现为2012年研高、省大师、省名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传人,擅方器,人称“紫砂方器之王”!此壶型制方正,线条挺括,线角清晰,所制作品方圆相济,刚正不阿,将方器特色表达的淋漓尽致。

    01/08
  • 实力派国工——周伯娟《慧风雅韵》

    周伯娟,实力派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1968年生于宜兴丁蜀镇陶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从艺二十余载,师承实力派巨匠丁亚平和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勤芳,2014年拜在曹亚麟大师门下。将绞泥装饰工艺发展到一个新水平,赏心悦目!

    01/08
  • 九千万紫砂壶是真是假 紫砂界初步判定:真!

    去年11月,一套顾景舟制作的松鼠葡萄十头套组咖啡茶具在北京东正拍卖拍出约9000万元天价,震惊了整个紫砂收藏界。昨天,宜兴紫砂行业协会在方井紫砂城召开研讨会,徐汉棠、徐秀棠、李昌鸿、汪寅仙、程辉等20多名紫砂大师和专家对这套紫砂茶具的真伪进行论证,大家倾向于认为这套作品的确是顾景舟的作品,但制作时间和流传过程仍有待解之谜。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提供的老照片上顾景舟正和另一位紫砂大师朱可心在切磋一把造型别致、与东正拍品极为相似的作品。“照片是1956年新华日报摄影记者晓庄拍摄的,但当时并未发表,出书时特意

    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