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宜兴紫砂壶亮相北京

    图为观众参观顾景舟的紫砂壶作品。本站记者 李慧思 摄图为顾秀娟展示其紫砂壶作品“嬉水”。 本站记者 李慧思 摄12月4日,景舟故里紫砂村精品紫砂壶展在北京开幕。正值“一代紫砂泰斗”顾景舟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壶展上集聚了江苏宜兴紫砂村各位工艺师、制壶艺人的精品紫砂壶,以及代表性的顾景舟大师的后人(侄媳)、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顾秀娟的20把作品。壶展将持续一周。此前,在北京一秋拍会上,顾景舟所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以9200万元成交,刷新了顾景舟本人的作品拍卖纪录,也创造了中国紫砂壶的拍卖新纪录。

    12/04
  • 宜兴法院举办国家宪法日暨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

    网友看法院,代表委员听庭审,共同沐浴法治阳光,感受司法公正。12月4日上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举办“12·4”宪法宣传日暨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多层次群体代表参与宪法宣传,打造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上午九点,活动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中拉开帷幕。宜兴法院法警大队以严谨的警容护卫国旗,全场法官及嘉宾行注目礼。在院领导的带领下,30余名青年法官代表在法院广场面前向庄严的国旗宣誓,宣誓忠于宪法的坚定信念。随后法官来到签名墙前,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此次宣誓活动宜兴法院首次使用了宪法宣誓规范法器-

    12/04
  • 宜兴口岸全国首次截获美西叶象

    11月19日,宜兴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从来自美国转口新加坡的1个集装箱中截获多种外来生物。经江苏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鉴定,该批外来生物分别为美西叶象、鳞毛粉蠹、鲜黄鳃金龟、赤拟谷盗等,12月3日,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验确认,美西叶象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的有害生物。据宜兴检验检疫局动植检科工作人员介绍,该批货物为宜兴一企业从美国转口新加坡而进口的电泳漆,盛放在18个木托上,装载于1个集装箱内。检疫人员打开集装箱后例行检查,在货物及木质包装上截获美西叶象等多只甲虫。美西叶象是重要的农林业害虫,其成虫和幼虫危

    12/04
  • 工行宜兴支行开展“感恩巨献”O2O线下购物活动

    图为活动现场本站南京12月4日电(戴晟) 日前,工商银行无锡宜兴支行联合宜兴“融e购”商户开展让客户近距离体验优质商品及服务活动,并在感恩节当天成功举办O2O线下购物活动。活动前期,宜兴支行准备了新颖的活动小礼物,在宜兴日报和微信朋友圈进行广泛宣传。同时,由理财经理将活动内容推荐给私人银行客户,为这次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与“融e购”商户进行多次交流协商,用最优质的产品,最优惠的价格打响这次O2O购物节。活动当天,该行通过买就送融e购电子优惠券,购物满200元既送“感恩玫瑰”等小礼品,激发客户的购物热情

    12/04
  • 宜兴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助推经济发展

    宜兴市场监管局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自身职能,优化服务举措,以实际举动积极助推宜兴市经济发展。 该局一是因地制宜服务企�宜兴市场监管局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自身职能,优化服务举措,以实际举动积极助推宜兴市经济发展。该局一是因地制宜服务企业。本着“寓监督于服务中”的理念,该局深入企业进行走访服务、督促指导,对企业存在的困难积极给予支持解决,对企业存在的不足进行现场帮扶指导、督促整改,将依法监管、依法行政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整个工作过程中。重点对电线电缆、食品生产产品、环保设备等相关生产企业

    12/04
  • 紫砂大师汪寅仙的艺术人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系列之一:2009年2月12日,北京迎来了109天以来的第一场雨,春雨柔如绵,细如丝,滋润着大地,不免给人带来丝丝凉意。而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大厅内张灯结彩,暖意融融,千余名民间艺人正在全神贯注地施展绝技,这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现场。在陶瓷展区中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左手执着一把半成品的紫砂大壶,右手拿着工具正聚精会神、技艺娴熟地制作,在她的周围聚拢了观众,并为她精湛的技艺啧啧称羡,她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

    12/04
  • 宜兴环科园“一带一路” 组团赴东盟国家淘金

    图为中国-泰国环保技术合作研讨会现场。本站南京12月4日电(章伟力 文/图) 为了加强“一带一路”环保产业和技术交流,落实中国-东盟环保技术与产业合作框架,推动中国与东盟技术对接、转移,支持中国-东盟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建设,近日,宜兴环科园管委会副主任杨跃飞带队,组织园区内博大环保、新纪元环保、江华环保、杰康精密机械四家在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置、土壤修复等不同领域业绩突出的、已经与东盟国家有过合作的企业,前往印尼和泰国,寻求更多国际间合作,进一步提升宜兴环保产业的国际化水平,打造真正的“环

    12/04
  • 养老有“月薪” 宜兴新农保让农民变“市民”

    现年68岁的江苏宜兴市碓坊社区碓坊村民陈项军是个地道的农民,自2005年起他像城里人一样,每月都会按时拿到政府发的新农保养老金,不同的是,这份养老金已经从开始的每月30多块钱涨到如今的158元。陈项军兴奋对记者说:“有了这笔养老钱,我和城里人一样可放心颐养天年了”。陈项军是宜兴市新农保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数据显示,到2015年,宜兴市新农保参保总人数达 38.3万人,其中缴费人数为15.44万人,年满60周岁的男性、年满55周岁的女性到龄领取人员为22.82万人,今年1至9月,为农民发放养老金达3.44亿

    12/04
  • 宜兴旅游建设 差异化发展成旅游招商闪亮名片

    开园一个多月,宜兴张渚镇红汕坞景区的美图便红遍了朋友圈。这是该镇南门村“村级出品”的景区,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该村依托荷花寺自然村规划建了时代农耕园、群众健身园、百姓娱乐园等五大板块,塑造出了宜兴旅游新亮点。近年来,宜兴全面打响生态旅游品牌,良好的生态自然禀赋成了招商引资一大“卖点”。在旅游资源集聚的宜南山区,湖㳇镇、张渚镇、太华镇、西渚镇四大旅游小镇动作频频,围绕各自发展主题,开启项目招引、建设强攻态势。据了解,宜兴70余个在建项目中,近20%是旅游及配套项目,且都集聚在宜南山区。找准定位,走差

    12/04
  • “宜兴窑系”学术观点的提出

    内容宜兴陶瓷博物馆研究人员经过走访宜兴窑址遗迹、研究大量资料后发现,宜兴拥有确立窑系的各类条件。宜兴陶瓷门类众多,品种齐全,除了以紫砂为代表的艺术陶瓷外,还拥有工业特种陶、园林建筑陶、特色耐火器材和日用陶瓷等,展示了陶都宜兴的鲜活亮色和时代风流。10月 19日,“宜兴窑系”专家论坛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挪威、南非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深圳大学、江苏省社科院、上海市社科院等国内外陶瓷行业、陶瓷文化方面的近百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对宜兴陶瓷7000

    12/04
  • 范国歆紫砂壶作品欣赏(组图)

    范国歆范国歆,副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弟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弟子。1965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蜀山南街,自幼受紫砂艺术的熏陶,酷爱紫砂。1981年丁蜀中学毕业后就踏进了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大门,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学徒四年。1 986年考进厂研究所,又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学习多年,期间与壶艺泰斗蒋蓉大师在同一工作室,经常受到蒋大师的悉心指导,从而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1 993年进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进修,更提高了创新设计能力。

    12/04
  • 宜兴国税主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本站讯(通讯员 董 璐)计划总投资规模达40亿元的“水陆两栖飞机生产基地”项目,是今年落户在宜兴市丁蜀镇的省级重大建设项目。该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数额大、收益回报期长,各级政府关注度高。近期,宜兴国税二分局主动与地方政府、投资建设方进行对接,加强三方联动,保障税收政策服务到位:与经贸、招商等部门积极协调,加强部门之间横向联动;与投资方主动联系,提供前期建设、税务登记、申报征收等方面的税收政策咨询服务,并对其可享受的优惠政策进行税收方面的解读;做好重大项目跟踪管理台账,密切关注项目基本信息和进展情况。

    12/03
  • 怎么用紫砂壶泡茶最好?

    茶友们对壶和茶多有独到见解,紫砂壶造型、泥料和容量各异,不同的茶用不同的壶来配,会配出不同的口感。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是我国茶叶产量中最多的一类,其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70%左右,亦是历史上最为悠久的茶类。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浙江河南、安 徽、江西、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福建、贵州为我国的绿茶生产省份。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经典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 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下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

    12/03
  • 宜兴供电年度重点工程属地化管理工作进入最后冲刺

    本站电力频道12月3日电 近日,江苏宜兴220千伏都山输变电工程下级配套3条110千伏线路工程政策处理合同完成现场审计,进入合同流转,标志着2015年宜兴市供电公司属地化管理工作进入收官冲刺阶段。自“大建设”纵深推进以来,宜兴市供电公司主动发挥属地优势,推行多种管理举措并不断完善提升,将属地化管理工作做精做实,为江苏省电力公司重点项目以及上级建设单位各类工程奠定坚实的“大后方”,为工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据悉,自年初以来,宜兴市供电公司统筹资源,主动沟通,提前介入上级建设工程前期准备,设计踏勘确定合理线路

    12/03
  • 宜兴紫砂壶的外销史

    宜兴所产的紫砂器,十七世纪便由葡萄牙商人输入欧洲,被外国人称为“红色瓷器”、“朱泥器”。古老的陶都,风雅的紫砂,辉映着华夏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宜兴紫砂从发端于宋代的羊角山古窑址一路走来,以其独有的文化积淀和陶艺特色,受到世人的关注。早在明代中叶,宜兴紫砂已经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声誉,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宜兴所产的紫砂器,外国人称为“红色瓷器”、“朱泥器”。十七世纪,由葡萄牙商人输入欧洲,由于紫砂与从美洲输入的印第安人所制的陶器“普加乐”极为相似,所以把它叫做“帛加拉”,在欧洲

    12/03
  • 喀左县紫砂产业转型见闻

    “原来用珍贵的紫砂做大水缸、大花盆,每件只卖几块钱,现在聘请工艺美术大师制作小茶壶等艺术品,每件要卖几千元,效益增值上千倍!”刚见到记者,正在紫砂工作室忙碌的喀左天佑陶艺公司负责人梁海江,脸上露出喜悦之情。宜兴紫砂闻名天下,位于辽宁西部的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也拥有丰富的优质紫砂资源,却鲜被外界了解。这里的紫砂生产可追溯至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当地的东山嘴、牛河梁遗址均出土过以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制作的陶器。近代以来,这里生产的紫砂大水缸、大花盆等也颇有名气。最近几年,紫砂文化艺术品市场需求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