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工大师·徐伟强《全手高虚扁》

    虚扁壶向来要求“扁而不塌”,徐伟强老师这把《虚扁》壶身量略高,全手工艺精湛,300cc壶体更显挺拔俊秀。原矿大红袍朱泥制壶,朱红微嫣,很是红润可爱。

    05/27
  • 省大师沈汉生《天尊》

    采用了原矿红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80cc,造型上来看,通身扁圆,圈足圆底,使壶身如玉盘一块,壶肩和壶足上的铺砂斑纹,添加不少高雅气息,壶嘴和壶把设计简洁生动,壶把留尾,独留一段味道,壶嘴短促且有纹路,是短小精致,压盖设计,盖平滑朴实,天尊作壶钮,眉目生动,造型又朴实可爱,更添祥瑞气。

    05/27
  • 省大师-沈汉生《佛缘》

    沈汉生老师这款《佛缘》壶,手工制壶,泥料与壶身描银陶刻经文黑白映衬,简洁大气,肃穆端庄,形意简洁,弯流壶嘴,出水顺畅,耳形壶把,端握合适,壶颈塑毗卢帽沿,元钱盖上葫芦钮,内蕴厚重。

    05/27
  • 王派壶艺传人王石耕『石耕裙风』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05/26
  • 省大师——鲍利安经典作【牛盖】

    鲍利安,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2研高、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师从高丽君、曹婉芬、潘持平先生,从事紫砂陶艺创作设计,后又得到顾景舟大师指导,所制作品先后获得金银铜奖、收藏等。

    05/26
  • 汪寅仙高徒黄丽萍《佛手》

    黄丽萍,2015年高工,师从谈尧坤,徐秀棠,汪寅仙,汤鸣皋,倪顺生。经过30多年来陶瓷艺术的探索与创新。父亲黄月军是一厂开厂元老之一,德高望重!所制作品做工细腻、严谨、新颖、典雅。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05/25
  • 花器大家史国棠《岁寒三友》

    史国棠, 2014年国工,师承国大师鲍志强先生。凭借鲍志强大师的淳淳教诲及自小对紫砂艺术的钟爱,经历几十载对紫砂工艺的精心钻研,终形成受到众多壶友追捧的细腻传神的作品风格,近期创作了多个曾经获奖的全手工作品,受到许多藏家的青睐和业界的好评。

    05/25
  • 王寅春长子王石耕《掇圆壶》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究员级高艺工艺师、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王寅春长子,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05/24
  • 省大师、鲍利安【牛盖】典藏

    鲍利安,1959年生于宜兴,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2012研高、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起师从高丽君、曹婉芬、潘持平先生,从事紫砂陶艺创作设计,后又得到顾景舟大师指导,所制作品先后获得金银铜奖、收藏等。

    05/24
  • 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高工范泽锋《禅泉·般若·立贤》

    范泽锋,又名哲丰,字文成,1976年生于陶艺世家,201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师从高工张庆臣。1993年于江苏省丁蜀职业学校紫砂工艺专业班学习毕业。作品以光素精雕艺术见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屡获大奖。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融量为660cc,壶整体造型似钟型,壶身造型规整,线面转换周正舒坦、色调雅合,技艺严整,风格之敦朴几无可挑剔,嵌盖,与壶融为一体,壶钮如菩提蒂子,慧心连珠。

    05/24
  • 省大师,研高庄玉林《升方》

    庄玉林,男,1965年生于陶都宜兴,2012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得意门生之一,198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所制作品工艺严谨,一丝不苟,并以方器见长。该壶选用原矿紫泥制成,壶体为斗方形,上窄下宽,显得稳重敦厚。壶流、壶把、壶盖俱为方形,壶把曲折成角,整器造形线条方折,刚劲有力而又不失流畅。壶身正面刻“饮和”,侧书“溪南蜀人”,反面刻绘瓦当图文,并书“仿秦时期瓦当艺术”“蜀人”。

    05/24
  • 研高、省名人王石耕《石耕裙风》壶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40cc,壶身呈裙摆形,筋纹器壶钮缀于壶盖之上,灵气而又生动,耳形壶柄上大下小,在整壶比例中大小适中,易于持握,有一种舒心的随意之感,器型周正,饱满的曲线上延便是嘴微曲的短流,短流与壶体的结合十分协调。

    05/24
  • 丁山人——张静『矮僧帽』

    采用了原矿底槽清制作而成,壶容量为300cc,这款僧帽是传统款中的创新款,我把整器都压矮,壶身压矮后,帽檐必须同比例压矮,才能协调有致,而且壶盖压下来制壶,能更好地这个盖面上六方的层次感、线条感。整器造型与莲瓣僧帽壶相似,壶身以优质原矿紫泥塑造,形制淳朴、古雅;此壶线面明快,轮廓清晰,刚健挺拔,神韵清爽,风姿峻峭;壶身上下线条变化丰富、比例恰当,特别是壶颈肩部用收紧的云肩线,使壶的节奏感更加强力,莲花瓣的比例及畅开的角度,有一种莲花正在开放的态势,壶嘴壶把的大小粗细与整体比例协调得体,壶盖面层次有序加高,

    05/24
  • 老艺人王石耕《石耕裙风》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王寅春长子,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05/23
  • 宜兴紫砂壶名家史国棠作品《焦叶南瓜》

    此壶采用原矿底槽清制作而成,450cc,以南瓜为形制成,整款壶采用南瓜造型,壶身为扁圆形,自壶口到壶底形成微向内凹陷的筋纹弧度,给人以挺括丰腴的感受;底部的弧线阴影也巧妙地形成勾勒的效果,甚是精妙;扁圆壶身上长瓜蒂壶钮为壶更添精神,耳形端把暗接精湛,虬曲有劲,端握温和称手;暗接一弯流短而精悍,嘴口圆润,出水有劲;整款壶显出稳重大度的气势,同时不失生动与情趣,把玩起来大小适手。

    05/23
  • 实力派 沈建宏精品 【小梅桩】

    沈建宏,男,1979年出生,绝对的实力派中青年陶艺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国良亲传弟子,1996年师从任卫国在紫砂一厂学习雕塑、茶壶,经过多年刻苦,成为新生实力派陶艺家,所制作品以花器为主,尤擅供春,被称为“供春王子”。此款【小梅桩】用原矿紫泥精制而成,泥质润泽,古雅深沉。以梅桩为壶身,节疤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分布,短弯流与环形把采用暗接手法,值得典藏!

    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