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派陶艺家袁小强《梅花周盘》
袁小强,男,宜兴青年实力派陶艺家,1973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兄长为2013年高工袁国强老师,曾受到何道洪大师亲力指点!198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高级工艺美术师丁亚平为师。
袁小强,男,宜兴青年实力派陶艺家,1973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兄长为2013年高工袁国强老师,曾受到何道洪大师亲力指点!198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高级工艺美术师丁亚平为师。
袁小强, 宜兴青年实力派陶艺家,1973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兄长为2013年高工袁国强老师,曾受到何道洪大师亲力指点!198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高级工艺美术师丁亚平为师。
谢曼伦(1942—2015),女,1942年生于安徽芜湖,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荣誉获得者,师承一代宗师朱可心。惜于2015年10月12日去世。
高旭峰,男,优秀青年陶艺家,1970年生于宜兴制壶世家,“七大老艺人”王寅春外孙,1986年进紫砂培训班学习制壶,198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1996年师从花货大家江建翔、谈跃伟,在制壶技法上也曾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的指点,作品深受紫砂收藏者喜爱。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究员级高艺工艺师、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沈建宏实力派中青年优秀陶艺家代表作: 《供春》、《梅桩(套壶)》 简介:沈建宏,男,1973年出生,绝对的实力派中青年陶艺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国良亲传弟子,1996年师从任卫国在紫砂一厂学习雕塑、茶壶,经过多年刻苦,成为新生实力派陶艺家,所制作品以花器为主,尤擅供春,被称为“供春王子”。
何挺初,1940年生于陶都宜兴,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先后师从吴云根、裴石民老艺人,又得到顾景舟大师的指点,擅长紫砂造型创新设计,特以花货擅长。
吴鸣,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其创作融合传统、演绎现代、关注未来,自成风格,对现代紫砂创作有积极影响,被誉为“紫砂现代陶艺先河” 、“新流派”。此款【生命对话】是吴鸣老师代表作品,温润典雅的造型与刻绘艺术相融合,其欣赏与收藏价值高!
沈汉生,字石羽,1946年生,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1959年进厂,师从范泽林、谈尧坤前辈;1960年跟著名陶刻大师任淦庭先生学艺,专功金石陶刻,铁笔传神,刀法精妙。作品多次获奖,收藏价值极高。
姚志源,号山头上人,1971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男,201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壶制作技艺传承人,随母亲国大师汪寅仙学艺。作品以光货入手,更擅长花货及雕塑。
此壶采用绞泥手法在壶身描绘的形态蹁跹,摇曳万千,情态优美,“善”字装饰壶身,底款印章『孔春华制』,证书“生肖系列壶 生肖是中华名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此壶型体为方圆结合,寓以做人要行俗其方,思俗其圆的准财,用绞泥手法体现了汉代柒器图案的灵动与景泰的细腻精致相融的艺术效果 制作日期:二0一七年三月 作者印章:孔春华制”,值得藏用!
承健,1970年生于陶都宜兴,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吴震、谢曼伦夫妇,后随曹亚麟、施小马研习紫砂艺术创作,沿承传统技法,着眼现代审美加以融汇,个人艺术风格明显。善制经典器型。
谭晓燕,1970年生于宜兴,2008年国工,1986年随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谭泉海学习紫砂陶刻艺术,师从省大师、研高鲍利安、方货大家周定华学习紫砂壶造型设计、制作,受益匪浅,谭晓燕思维广袤,技艺娴熟,作品以构思精巧、稳重古朴、端庄大方见长。
谭晓燕,2008年国工,1986年随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谭泉海学习紫砂陶刻艺术,师从省大师、研高鲍利安、方货大家周定华学习紫砂壶造型设计、制作,受益匪浅。谭晓燕思维广袤,技艺娴熟,作品以构思精巧、稳重古朴、端庄大方见长。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醇厚雄劲、工艺精湛是何道洪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他个人的何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