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国良《松与灵芝》
陈国良,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07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从国大师何道洪,这把《松与灵芝》是陈国良大师经典代表作!高难度薄胎花器,收藏价值极高!
陈国良,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07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从国大师何道洪,这把《松与灵芝》是陈国良大师经典代表作!高难度薄胎花器,收藏价值极高!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醇厚雄劲、工艺精湛是何道洪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他个人的何氏风格。
扁南瓜,380cc,南瓜壶是紫砂壶中很常见的一种款型。但是此南瓜不仅外形酷似南瓜,更是集聚了南瓜的神韵,犹若瓜熟即将待落。壶钮、壶把皆以南瓜藤为原型,形象逼真。壶嘴则若南瓜叶包裹而成,精巧别致,创意极新。壶把处一南瓜叶子胥出,苍老却不失神气。而南瓜壶身,红色斑驳,极似熟透了的南瓜,让人有快速采摘的冲动。 底款印章『志源』,此壶仿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着实清新美妙,趣味动人,以此壶品茗,可以感受到无穷的田园趣味。
周伯娟,1968出生于陶艺世家,2016年高工,师承国大师曹亚麟、省大师杨勤芳及实力派巨匠丁亚平,擅长绞泥,被业界称为“秘色绞泥技法第一人”,“首届景舟杯”银奖得主,2012年正式拜于禅画大师张大华先生门下,成为齐(白石)派艺术第四代传人。周伯娟老师这把《鱼跃龙门》壶,采用了原矿老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620cc,扁圆的壶身,鱼的感觉就呼之欲出三弯流的壶嘴,壶嘴的造型就分外生动。提梁把高悬是由两条龙的侧托,造型古朴美观。饱满的盖中心部位的鱼型壶钮小巧可爱,形态美观。
朱可心虚心好学,刻意求新, 壶艺初芈露锋芒,后经吴云根介绍,1927年被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党校聘为窑业技工,此间创作紫砂咖啡茶具。善于从自然界汲取创作灵感和题材,风格深厚淳 ,法度合宜。
顾绍培,男,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师承陈福渊老艺人。1945年生于陶业世家,1958年进厂,五十余载耕耘,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
周伯娟,2016年高工,师承国大师曹亚麟、省大师杨勤芳及实力派巨匠丁亚平,被业界称为“秘色绞泥技法第一人”,“首届景舟杯”银奖得主,2012年正式拜于禅画大师张大华先生门下,成为齐(白石)派艺术第四代传人。
顾道荣,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先后师从七大老艺人之朱可心、顾景舟、蒋蓉,这把《祝寿壶》,1060cc ,将竹段、桃枝、桃叶、猴子、寿桃等元素融为一体,以寿桃为题,凸出中华民俗中福禄寿文化,值得细细品味。
这把一脉相通壶是邵顺生老师专利设计作品(专利号ZL2009 3 0065380.7),曾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福建省南平市博物馆收藏,收藏价值极大!
此壶采用了原矿朱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240cc,合菊壶式以仰菊与覆菊上下相合而成,有谓“上下印封,身盖齐同,分割精准,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正是筋纹器结构形式的具体呈现。此壶圆鼓身腹,筋纹上下对称,交错相映,通体呈曲线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口盖瓣片相吻合,壶盖上置一壶钮,其形似若壶体缩影。壶流弯式,圈把浑圆昂扬,全器比例恰当,造型典雅。
施小马,男,1954年生于宜兴,200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实力派大师人物,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陈国良、季益顺、江建翔)。其父为施福生(紫砂工艺厂建厂元老之一,制壶名艺人),1971年进紫砂工艺厂随陈福渊学习。擅制方器,是一代方器高手,荣获“中国紫砂名人”称号。此器模仿汉代艺术风格,以简练的造型,彰显大气磅礴之态。壶身呈方形,嵌盖设计,吻合严密,气密性好,盖上方形桥钮与壶身相应,二弯流流基硕大,方耳把端正挺括,与壶身相应;壶身两面雕塑夔龙纹,既增添了壶的底蕴,也起到装饰作用。
庄玉林,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得意门生之一!谭泉海陶刻,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此壶只做了10把,收藏价值极高!
邵顺生,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师从国大师顾绍培,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传人,擅方器,人称“紫砂方器之王”,这把一脉相通壶是邵顺生老师专利设计作品(专利号ZL2009 3 0065380.7),曾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福建省南平市博物馆收藏,收藏价值极大!
张顺洪,男,1956年生于陶瓷世家,青年陶艺家,1973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跟高洪共,束凤英学艺,后受到姐夫何道洪大师悉心指导,作品以光素圆器为主。造型大方,稳重、粗犷。
此壶采用了原矿段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180cc,荷花常常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因“荷”通“和”,有祥和之意。此壶以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作壶身,卷裹的荷叶为壶嘴,以枝梗挽成壶把,以荷花莲蓬作壶盖,壶盖上一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青蛙为钮,壶底塑三足,分别为荸荠、菱角、莲藕,将江南水乡特产融于一壶之上,更添吉祥美意,整个整个作品造型,比例协调、匀称,线条流畅、优美,体现了浓烈的生活情趣,是大自然造化的艺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