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力派高工,袁国强《月色菱花(贰)》

    袁国强,高工,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袁国强老师的《月色菱花(贰)》采用了原矿拼紫调砂泥料制作而成的,此壶工艺突出,饱满敦厚,让人爱不释手。

    07/11
  • 鲍志强入室弟子~厉上清作品《权方》

    厉上清,男,2013年国工,1979年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大师亲传弟子,首届中国紫砂装饰大奖赛金奖获得者。作品风格清奇,自成一家,具有非凡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市场和紫砂收藏者欢迎。其诸多作品被国内十几家艺术媒体收录或连载,国家大型月刊《收藏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杂志,曾对其人其艺做过多次专门报道。

    07/11
  • 国工~周志良《僧帽》

    周志良,1962年生于陶都宜兴,2009年国工,“方壶之秀”周志良耕耘紫海三十多年,长期以来精于方器,所制方器器宇轩昂、棱角分明、霸气十足;可谓得师傅吴培林大师真传,潜力巨大,所制每把作品都深受壶友追捧,目前市场影响力强,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具有非常广泛忠实的壶友。

    07/11
  • “方壶之秀” 周志良筋纹器【方菱】

    周志良,2009年国工,有“方壶之秀”的称誉,精于方器,所制方器器宇轩昂、棱角分明、霸气十足;师承吴培林,潜力巨大,方菱是筋纹器中的代表作之一,比例恰当,纹理清晰,制作难度极高 !

    07/09
  • “民间紫砂大师”惠祥云《石瓢》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07/08
  • 国大师周桂珍《古珍提粱》

    周桂珍,女,1943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在紫砂名人王寅春门下习艺,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识。1961年,得“紫砂泰斗”顾景舟的悉心指导。她的紫砂作品大气、豁达、洒脱中也蕴含着女性的秀丽与和美。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壶艺风格特征。周桂珍老师的《古珍提粱》壶,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520cc,壶身泥质细腻,端庄肃穆。如玉璧,二弯流流基硕大,葫芦钮,柿蒂纹与倭角式海棠形提梁相应。

    07/08
  • 省大师、杨勤芳【品思】镶银

    杨勤芳,1951年生于宜兴陶都,1979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2007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从吕尧臣大师;1991年作品《六方福寿提梁壶》获江苏省第三届轻工美术设计一等奖;1995年以江南民间竹编提篮为题材而设计创作的紫砂《谢意壶》被英国皇家大英博物馆收藏。

    07/08
  • 高工储亦斌《岁寒三友》

    储亦斌,2016年高工,师从国大师吕尧臣;1966年生于陶都宜兴陶瓷世家,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作品主要以花器见长。此壶为储老师1996年作品,该壶造型设计集松竹梅岁寒三友于一体,全器浑若天成。以竹段为壶身,竹节处置嵌盖,盖上雕松枝为钮,并堆塑松针、松果,壶流以四节竹节胥出,壶流一侧贴塑竹枝、竹叶。壶把以梅枝弯成,并于壶把底部攀出梅枝、梅花。该壶造型清雅,技艺突出,细节严谨,将三种生物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颇为不俗,深具升值潜力!

    07/08
  • 惠祥云 【大亨仿鼓】 精品大红袍朱砂

    惠祥云,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07/08
  • 惠祥云精品老朱泥《砚心壶》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曾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

    07/08
  • 惠祥云~福盈壶(段红泥装饰)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07/08
  • 惠祥云《金瓜》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07/08
  • 吕尧臣次子吕俊杰《满腹玑珠》

    吕俊杰,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66年出生于宜兴陶艺世家,国大师吕尧臣次子,承泰斗吕尧臣衣钵,是中国紫砂界新生代领军人物。任江苏省人文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雕塑陶瓷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江南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大学特聘艺术家。作品风格率性脱俗,既有学院派的含蓄雅致,又有西方印象画派的恣意流畅,被誉为“崇尚自然,道法自然”的紫砂艺术大师

    07/08
  • 七大老艺人王寅春之子王石耕『五头贵方套壶』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究员级高艺工艺师、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07/08
  • 王寅春之子、王石耕【石耕大印包】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究员级高艺工艺师、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此款《石耕大印包》壶为石耕老人经典力作!原一厂老料底槽清制成的660cc大品,壶身四方,方中藏圆,若包裹印玺的包袱,藏锋不露,大气凛然!

    07/08
  • 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袁国强《滴水(薄胎)》

    袁国强,2013年高工,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九十年代初从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庆臣,以仿制传统作品入门,与亲弟袁小强期间得到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的悉心指教。1970年生于宜兴,八十年代末期学艺,至今二十年。袁国强老师此款《滴水》壶,原矿拼紫调砂泥料老沉,粗犷古拙,很有味道!全手制作,壶身内壁刻有“乙未年春”字样,薄胎工艺精湛,380cc壶体净重214克,盖中盖设计气密性极佳!此器造型设计独特,乃是袁国强老师与其弟袁小强合作设计,壶体丰硕圆满,气韵充沛,壶盖、壶肩铺开荡漾的水波纹,“滴水”之动态感顿现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