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良弟子、程悬 花器孤品【大澹松】
程悬, 2012年国工,优秀陶艺家,师从省名人、研高陈国良,后随父省名人、研高程辉学艺。 被媒体誉为“紫壶女杰”。此器以松为题材,采用原矿段泥竭力描摹松树的肌理形态,十分形象!老师全手工精制,工艺颇为老练,深值得赏玩使用! 孤品值得收藏!
程悬, 2012年国工,优秀陶艺家,师从省名人、研高陈国良,后随父省名人、研高程辉学艺。 被媒体誉为“紫壶女杰”。此器以松为题材,采用原矿段泥竭力描摹松树的肌理形态,十分形象!老师全手工精制,工艺颇为老练,深值得赏玩使用! 孤品值得收藏!
沈俊, 实力派青年陶艺家,其父为江苏省紫砂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汉生(石羽)。师从制壶高级技师周坤生,91年保送中央工艺美院,深得张守智、杨永善赞赏,其作品思路开阔,沉稳含蓄,令人赞赏。
王奋良,男,2013年高工,师从父亲王三大,紫砂七老之王寅春之孙,是王氏家族中第三代继承人。1964年生于宜兴,随父辈学艺,并经常受到伯父王石耕、叔父王小龙的悉心指导,作品手法全面,别具一格。《秤砣壶》原矿紫泥530cc,周伯其陶刻:“涤烦 何如玉川翁 清风煮秋水 岁次甲申年 春月阳羡 伯其书铭 ”涤烦子——故事出自唐•常伯熊《烹茶账中》。施肩吾有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夏君。当驱愁破睡,涤烦忘忧的美酒香茶,注入诗盏词瓢之际,茶已非茶。
石瓢是紫砂经典器型之一,该壶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壶身八字造型,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此器制作精制,一丝不苟,选用老师家藏原矿朱泥,壶身褶皱自然美好,泡养效果佳,值得推荐!
周伯娟老师, 2011年国工, 擅长绞泥,被业界称为“秘色绞泥技法第一人”。2012年正式拜于禅画大师张大华先生门下,成为齐(白石)派艺术第四代传人。壶身精选大自然中秀丽的湘妃竹为形,周伯娟老师采用绞泥螺旋纹作湘妃竹的斑纹特征,赏心悦目。
王奋良 2013年高工,师从父亲王三大,紫砂七老之王寅春之孙,是王氏家族中第三代继承人。经常受到伯父王石耕、叔父王小龙的悉心指导,作品手法全面,别具一格。该壶底款:王奋良制,壶底并书“王寅春小孙奋良手制于春壶阁”,满有升值潜力!
王寅春后人 ~ 王奋良 【秤砣壶】 周伯其陶刻(陶刻泰斗~ 任淦庭高徒) ,陶刻“涤烦”,语出 : 唐 施肩吾 逸句:“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古人谓茶能消除烦恼~~
袁国强,2013年高工,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 师从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高工张庆臣,其作品以全手工见长,多稳重朴实、敦厚古拙, 是宜兴中青年紫砂艺人中的稳健型、实力派高手。
徐伟强老师出身宜兴世家,受叔父研高徐元明老师为其启蒙,后经徐汉棠等多位大师指点,细心钻研,技艺纯熟,并用10年时间来琢磨朱泥制壶工艺,可谓兢兢业业。此款菊蕾壶壶腹宽和饱满,比例严谨,气韵充沛,值得入手!
程悬, 2012年国工,优秀陶艺家,师从省名人、研高陈国良,后随父省名人、研高程辉学艺。 被媒体誉为“紫壶女杰”。贴塑葡萄叶及果实自然生动,,葡萄寓意多子多福,给人以美好的祝福,孤品一把,没有第二把!收藏价值高!
程悬, 2012年国工,优秀陶艺家,师从省名人、研高陈国良,后随父省名人、研高程辉学艺。 被媒体誉为“紫壶女杰”。此器以松为题材,贴塑松针自然生动,孤品一把,没有第二把!收藏价值高!
沈建强,1957年生于宜兴紫砂世家,2012年研高,省大师;作品以筋纹器见长,1991年开始对紫砂筋瓢壶的潜心研究,业界有“藏筋瓤,找建强”之美誉!合菱是众多筋纹器中的一款,壶钮与壶身均是由上下相间的筋纹花瓣咬合而成。壶盖是六瓣花瓣造型,筋纹沟壑深深,老师刻意表现出筋纹特有的凝重感,从而凸显出花瓣的肥硕。整个壶身是由12瓣花瓣上下镶接而成,分布均匀。流和把起棱线装饰。整器将圆形合菱壶做成方器效果,更显出老师的匠心独运。此器造型新颖,沉静内敛,将菱花的轻盈与筋纹的凝重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
邵顺生老师,1955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现为2012年研高、省大师、省名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传人,擅方器,人称“紫砂方器之王”,其作品挺劲阳刚,浑厚大度,气势最佳!邵顺生老师全手经典力作《葵仿古》,时隔十五年重新上演,壶友梦寐以求的天青泥问世,此种老泥老师家藏已不多,作者在嘴把上打破了传统的作法,在嘴把顶部融入了圆润的阴线面,使其在握把手感上有了质的提高,可真谓巧夺天工;做工细腻,造型大气,料型工精美的结合,尽善尽美,称得上一件养眼的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