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曼伦高徒——王云云《汉韵提梁》套壶
王云云,2014年工艺美术师,国大师谢曼伦门下高徒,1975年生于宜兴紫砂世家,1993年在紫砂一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吴贞裕先生,学习陶刻与制壶,融古贯今,精于设计创作,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深受壶艺爱好者的推崇与喜爱。
王云云,2014年工艺美术师,国大师谢曼伦门下高徒,1975年生于宜兴紫砂世家,1993年在紫砂一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吴贞裕先生,学习陶刻与制壶,融古贯今,精于设计创作,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深受壶艺爱好者的推崇与喜爱。
张宏,宜兴实力派陶艺家,91年师从中国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上海大学美院教授李游宇先生,擅长花器的设计与制作,精于全手工制壶, 且件件为孤品,极具收藏价值! 《探春》壶,原矿青灰泥色泽淡雅周正,张宏老师以抽象笔法全手制壶,形简意润,古雅大方。
苏敏老师现为国工,先后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姨夫鲍志强,近年来跟随岳父沈汉生及国大师顾绍培身边, 这把《红品源》曾获第二届中国(宜兴)紫砂原创作品银奖,全手工制作成型,更是由沈汉生老师装饰完成的,升值空间极大。
邵顺生老师这把《稀菊》壶原矿红皮龙制成,泥色红润大方,壶体筋纹细细勾勒,线条流泻自然,整器俊秀挺拔,若秀美仙子作惊鸿舞,独具审美特色。此壶590cc,大品雅量非凡,偏身若酒壶,以此壶品茗,更有“茶不醉人人自醉”的妙趣。
徐伟强老师这把葵掇球得之不易!精选原矿朱泥大红袍泥料制成,泥质娇嫩,400cc烧成非常难得!细观壶身各部,于筋纹器造型做到了上下对应,身盖齐同,体形和谐,比例恰当,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
孟小军现为国工,师从国大师、省名人沈汉生老师,对紫砂创作的领悟能力极高,很多作品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是中青年工艺师中的潜力代表,此《君临天下》壶用原矿红泥与紫泥泥料绞成行云流水般的花纹,用泥片镶接成型,气势磅礴,对比鲜明,势端庄周正,印钮雄狮双眼炯炯有神,深得其中精髓。
《紫气东来》壶体方圆相接,稳重大方,刚柔并济,线条流畅。壶盖、壶腹的绞泥装饰营造了云海翻腾的绝美景致,全手制壶,绞泥上下拼接,高温烧制极易脱落,网孔同为绞泥制成,工艺难度极大。刘伟涛老师合作装饰,壶体正面陶刻达摩焚香,“神通自在”,反面陶刻“我自忘心神自悦,跨水穿云来相谒”,“岁次甲午冬月刘伟涛铭”。描金字体古雅富贵,大气端庄。
吴芳娣,2013年高工,师承国大师顾绍培先生,得到大师亲身指导,工艺精湛。其人性情爽朗大方,紫砂器无论素器、花器或筋囊样样皆能,这把《云水荷塘》壶体采用难度极大的绞泥贴片镶接工艺,更有堆塑工艺的运用装饰,将江南水云相接处荷叶田田、荷箭挺秀、莲蓬青涩、莲藕脆嫩的美景展露无遗!
原矿青灰泥泥色淡雅,增添古拙之气,与敦厚的流把相应。嵌盖上塑玉璧桥钮,端庄沉稳。研高沈汉生老师刻绘《天香》图,红梅盛放于壶身、壶盖,与古拙的泥色相映衬,更显古朴质感与端庄清丽……
吴芳娣,2013年高工 ,师承国大师顾绍培先生,得到大师亲身指导,工艺精湛。其人性情爽朗大方,紫砂器无论素器、花器或筋囊样样皆能,且内涵丰富。此款《青莲佳偶》壶原矿青灰泥制成,全手工製壶,气韵充沛,“青莲佳偶(藕)”,佳偶天成之意也,寓意吉祥。
苏敏老师此款《吉庆》壶全手工成型,原矿红泥调砂,色泽古拙,老味浓厚。研高沈汉生老师书画装饰,红梅绽放,暗香浮动,典雅清丽,落落大方!此壶器型简洁,线条流畅,气韵饱满,壶流若鸽颈,出水利落,壶腹底部与柱钮皮带纹上点砂装饰。壶体、壶盖遍刻红梅,热烈绽放,似有“清香”袭人!
这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经典款型,为清代陆思亭所创壶式,器形简洁大方,为世人纷纷追捧;冯勤芳老师此壶风韵不减,细节处施艺严谨,功力老到,堪称直追古人的典范之作,力荐。作品编号:006417容量: 320CC 作者:冯勤芳 泥料: 原矿黑泥 款型: 思亭
丽萍老师此款紫泥《南瓜》壶480cc,大品气韵饱满,筋纹勾勒细致生动,原矿紫泥老味浓厚。 壶体仿一只成熟丰硕的大南瓜,瓜纽做的子,瓜叶成壶流,瓜藤为壶柄,各部细节细致入微,可见老师心思细腻。嵌盖气密性佳,壶体贴塑瓜叶、藤蔓、果实,其精心细致,立体生动,连壶盖内气孔都呈南瓜形,令人赞叹。此壶无论泥、形、工俱佳,值得品赏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