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工范建中《集思》原矿紫泥520CC
范建中老师现为国工,是今年晋升高工的潜力人选,先后经过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何道洪、李昌鸿和高级工艺师葛军的指点。范建中老师这把《集思》壶,原矿紫泥制壶色泽淳厚,520cc壶体形朴意润。壮实圆挺的身筒,口底收敛伸出,显示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象形,大方敦厚的壶盖上顶一颗圆润的壶的,突出了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推荐!
范建中老师现为国工,是今年晋升高工的潜力人选,先后经过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何道洪、李昌鸿和高级工艺师葛军的指点。范建中老师这把《集思》壶,原矿紫泥制壶色泽淳厚,520cc壶体形朴意润。壮实圆挺的身筒,口底收敛伸出,显示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象形,大方敦厚的壶盖上顶一颗圆润的壶的,突出了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推荐!
范建中老师现为国工,是今年晋升高工的潜力人选,先后经过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何道洪、李昌鸿和高级工艺师葛军的指点,技艺得到了长足进展。充分运用五色陶土的色彩图案变化,作品方圆并施、手法独特,极具收藏价值!
范建中老师现为国工,是今年晋升高工的潜力人选,先后经过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何道洪、李昌鸿和高级工艺师葛军的指点。《小四方》壶,范建中老师全手工製作,选用原矿老紫泥制壶,泥色稳重,老味浓厚。210cc壶体十分便于把玩,养成必定玉润生辉!
《四方桥顶》壶,原矿底槽清泥色清润大方,480cc方器雅量非常,俊秀高挺,线面挺括而方中寓圆,气势雄健,刚毅大方。陈夕良老师全手工制壶,镶接成型工艺难度大。四角边线修圆,藏锋不露,浑厚周正。平肩高颈,方盖鼓出,气韵充沛。流把四方,胥出自然,方形桥钮线条承接贯通,整壶制得利落、坚毅,给人明快挺秀之感!作品编号:026788容量: 480CC 作者:陈夕良 泥料: 原矿底槽清
邵顺生老师,1955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现为研高、省大师、省名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紫砂类唯一),师从国大师顾绍培,擅方器,人称“紫砂方器之王”,其作品挺劲阳刚,浑厚大度,气势最佳!
《辰龙》壶为张宏老师《十二生肖》套壶系列其一,嵌盖桥钮,壶身为饱满大圆,气韵充沛。原矿老段泥制壶泥色低调沉稳,砂粒略显粗犷,古朴沉韵。壶身增添自然元素,壶体上树桩的瘿节塑造精细,十分立体。壶身正面塑出一红一青双龙戏珠浮雕图案,龙舌吞吐,利爪抓握,反面见一截红龙脊背、一截青龙尾,如此只露一斑,倒是更有意蕴了!
范建中老师现为国工,是今年晋升高工的潜力人选,先后经过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何道洪、李昌鸿和高级工艺师葛军的指点。《论语》曾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而后掉也”。范建中老师一把《贞松劲柏》壶将松柏之坚贞展露于人前,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乃世人常言之气节也。
知足者常乐,知足者多福,知足是一种境界。段泥制壶,细腻纯净;无斑纹,不湘妃,周伯娟老师采用绞泥螺旋纹作湘妃竹的斑纹特征,赏心悦目。壶盖是一直栩栩如生的知了,意境深远,视觉冲击强烈。“竹”谐音“足”,加上壶盖上的“知”,此壶“知足”之名便是由此而来。一只蝉,一段竹,美就在这执着高飞的向往,在这竹坚韧毅力中。作品编号:033909容量: 230CC 作者:周伯娟 泥料: 原矿段泥
张宏老师 ,师承上海大学美院教授、上海文史馆研究院李游宇先生,其作品均为全手,并且每件都为孤品!擅长花器、光素器的设计与制作,通过捏、堆、塑、雕、镂、贴等手法,将紫砂艺术形象的表现出来,对于各种泥色的变化掌握纯熟,运用恰到好处!实力派陶手!
张宏老师 ,师承上海大学美院教授、上海文史馆研究院李游宇先生,其作品均为全手,并且每件都为孤品!擅长花器、光素器的设计与制作,通过捏、堆、塑、雕、镂、贴等手法,将紫砂艺术形象的表现出来,对于各种泥色的变化掌握纯熟,运用恰到好处!实力派陶手!
邵顺生老师,现为研高、省大师、省名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紫砂类唯一),师从国大师顾绍培,擅方器,人称“紫砂方器之王”这把“玉宇”壶,审美上给人高雅大方、稳重沉静之感,更是邵顺生老师的专利设计作品(专利号ZL2009 3 0065375.0),曾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专利产品一等奖,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太湖杯”金奖,曾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收藏价值自无需赘言。
此款小《三丁合菊》壶为沈建强老师根据秋季菊花盛开、天地合一的自然景色构思制作而成,如意桥钮立盖顶,盖中盖设计严丝合缝,壶体筋纹自然流泻合于壶腹,壶底三足支撑顶天立地。
周伯娟老师全手制《凤冠》壶为440cc大品,原矿青灰泥制壶,壶体构造流畅的线条,弧度饱满而带内敛之气,只觉稳重端庄,古雅朴拙。以凤颈为壶流,飞把为壶柄,线条曼妙,壶钮很有传统韵味。周伯娟老师以工艺难度极大的绞泥贴片装饰壶颈、壶盖,高温烧制时极易脱落,但此壶绞泥泥片吻合自然,且细密繁复的纹路正若凤颈翎羽,与青灰泥泥色结合更显富贵大气!
吴永明老师这把“有容”壶,原矿绿泥制壶,色泽墨绿,与竹节流把钮、陶刻翠竹装饰相呼应,整壶气韵和合。壶式正面陶刻“穆如清风”,侧钤“甘露润香喉,清风两腋生”,反面刻一株瘦竹,旁刻“清风徐来,静心闲品也”。赏壶品茶,实在清雅非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