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工 【陈夕良-松竹梅之松】
陈夕良,1967年生于江苏宜兴的陶艺世家,自幼酷爱紫砂艺术,1992年起专业从事造型设计和紫砂陶艺制作,尤其对全手工制作独具匠心,在创作技法和创作理念上结合传承老艺人的制作风格和技法,形成了自已的风格。精于各类造型,擅长大型器创作,作品慕古而不泥古,手法新颖,简洁大方,多次参加国内外专业展评,并屡获大奖,被载入各类紫砂专业曲籍。
陈夕良,1967年生于江苏宜兴的陶艺世家,自幼酷爱紫砂艺术,1992年起专业从事造型设计和紫砂陶艺制作,尤其对全手工制作独具匠心,在创作技法和创作理念上结合传承老艺人的制作风格和技法,形成了自已的风格。精于各类造型,擅长大型器创作,作品慕古而不泥古,手法新颖,简洁大方,多次参加国内外专业展评,并屡获大奖,被载入各类紫砂专业曲籍。
牛盖缘,原矿紫泥制壶,成色极佳。410cc壶体圆润气足,初看但觉圆融和合,细看便知拱起的牛盖、直拙的壶流、线条流畅的飞把反而更显灵巧之意,大巧若拙亦如是。壶体陶刻“雪里题诗偏见赏,林间饮酒独令随”。束旦生老师善陶刻,诗句结合壶型,更显古朴浑厚之力……
小培老师的壶风多浓厚古雅,这把460cc的华颖,壶身略扁但饱满而壶韵充沛,线条丰润流畅,鼓起的圆盖与壶颈精美吻合,流把钮皆古拙敦厚。王福君老师合作刻绘,花叶小鸟,笔触繁复,但见精细之美;正面陶刻“得山水清气,极风云大观”,开阔雄浑…
储立之,研高,省名人、省大师,跟随吴云根老艺人学习制壶技艺。其壶艺作品形式多样,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大圆茗壶》,家藏原矿紫泥泥色润泽,400cc壶体大气古雅。
徐伟强老师这把周盘壶,壶型周正而精细。壶身为圆盘形,浅浅分割六瓣筋纹,缩拢壶口若梅花六瓣,盖口、盖沿、壶钮亦为梅花状,壶盖更是雕塑地精致美丽,巧妙运用浮雕工艺,仿若层层梅花花瓣叠在一起,层次分明中充溢着繁复地美丽。作品编号:027236容量: 450CC 作者:徐伟强 泥料: 原矿青灰泥
黄丽萍老师这把“佛手”壶为其特制的薄胎壶,壶体饱满,420cc的壶体却只有204g!壶钮一只金灿灿的佛手点题,流把为树桩样式,壶身、壶盖巧用色泥装饰,反面光素,简繁搭配得宜,整壶仿生精妙、薄胎工艺精湛,气韵最佳
朱泥《小惠泉》壶,形制优雅线条流畅,色泽桔红微嫣,实在美观。圆润的壶钮缀在盖顶中央,140cc的壶体着实精巧,工艺细致。壶体刻绘小鸟花朵,并陶刻茶诗一句,曰“汤嫩水轻花不散”,令人不自觉对上下句“口甘神爽味偏长”,喝茶品茗,回味无穷!
这把玉兰壶为周敏老师全手工制作而成,紫泥泥色沉稳,典雅端庄。壶体扁圆而气韵充足,流、把、钮为树桩,造型生动逼真。壶盖、壶身贴塑金灿灿的玉兰花瓣,立体感极强,仿生精妙,令人心喜不已。
“古鼎方钟”壶,邵顺生老师将古方鼎和方钟的造型精美融合,壶体方正敦厚,古朴庄严。各部四方,棱角分明,造型别致,做工精细,点线面清晰明确。壶体流把、盖面、腹部腰带线线条流畅,与壶体形成刚柔并济之势。 此壶于1998年5月由无锡博物馆收藏,升值潜力极大,允克用藏之品,推荐。
周盘壶,造型古雅,原矿紫泥砂感强烈,拙味浓厚。540cc壶体形制简洁大方,磨盘壶身敦厚稳重,圆盘壶盖层次分明,嘴把线条流畅润泽,整器称得上一个“雅”字,壶韵很是充沛。壶身陶刻“常闻清味应来品茶”,反面刻“独爱清幽”,徐安碧老师自制自刻,增添几分安然自然。
周盘壶,造型古雅,原矿紫泥砂感强烈,拙味浓厚。540cc壶体形制简洁大方,磨盘壶身敦厚稳重。壶身陶刻“常闻清味应来品茶”,反面刻“独爱清幽”,徐安碧老师自制自刻,增添几分安然自然。
“古鼎方钟”壶,邵顺生老师将古方鼎和方钟的造型精美融合,壶体方正敦厚,古朴庄严。各部四方,棱角分明,造型别致,做工精细,点线面清晰明确。壶体流把、盖面、腹部腰带线线条流畅,与壶体形成刚柔并济之势。此壶于1998年5月由无锡博物馆收藏,升值潜力极大,允克用藏之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