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鲍燕萍《吉祥如意(鲍志强铭)》
鲍燕萍(平),1965年生于宜兴,2018年研高,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学习紫砂陶成型手工工艺,后在父亲(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乐人)言传身教下,创作设计能力日趋成熟。所制作品由其父加以书法雕刻装饰,更显示紫砂的金石味、书卷气。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中获奖,并被中南海紫光阁以及多家博物馆收藏。
鲍燕萍(平),1965年生于宜兴,2018年研高,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学习紫砂陶成型手工工艺,后在父亲(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乐人)言传身教下,创作设计能力日趋成熟。所制作品由其父加以书法雕刻装饰,更显示紫砂的金石味、书卷气。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中获奖,并被中南海紫光阁以及多家博物馆收藏。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醇厚雄劲、工艺精湛是何道洪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他个人的何氏风格。《秦朴壶》为何道洪大师设计制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作品,老壶选用原一厂老紫泥制成,老味浓厚自不必说,泥料那种浑朴自然的气质足以说明一切,器型刚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醇厚雄劲、工艺精湛是何道洪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他个人的何氏风格。《金律壶》为何道洪大师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设计并制作的作品,采用原一厂小红泥制壶,经调砂工艺,泥料上金砂如梨皮般自然分布,犹如繁星闪烁,十分美观。
徐汉棠,1932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 第四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师从顾景舟学艺,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1960年3月随同师父顾景舟一起进紫砂研究所专事设计和创新,1975年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深造,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任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全手大石瓢壶》是徐汉棠大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制作的作品,选用原一厂老紫泥全手工精制而成,壶容量490cc,充满霸气的意蕴。
掇圆茶具套组-紫砂壶图片作者:王石耕 容量:280CC 泥料:原矿红泥 《掇圆茶具套组》为王石耕老人为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特制的作品,精选原矿红泥制成,泥色红润如骄阳,整个茶具套组珠圆玉润,朴雅端庄,极具收藏价值。
太极八卦-紫砂壶图片作者:王石耕 容量:110CC 泥料:原矿红泥 行家都知道,方器是愈小愈难做,此壶壶体八方,成壶110cc,工艺难度显而易见,此壶的存世就显得十分难得。
鸳鸯套组-紫砂壶图片作者:王石耕 容量:300CC 泥料:原一厂老黑料 《鸳鸯套组》是王石耕老人原创设计并全手工制作的套壶精品,此套组一壶、四杯、四杯托,为九头套具,把自然界中鸳鸯巧妙融入壶中,制成壶钮,制壶手法老辣,设计凝练简约,整器古朴大方。
徐元明,号远明,1964年生于江苏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1981年从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从事传统全手工技法及造型设计。他的紫砂艺术超凡脱俗,尤以松、竹、梅见长,所制之品灵动而富有活力,显然从传统中来,又自然的渗透着创新气息,又从自然生活中提取美的元素,加以个人的理解创新,使得每件作品栩栩如生,深入人心。《五谷丰盛之三·银杏果壶》是徐元明老师壬申年春月(1992年)手工制作的精品花器,成壶390cc,精选
庄玉林,男,1965年生于陶都宜兴,2012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得意门生之一,198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所制作品工艺严谨,一丝不苟,并以方器见长。
鲍志强,字乐人,男,1946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 第五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1959年进厂从师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泽,从事陶刻创作,善设计制陶,尤擅陶刻装饰。《双璧叠韵壶(之一)》是鲍志强老师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款壶,壶身上半部为半圆,腹部以宽带线修饰,腹底收拢为圆底,造型简约,虚实相应,工艺制作难度大。
邵顺生,1955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师从国大师顾绍培,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传人,擅方器人称“紫砂方器之王”,其作品挺劲阳刚、浑厚大度、气势最佳。
潘小忠,1968年生于宜兴,2017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2016年 第二届)、2015年首届“景舟杯”铜奖得主,江苏著名陶艺家,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民国制陶名家冯桂林传人,80年代进厂,是中青代不可多得的实力派艺人,被誉为“具发展潜力的工艺师之一”,擅长方器、花器全手工制作。《葡萄桩》是潘小忠老师制作于九十年代的作品,精选原矿老红泥制成430cc的精品花器,老红泥泥色红润,成壶更显雅观精致。泥料经过多年自然氧化,观壶颇觉老味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