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大师~李霓《随方就圆(陆越子装饰)》

    李霓,1963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1980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紫砂名家李碧芳、胡永成、徐汉棠学习制壶技艺,于85年-1986年大学专科深造,后随母省大师沈遽华专研紫砂创作设计,并独立设计、制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曾多次获全国大奖,并参加国内外展览,深受业界好评。

    03/15
  • 方器大家施小马《雀提》

    施小马,男,1954年生于宜兴,200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实力派大师人物,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陈国良、季益顺、江建翔),其父为施福生(紫砂工艺厂建厂元老之一,制壶名艺人),1971年进紫砂工艺厂随陈福渊学习,擅制方器是一代方器高手,荣获“中国紫砂名人”称号。

    03/13
  • 中青年实力派陶艺家袁小强作品《宝菱》

    袁小强,男,1973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国工,中青辈优秀实力派陶艺家,宜兴紫砂陶优秀承传人。兄长为2013年高工袁国强老师,曾受到何道洪大师亲力指点。198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丁亚平为师。1997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并得到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指点。

    03/13
  • 鲍志强大师传承人厉上清

    壶身正面陶刻“疏影横斜水清浅”,壶身另一面刻绘梅花傲然枝头,旁刻“暗香”,落款『上清为之』。作者将梅花的清幽香逸风姿,超凡脱俗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意象无限,极具收藏价值!

    03/12
  • 省大师 ~许艳春《西施(寒越装饰)》

    许艳春,1965年出生于宜兴,2007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系陶瓷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荣获宜兴市政府授予的“青年科技英才”称号,2011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荣获“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03/12
  • “王派壶艺”传人王石耕作品《八方提梁》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03/12
  • 陈少霆《全手璟盈》全手工筋纹器

    此壶壶身呈椭圆形,造型稳重古朴,气度不凡。四条筋纹贯穿壶盖、壶肩、壶身暗接一弯流壶嘴,衔接处加以如意纹饰,耳形壶把,在壶把上方,同样陶刻如意图样,与壶身的筋纹相呼应与壶足,线条挺括,凹凸有致。此壶无论远观,还是近观,又或是上手把玩,无不展现出舒展流畅、自然洒脱之美感。

    03/11
  • 藏品重器!华健『大潘壶(寒越铭)』

    华健,男,1964年5月生于陶都,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82年进宜兴紫砂厂,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省大师刘建平,从事紫砂工艺创新制作。善制各类紫砂器皿,尤擅长方器造型的设计制作,紫砂全手工制作技艺功底不凡,属同辈艺人佼佼者。

    03/11
  • 宜兴紫砂壶名家吴芳娣作品《洋洋如意》

    吴芳娣,2013年高工,1963年生,师承国大师顾绍培,得到大师亲身指导,技艺超群,工艺精湛。其人性情爽朗大方,紫砂器无论素器、花器或筋囊样样皆能,且内涵丰富。作品风格洒脱端庄,兼具传统与创新,深具文化内涵,给人澹泊宁静之感。

    03/11
  • 秘色绞泥第一人周伯娟(观沧海)

    周伯娟,1968出生于陶艺世家,2016年高工,师承国大师曹亚麟、省大师杨勤芳及实力派巨匠丁亚平,擅长绞泥,被业界称为“秘色绞泥技法第一人”,“首届景舟杯”银奖得主,2012年正式拜于禅画大师张大华先生门下,成为齐(白石)派艺术第四代传人。

    03/11
  • 范志朋全手工紫砂花器《竞梅清香》

    风格老辣的梅桩 ,范志朋出身紫砂世家 ,以花器见长 ,松竹梅题材元素的作品最为著名。

    03/11
  • 严强精品紫砂花器《南瓜》

    严强, 中青实力派中擅长全手花器制作的佼佼者,2016年助工,1989年从事紫砂行业,师承花器大家江建翔,得其真传,一贯追求紫砂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的精美结合。其设计的作品,生动有神,古意野趣,是自然生命与艺术生命共存的作品,被称为“凝固的诗,无声的画”。近几年,创作的花器作品在各大拍卖行屡次走高,深受花器藏家追捧。

    03/11
  • 国大师何道洪《菊形叠式组合茶具》

    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王寅春、裴石民学艺,197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深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件作品被故宫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香港茶具文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或选作国家礼品, 醇厚雄劲、工艺精湛是何道洪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他个人的何氏风格。

    03/08
  • 国大师吕俊杰作品《风华壶》

    吕俊杰,1966年出生于宜兴陶艺世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大师吕尧臣次子,承泰斗吕尧臣衣钵,是中国紫砂界新生代领军人物。任江苏省人文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雕塑陶瓷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江南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大学特聘艺术家。作品风格率性脱俗,既有学院派的含蓄雅致,又有西方印象画派的恣意流畅,被誉为“崇尚自然,道法自然”的紫砂艺术大师。此器选用优质底槽清泥料,成色稳重,肌理细腻。桶状壶身端庄大方,阔口平盖,子母线天压地,气密性好,盖上半环形壶钮筋纹分明,短弯流向上微扬,环形粗鋬憨厚可爱

    03/08
  • 高工何叶作品《润鼎壶》

    何叶,1972年出生于宜兴,2014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2016年 第二届)。1991年进紫砂工艺厂,追随其父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学习制壶技艺。作品以光素器最为专精,每能于单纯曲线结构中,摸索真谛,传形达意。明针工夫亦十分扎实,丝毫不茍,致力摸索砂陶造型之美。

    03/05
  • 中青辈实力派承健作品《香妃竹(五件套组)》

    承健,2007年助工,1970年生于陶都宜兴,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吴震、谢曼伦夫妇,后随曹亚麟、施小马研习紫砂艺术创作,擅长在传统中融入新的元素,作品古雅、朴实,在台湾市场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被众多藏家喜爱与推崇。该套壶由一把壶、两只品茗杯、两盏茶碟组成,以竹为题材,选用原矿降坡泥制成;壶身以一节竹枝为形,呈柱体,壶身上下皆有竹节线做装饰,嵌盖平整,流把纽皆以竹节随形安置,壶流流基硕大,紧贴于壶身;壶身以绞泥工艺做出斑竹痕,杯碟依同样手法装饰,生动自然。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