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师、张红华【盖碗三足鼎】
张红华,1944年生于宜兴, 2005年研高,2016年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紫砂泰斗顾景舟,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学艺,得顾景舟大师长期悉心指导、提携,接受了最高层面的制陶技艺和构思理念的艺术薰陶,融各派精华,自成一格,造形多变,从业紫砂事业50载,前后制造新品100余件套。
张红华,1944年生于宜兴, 2005年研高,2016年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紫砂泰斗顾景舟,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学艺,得顾景舟大师长期悉心指导、提携,接受了最高层面的制陶技艺和构思理念的艺术薰陶,融各派精华,自成一格,造形多变,从业紫砂事业50载,前后制造新品100余件套。
蒋蓉(1919- 2008),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潜洛人。199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3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蒋蓉11岁随父亲蒋鸿泉学艺,1940年由伯父蒋鸿高带至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曾为虞家花园设计制作花盆,擅长制作花塑器,被尊为“紫砂七老”之一。
张静,又名“丁山人”,实力派陶艺家,常受到师公朱可心指导,是朱可心壶艺风格继承和发扬最有成就的艺人!惜于 (1996年)意外去世,在世时曾与 施小马、陈国良、葛陶中等紫砂界大咖齐名!此款为张静代表作【僧帽】, 此壶造型酷似僧帽,棱角突起,线条流畅,口盖紧密,分毫不差,结构严谨,使人爱不释手。作品工、气韵真的很到位,让人不免惋惜!
蒋蓉(1919- 2008),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潜洛人。1995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3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蒋蓉11岁随父亲蒋鸿泉学艺,1940年由伯父蒋鸿高带至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曾为虞家花园设计制作花盆,1947年回乡。1955年参加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创作荷花壶、牡丹壶等。为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赶制象真果品20套。1957年制作佛手壶,尝试注浆工艺制作茶壶,提高工效,满足出口订货需要。1958年创作金瓜壶、菱形壶、南瓜烟缸、大栗杯、竹根等数十品种,批量生产。1973年后,创作的白藕
选用原矿紫泥作胎,泥质朴拙,古味浓厚。壶身扁而不虚,以六方几何入壶,分为六面;线条工整利落又不显刻板,过渡简洁而富有变化;肩部以云肩线装饰,配合六方压盖和六方圆珠壶钮,组成三个六方圆圈,层次感丰富;壶流、壶把曲中有方,既圆润又工整;底足沉稳,托起高雅气韵。
此壶为老师全手精制而成,采用原矿老紫泥作胎,古味浓厚,泡养性佳。壶取一节竹段为形,肩、口、盖呈同一直线,钮、流、把均为竹节形态,其中壶把的竹梢处分杈;竹叶自钮、把处向盖面、壶身延伸,贴塑的极为精细,其中壶面的两片竹叶呈相反方向盘恒;腰部凸出环线一周,将竹段的形态更为贴切的展现了出来。此壶各部位搭配的恰到好处。
壶身扁圆,渐收至壶肩,壶腹向外微鼓,壶肩贴塑八片菱花花瓣,与主题相应;壶盖向上鼓起,并塑有莲子、青蛙,生动自然;壶流由荷叶包裹而成,环形把采用点砂工艺模拟荷梗的形态,与壶身相连,壶把底处贴塑荷叶和小青蛙,与壶盖相应。
采用原矿青段作胎,运用还原烧工艺,配以嵌金装饰。壶身造型规整,平盖上钮呈莲子形,镂刻三尊坐佛,顶端以金点缀,为莲心,显高耸;盖面、壶把、壶身均用嵌金工艺绘以莲花座的形态,给人一种祥和之气;俯视此壶,好似佛陀端坐在莲花盘上;而优质的青段配以还原烧的沉稳厚重让壶又不失庄重之感。
此壶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00cc,作者将整个壶身处理成一个方中显圆的包袱状,继而又将包袱布两边扭束成一条带,连接壶的嘴和把柄,而带中间的结又正好落在壶盖的中间,这样结也就成了茶盖上的钮,显得贴切自然。二弯流的壶嘴,出水爽利,飞天壶把,端握合适,在整把壶的上半部,还可见到包袱布的褶纹,线条十分流畅。
孔春华,195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高工,当代紫砂名家,1992年调进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创新设计,1990年与姐弟推出“孔家壶”品牌,2005年入编《世界名人录》。
所谓“束柴三友”,乃集松、竹、梅三干而成,亦称“岁寒三友”,意指寒冬腊月,独近自然之精神。壶身仿似松、竹、梅三树段束于一体,于繁复中见规整条理,把君子之交淡如水实则浓于酒的含义演绎得淋漓尽致。此壶构思脱俗,技艺精绝,文化品味极高,是一件精美的紫砂佳作。
顾云峰, 中青辈实力派陶艺家,2017年国工,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金奖得主,1992年进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雕塑和造型艺术,进修于南京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师承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丁洪顺老师,又经多位名师指点,练就扎实基本功,作品多以花器见长,有“南瓜王子”之美誉。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惠祥云老师悟禅道,以五蕴入壶,将其喻为五瓣花,钮、盖、口、身均为五瓣花形,由上至下变大,层层叠叠,富有变化,就如人生,起起伏伏,有喜有悲。
吕俊杰,1966年出生于宜兴陶艺世家,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大师吕尧臣次子,承泰斗吕尧臣衣钵,是中国紫砂界新生代领军人物。任江苏省人文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雕塑陶瓷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江南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大学特聘艺术家。作品风格率性脱俗,既有学院派的含蓄雅致,又有西方印象画派的恣意流畅,被誉为“崇尚自然,道法自然”的紫砂艺术大师。
丁洪顺,男,1955年生,2010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师承高洪英、束凤英、许成权,后拜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1973年进紫砂工艺厂,从艺至今四十余载。先后与南艺教授潘春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美术大师韩美林合作。
严强,1973年出生于宜兴,中青实力派中擅长全手花器制作的佼佼者,2016年助工,1989年从事紫砂行业,师承花器大家江建翔,得其真传,一贯追求紫砂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的精美结合。其设计的作品,生动有神,古意野趣,是自然生命与艺术生命共存的作品,被称为“凝固的诗,无声的画”。近几年,创作的花器作品在各大拍卖行屡次走高,深受花器藏家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