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艺术大师陈国良亲传弟子--沈建宏《大梅桩》

    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容量为680cc,壶身、流、把、盖全部是用极富生态的梅桩、树皮及缠枝组成,形态自然而富含力度,壶上梅花采用堆花技艺手法,壶嘴壶把为梅桩衍生出的枝干,伸展自然,有如自然长成,仿生性极强,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壶把和壶钮处胥出梅花,疏影横斜、暗香动人,壶身融圆、壶足挺立,壶盖穹窿,整体制作到位,此壶做工精细,气度非凡。盖款印章『沈』、『建宏』,底款印章『沈建宏制』,从整体看此壶成了一件强有力的紫砂雕塑作品,以梅花灿烂绽放表现报春的主题,从壶身造型到创作原意都洋溢着无比的朝气,让人感到了

    09/11
  • 省大师何挺初早期精品[小型竹节]

    何挺初,1940年生于陶都宜兴,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先后师从吴云根、裴石民老艺人,又得到顾景舟大师的指点,擅长紫砂造型创新设计,特以花货擅长。

    09/11
  • 高工,孔春华《中国印》

    孔春华,195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陶艺世家,2017年高工,当代紫砂名家,1992年调进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创新设计,1990年与姐弟推出“孔家壶”品牌,2005年入编《世界名人录》。

    09/08
  • “紫砂四小龙”陈国良—【密峰莲心】

    陈国良,男,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07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研高大师何道洪学艺。制壶严谨,作品颇具个性,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江建翔、季益顺、施小马)。

    09/08
  •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顾婷『北瓜提梁』

    顾婷,女,1976年生于陶都宜兴,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2年高工,首届“景舟杯”银奖得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小女,嫡系传人,家学渊源,自幼爱好陶艺创作。擅长全手工传统技法,尤其能熟练掌握历代名家经典器形。

    09/08
  • “紫砂四小龙”之一陈国良『梅桩』

    此壶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10cc,梅桩,90年代老壶作品,目前市场很难寻,是一款经典的紫砂壶器型,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全部是用极富生态的梅桩、树皮及缠枝组成, 形态自然而富含力度;以弯曲的梅枝为壶钮,壶上梅花采用贴花技艺手法,壶嘴、壶把为梅桩衍生出的枝干,伸展自然,有如自然长成,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09/07
  • 査元康原创作品《巴金壶》

    查元康,笔名“半池、石溪、安卒”,现用斋号:锦竹园。1955年生于宜兴,2013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自幼喜爱书法、篆刻,早年得高石农先生亲授,后拜韩天衡先生为师,为韩氏入室弟子;又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毛国强为师学习陶刻。擅长书法、篆刻,其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级书展中获奖并结集出版,深受日本、台湾、香港等地收藏家青睐。

    09/06
  • 紫砂四小龙施小马『汉方』

    此壶采用了原矿黑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280cc,四方造型是方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器型之一,此款高四方壶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方形壶钮,给予人们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老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赋予了作品优雅而端庄的气质,造型方中寓圆,工艺细腻,泥料优秀,容易泡养,性价比高

    09/06
  • “方器之王”—邵顺生代表作《稀菊》

    邵顺生,1955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师从国大师顾绍培,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传人,擅方器人称“紫砂方器之王”,其作品挺劲阳刚、浑厚大度、气势最佳。

    09/06
  • 紫砂四小龙之一江建翔『玉壁』

    江建翔,男,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当代绝对的实力派陶艺家,师承许承权、汪寅仙大师学艺,长期从事紫砂壶艺创作,所制作品风格俊秀、细腻、简洁、形神兼备,柔中有刚,美中藏刀,妙趣横生,孕化出一种神秘的韵律,使人浮想联翩,具有巨大的魅力,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陈国良、季益顺、施小马)。采用了原矿黑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00cc,细观此壶,壶身犹若玉璧,精致美观,弯流壶嘴,暗接精湛无痕,出水流利;耳形壶把与嘴对称,宽和大气,持握舒适,桥形壶钮,拿捏方便,壶嘴,壶把,壶盖和壶钮与

    09/06
  • 薄胎大师-陈国良【密峰莲心】

    壶容量为580cc,壶型制作非常用心,饱满的轮廓配合荷花装饰,花瓣精美,壶身圆润,正给人以清新美妙的感受。

    09/06
  • 花器大家-省大师谢曼伦经典代表作【竹提】

    原一厂老紫泥制成,色泽十分沉稳大气,有浓厚沉淀之感。提梁和壶钮均由两节竹段盘曲制成,栩栩如生,工艺精湛。壶嘴的竹节细节处理妥当,苍劲有力,盘根错节。壶身有一圈竹节围绕,如腰带一般,精致典雅,创意十足。结构稳固,成熟大气,细枝末节都处理得当,更加深了这把壶的沉淀之美。

    09/06
  • 陶瓷艺术大师--张红华『云肩园壶(马光书铭)』

    张红华老师这把《云肩园》壶,采用了原矿底槽清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90cc,器型圆滑饱满,造型简练有致,色泽暗褐,比例恰当,曲线强劲有力,整体结构协调有致,饱满的壶身,短而有力的直颈,直流壶嘴,出水顺畅,环形耳把,执握方便。壶体正面陶刻松鹤延年图,松下双鹤栩栩如生,鳞次栉比的羽毛,纤细的长腿,目光炯炯,似如活了一般。壶体反面刻绘“清闲供茗事,珍重比流黄”,“马光,五峰山人”,盖款『红华』,底款印章『张红华制』,壶盖内陶刻“张红华手制于壬午年冬”,(2002年),整器给人以流畅抒怀之感,值得拥有。

    09/05
  • 陶瓷艺术大师--陈国良『梅桩』

    此壶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10cc,梅桩,90年代老壶作品,目前市场很难寻,是一款经典的紫砂壶器型,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全部是用极富生态的梅桩、树皮及缠枝组成, 形态自然而富含力度;以弯曲的梅枝为壶钮,壶上梅花采用贴花技艺手法,壶嘴、壶把为梅桩衍生出的枝干,伸展自然,有如自然长成,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09/05
  • 徐汉棠壶艺传人徐维明《秋色》

    徐维明,1957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父亲徐汉棠、叔叔徐秀棠均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父为师;从艺二十多年来,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造型的深刻理解,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技术全面,造型多变,现代和传统揉合,先后创作了一大批紫砂艺术作品,深受国内外爱好者的好评和青睐。

    09/05
  • 顾景舟徒弟张红华《宝鼎壶》

    张红华,1944年生于宜兴, 2005年研高,2016年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紫砂泰斗顾景舟,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学艺,得顾景舟大师长期悉心指导、提携,接受了最高层面的制陶技艺和构思理念的艺术薰陶,融各派精华,自成一格,造形多变,从业紫砂事业50载,前后制造新品100余件套。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