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可心高徒谢曼伦『竹提』

    谢曼伦(1942—2015),女,1942年生于安徽芜湖,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荣誉获得者,师承一代宗师朱可心。惜于2015年10月12日去世。 原一厂老紫泥制成,该泥料的色泽十分沉稳大气,有浓厚沉淀之感。提梁和壶钮均由两节竹段盘曲制成,栩栩如生,十分有难度,可见其精湛的工艺,壶嘴的竹节细节处理十分妥当,苍劲有力,坚挺不拔,有盘根错节之美。壶身有一圈竹节围绕,如腰带一般,精致典雅,创意十足。壶盖上雕的竹叶似乎从壶钮上生出来的一般,惟妙惟肖

    08/09
  • 老一辈著名陶艺家 —谢曼伦【竹提】

    谢曼伦,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荣誉获得者,师承一代宗师朱可心,享年74岁!此款【竹提】为老师八十年代精品,原矿老紫泥色泽十分沉稳大气,有浓厚沉淀之感!提梁和壶钮均由两节竹段盘曲制成,栩栩如生,十分有难度,可见其精湛的工艺!

    08/09
  • 国大师曹婉芬《大彬僧帽》

    曹婉芬,女,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师承先辈朱可心、后又随裴石民学艺,一度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及顾景舟教泽,技艺功底全面扎实,善制花器,作品秀丽大度,文气飘逸是她的艺术追求。

    08/09
  • 朱可心徒弟谢曼伦『竹提』

    谢曼伦(1942—2015),女,1942年生于安徽芜湖,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荣誉获得者,师承一代宗师朱可心。惜于2015年10月12日去世。

    08/09
  • 中国紫砂十二精英之一,省大师桑黎兵《丰收时节》

    桑黎兵,字号,壶怪人,男,1960年生于宜兴,2010年研高,中国紫砂十二精英之一、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所制作品在袭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力求新奇特表现其作品,用紫砂“五色土”在壶体上装饰和表现,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作品表现力强,具有诗情画意达到壶中有画,画中有壶之美感。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600cc,整器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予人们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截盖设计,壶钮富有工艺美感,弯流壶嘴从壶身胥出,线条柔和而生动,飞把圆中有方,似鸟儿惊起,甚是有趣。

    08/08
  • 国大师曹亚麟《龙玉韵》

    曹亚麟,1955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2年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从国大师鲍志强。198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现在中国紫砂博物馆专业从事紫砂陶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作品深受海内外壶友的欢迎。采用了原矿老一厂墨绿泥制作而成,容量为420cc,此壶造型简洁质朴,既简洁又大气,宽和舒适,腰部周围是环线,壶钮为龙,出水之姿简单生动,加环装饰更见构思巧妙,壶嘴和壶把却是繁简相对,嘴的线条粗重且繁复,而壶把却简洁洗练,三足壶底稳重大方。

    08/08
  • 名家毛子健『德馨(毛国强铭)』

    毛子健,号楚来,男,1972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2012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承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刘建平,曾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作品风格“大度端庄、文雅古朴”,其中充满了“精、气、神、韵”。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容量为360cc,整器协调统一,显气质优雅,子母线压盖设计,对接工整,壶盖简洁流畅,壶钮似桥型,逼真自如,钮间挂一玉环,让整体更添灵动感,壶把和壶嘴的造型都很传统,壶流若鸽颈,线条流畅,壶把昂扬大气,整器古雅温润,壶型厚重而不苦闷,优雅又不轻佻。壶面由毛国

    08/08
  • 谢曼伦高徒~省大师高湘君【风卷葵】

    造型以仿真类风卷葵花,图案规则生动,从来花货都是静物展示,唯有风卷葵以静写动,趣味独到,以动写静,气度不凡

    08/08
  • 省大师、徐元明【袈裟壶】珍藏

    徐元明,号远明,1964年9月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从王振国、陶艺大师徐汉棠,他的紫砂艺术,超凡脱俗,尤以松,竹,梅见长,所制之品灵动而富有活力。显然从传统中来,又自然的渗透着创新气息,又从自然生活中提取美的元素,加以个人的理解创新,使得每件作品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08/08
  • 已故省大师束凤英『玉柱』

    束凤英,女,1940年生于宜兴,研高、省大师,束六度之女,束旦生胞姐,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老艺人裴石民、顾景舟学艺。擅长制作各种光货、花塑器。

    08/07
  • 实力派李寒勇《掇只壶》

    李寒勇,1974年生,1991年入紫砂工艺厂,历经严谨的基础训练,善于手工筋纹器与大度光器紫砂传统之创作,筋纹器作品节奏有序,纹理精巧,逸趣率真,光素器作品线面流畅,口盖严密,古朴端庄,2004年进南京艺术学院深造,使其创作思路更深遂辽阔,作品妙筑屡出,可谓是中青代之紫砂传人。采用了原矿一厂老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60cc,浑圆的壶身,半圆的壶盖,略扁的圆钮,线条流畅,比例得当,压盖略微浑厚,点线之间尽显魅力,子母线口盖温和严密,骨肉亭匀,简练大方,制作颇见功力。

    08/07
  • 省大师沈建强《三丁合菊》

    沈建强,1957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作品以筋纹器见长,91年开始对紫砂筋纹器的潜心研究,业界有“藏筋瓤,找建强”之美誉。采用了原矿黑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580cc,菊蕾筋纹器是一种制作难度比较大的工艺,不但要求制作的花瓣清晰可见,且要做到均等分配,此壶造型,身筒略高,上敛下丰,柔美的弧度过渡优雅,壶嘴及壶把与壶身均以筋纹饰相接,造型古朴艺美。

    08/07
  • 老艺人王石耕【六六大顺(谭泉海铭)】典藏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08/07
  • 毛国强陶刻、毛子健【德馨】

    毛子健,号楚来,男,1972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2012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承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刘建平,曾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作品风格“大度端庄、文雅古朴”,其中充满了“精、气、神、韵”。

    08/07
  • 国大师、陈国良【梅桩】

    陈国良,男,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07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何道洪学艺,制壶严谨,作品颇具个性,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江建翔、季益顺、施小马)。此壶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410cc,梅桩,90年代老壶作品,目前市场很难寻,是一款经典的紫砂壶器型,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全部是用极富生态的梅桩、树皮及缠枝组成, 形态自然而富含力度;以弯曲的梅枝为壶钮,壶上梅花采用贴花技艺手法,壶嘴、壶把为梅桩衍生出的枝干,伸展自然,有如

    08/07
  • 实力派领军人物—高旭峰【筋纹壶】

    高旭峰,优秀青年陶艺家,“七大老艺人”王寅春外孙,1996年师从花货大家江建翔、谈跃伟,在制壶技法上也曾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的指点,作品深受紫砂收藏者喜爱!此款【筋纹壶】制作中筋纹纹路的转折、衔接是尤其不好控制的,要体现出那种饱满的气韵,对制壶者的功底要求很高!高旭峰老师的「筋纹壶」很好的做到了壶体的饱满有劲儿!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