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分辨市场上的伪紫砂壶

    很多朋友经常跟我抱怨,表示看不懂紫砂,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其实我觉得并没有那么夸张。把握住一些要点,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不能幻想着花100去买价值1000的东西,没有哪个商家会做亏本买卖,即使捡漏,也要想一下,能有这样的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吗。下面就跟大家介绍下在购买紫砂壶时经常容易碰到的陷阱,今天先说下比较常见的工艺造假。  机车壶制作  手拉工艺  图中红线部分仔细观察能见到手拉壶固有的特征:布满内壁的规则的隐约罗圈纹  工艺造假陷阱  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造假现象,主要是机车壶、手拉壶冒充手工壶销售;半手工

    05/05
  • 紫砂界的高考:第十二届宜兴全手工制陶大赛,820名艺人竞技

    宜兴手工制陶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11届,立足于宜兴,面向五大陶瓷产区,鼓励陶瓷设计创新,激励、引导陶瓷从业人员进一步繁荣创作,促进手工制陶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让更多的优秀陶艺人才进一步得到更广阔的知名度和发展空间。会场布置作为第三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大赛江苏赛区,本次大赛由江苏省人社厅,江苏省财贸轻纺工会,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主办。同时由宜兴市总工会、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宜兴市教育局、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陶瓷实训基地等单位联合主办。赛前会议此次大赛是从4月1日开始报名,至4月2

    05/05
  • 紫砂壶的明接和暗接

    一把壶,它的嘴、把和壶体的装配形式,基本上有以相贯线和过渡线两种方法处理,紫砂工艺中把这两种处理方法称为"明接"和"暗接"。由于紫砂以手工成型,嘴和把与主体的衔接多采用过渡线结构。景德镇瓷器茶壶因原料性质和成型工艺的局限,故多采用嘴、把与主体分接合的相贯线结构形式,而过渡线结构则较少。紫砂壶嘴、把、纽与壶身的连接,有明接和暗接之分。壶嘴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的称"暗接",如汉扁壶嘴,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

    05/05
  • 解密大师紫砂壶逆势上涨的原因

    紫砂壶投资收藏热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在一些港台藏家游资的爆炒下,紫砂壶价格扶摇直上,直至80年代末游资撤离,紫砂市场热度逐渐下降,紫砂收藏甚至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过,近两年来,紫砂市场再度逢春,行情走俏,涨幅甚至达到1倍至2倍,尤其是部分民间资本强势介入后,当代名家紫砂壶价格上涨态势更为明显,大师的作品更是价格惊人,动辄百万元左右。【清风临竹】宜兴紫砂壶全手工※名家※纪小锡※国家级工艺师此壶造型古朴,不媚不俗。壶身精致,光滑而有质感,造型简约大气传统造型壶盖,口盖严丝合缝。整体协调统一,实为上乘之

    05/05
  • 紫砂壶工巧于心,三类形体解析

    中国人对壶的感觉,一直是很深情和入微的。自古以来,壶是一种很实在的器皿,最早人们用它盛酒或水,再后来是茶。水是人活命的一个依靠,酒与茶则是人宣泄快乐与痛苦的一种琼浆玉液。人离不开水酒茶,自然也离不开壶。如果我们温习一下历史,就会发现,那些封存的坛坛罐罐中最不胜枚举的便是壶。一位文史作家说,中国人十分倾情地创造着壶,仿佛是在创造着自己。至美紫砂大致三类,今天汲古斋与大家分享一下分哪三类几何形体俗称"光货"。其中又分为方形和圆形器两种。"圆形器"的造型要求是"

    05/05
  • 浅谈紫砂花器与其形成工艺

    有很壶友比较喜欢花器,说到花器我们就会想到花器大师蒋蓉,逼真的技艺给予紫砂壶灵气,生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紫砂花器的形成工艺。一件精美的紫砂花货,必需有精美的创作构思,公道的原料配制,精细的制作技艺以紫砂花货茶壶的表现首先得力于紫砂原料良好的可塑性。跟着紫砂品种的拓展,表现的题材面越来越广,紫砂泥料质感的特殊表现力,有了更为丰硕的展现,既可表现能够乱真的竹质、木质、石质、铁质、瓜果质、布质、皮质等不同类型的器物,也可以表现龟鳖虫鱼等仿生仿真的塑器。但是做一件好的花货,除要有纯熟的成型手法外,还得注意一些枢纽

    05/05
  • 父亲的紫砂母亲的茶--紫砂壶故事

    记得那年是个初春的一天,父亲同我坐在屋檐下......滴答,滴答,雨水从屋檐上落下,水花在水泥地上打出一朵朵小花。我和父亲坐在屋檐下的藤椅上。小雨还在不停的下,前面的那棵柳树刚刚发芽,嫩绿的叶子被雨水洗刷的更嫩了,看上去却十分的静谧。‍都说一场春雨一场暖,可那天却凉飕飕的,我不禁抱了一下手臂,父亲看到我冷了,走进屋里,从木质家具上取下一个红色锦盒,打开红色锦盒里面还包着黄色的衬布,我在想什么东西父亲如此宝贝,他打开黄色的衬布,拿出了一把壶,看起来不是什么宝贝,父亲拿起来轻轻的抚摸几下,他捧着这把壶走到藤椅

    05/05
  • 叙述无锡紫砂劈开砖无与伦比的七大优势

    一、紫砂劈开砖色泽柔和、返璞归真,需后期频繁的维护。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劈开砖的建筑可以见证百年历史。每一分投资都体现了价值!二、紫砂劈开砖的文化性:劈开砖是表达欧式建筑风格的经典资料。其温暖的色调,过度自然的色差以及特殊的外观质地,不只具有自然美,更凝聚着厚重的价值感。劈开砖是具有自然维护的资料,建筑同样也表现了自然环保的文化主题。三、劈开砖的环保性:劈开砖的成分很单纯,主要以页岩为主,外表不施釉。产品经高温烧制,没有放射性清洁、平安、理想的环保产品。四、产品的耐久性:劈开砖可以防火阻燃,抵御风雨。即

    05/05
  • 紫砂泥料详解--《朱泥》

    关于朱泥简介: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朱泥原矿,胎骨坚硬而沉实,色泽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之佳,与清中期朱泥无异;大器无法烧成,小品烧成后谷皱纹隐现,颇具古代朱泥风华。赵庄的朱泥原矿灰、白、带黄棕色,呈片状结构;本原矿由于泥性较重,故较不易成砂,需采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年代较久,且成陶后色调较红艳,古称"石骨"),再经敝古陶研究所繁复

    05/05
  • 回顾紫砂壶历史中的台湾与宜兴

    江苏省宜兴的紫砂壶,近年来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出尽风头,大陆紫砂壶拍卖市场上,有大量的紫砂壶是从港台回流到大陆的。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宜兴的紫砂壶开始大量出口香港,实际上,香港大量经营进口紫砂壶是从罗桂祥的双鱼公司开始的,这家公司以收购高中档紫砂壶为主,主要的购买对象是香港和东南亚收藏家。后来,香港有其他三家公司也开始进入紫砂壶的贸易,从宜兴直接进口然后大量转口到台湾。由于台湾经济的腾飞,给一部分人收藏紫砂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当时还没有三通,大量的紫砂壶先流进香港,再由香港出口至台湾,

    05/05
  • 紫砂挂釉:凝聚匠人与文人共同创作的智慧

    " 紫砂挂釉器物结合了紫砂与瓷器两种工艺,凝聚了匠人与文人共同创作的智慧,其艺术和收藏价值近年来已开始被人们重视。"来自宜兴的紫砂收藏家朱银木激动地讲述着紫砂挂釉器物的独特魅力。紫砂挂釉器物始于宋,盛于明清。上世纪50年代宜兴开办了陶业生产合作社时仿制了一批。宋朝时的紫砂挂釉器物颜色单一,以酱釉为主。明代时紫砂挂釉器物多为豆青釉、月白釉、天蓝釉。清早期出现加彩挂釉紫砂。" 虽然有的宜兴紫砂壶挂了釉,但紫砂壶的底部是露胎的,不会把釉挂满。紫砂有透气性,不能全部封死。"

    05/05
  • 紫砂向文学的一次致敬

    丁酉年暮春,中国现代文学馆悄悄迎来一把《巴金壶》。这是一把用紫砂老团泥制成的提梁壶。紫砂泥又称岩中岩、泥中泥,只有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郊黄龙山中的甲泥矿层里才能找到。其精妙之处在于"砂"。明代李渔在《杂说》中有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对宜兴紫砂壶推崇有加。而"砂"之精妙,首先在于透气性好,"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文震亨《长物志》),沏出的茶汤醇郁清馨,清冽怡人。其次,紫砂壶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肌理,一经泡养

    05/05
  • 儒雅的紫砂大师--李昌鸿

    默默耕耘五十余载与人儒雅学者风骨今天小编简单的和大家说一说这一位从不摆谱,谦虚的紫砂大师李昌鸿。宜兴紫砂举世闻名,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陶艺家,诞生了无数令人惊叹的传世佳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就是其中之一。李昌鸿老师是藏壶者非常尊敬的一位大师。上图是李昌鸿老师为我们蜀工坊提的字李昌鸿老师中国紫砂泰斗代表人物顾景舟的一脉传人,他博采众长,把陶艺、书法、绘画、篆刻、治印等艺术形式集于一体,从形式和内容上,赋予了每件作品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将物象精神和形态美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李氏风格。在恩师

    05/05
  • 她--紫砂世家耳濡目染,成就匠心品质,

    1968年10月生于紫砂世家,其母亲张红华师承壶艺泰斗顾景舟,从小耳濡目染,尽得母亲真传,她就是鲍青,制壶三十余载,其作品独出心栽,异彩缤纷。上图左一是鲍青坐着的是其母张红华老师1991年因表现突出被选送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美术造型设计专业进修深造,完整系统地掌握了陶瓷基础理论及相关美学理论知识,再结合自我多年的创作设计经验和制作实践,创作构思日益成熟,专业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此图为鲍青老师制壶图逾三十年的创作设计及制作实践,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紫砂制壶技术。特别是在传统全手工成型方面,在年青一辈中独树一

    05/05
  • 紫砂文化产业呈几何级数般增长 艺术造富背后是文化底蕴的传承

    江苏宜兴紫砂壶从明代朱元璋提倡喝散茶后诞生,起初仅作为泡茶的工具,直到明代中后期才开始进入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从董其昌、陈继儒等文人开始,紫砂壶逐渐走进文人的艺术创作活动。到了清代,文人更直接参与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许多书画家与紫砂壶作者一起研究造型与装饰等艺术手法,从而把紫砂壶创作推向了紫砂文化的层面。卡戳评聘艺术家李昌鸿(顾景舟弟子)作品--童趣过去的40年,紫砂文化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其已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甚至已发展到艺术品金融领域。近几年,紫砂市场几乎一直在透支紫砂工艺与艺术本身的积累。大多数人关心

    05/05
  • 匠人精神 关于紫砂艺术的再思考

    有人说:"工艺之美是健康之美,不能有逆反之情,炫耀之心和自我之念;好的器物,当具谦逊之美、诚实之德和坚固稳重之质,美术是越接近理想就越美,工艺是越接近现实就越好。。。。。。"这话用在紫砂壶上,非常贴切,制壶者与紫砂泥日复一日的相处,创作出紫砂艺术作品,从而产生不能分割的情怀,这是紫砂工艺发展壮大的动因,在紫砂工艺近600年群星璀璨的历史里,"匠人精神"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紫砂生命和艺术状态。现今不管你走到哪一个市场,紫砂壶品种琳琅满目,款式层出不穷,色泽丰富多彩,但细看

    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