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快递中破损 郑先生走上索赔路

    12月4日下午,江苏宜兴市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市民郑先生购买的在快递公司运输中受损的紫砂壶,价值7000元。张先生已授权郑先生向快递公司索赔。几天来,上塘郑先生因一把昂贵紫砂壶在快递中破损而郁闷不已。在与快递公司多次交涉无果后,向本站记者帮帮团求助,希望快递公司能给个满意的答复。11月8日傍晚,郑先生购买的价值7000元的紫砂壶运到了位于上塘下堡繁华路的顺丰快递公司。郑先生赶到快递公司后,与工作人员一起打开快递包装,发现紫砂壶的壶嘴断裂,工作人员当场向上级公司反映问题。郑先生认为,紫砂壶壶嘴断裂,是快递公司

    12/04
  • 揭秘:紫砂文化的“五美” 不要错过哦

    和之美和一切茶。爱茶人都知道,喝绿茶要用玻璃杯,喝乌龙茶需用盖碗,但是紫砂壶作为泡茶器皿,既可以用来喝绿茶,也可以喝现在时髦的普洱茶。自明代人们饮茶习惯发生改变以后,紫砂壶成了最好的饮茶器皿,那时还只有绿茶。直到清中叶以后,有了发酵工艺,茶的种类多了起来,人们发现,紫砂壶适合于各种茶,能冲泡出最好的效果。茶具砂为首,无论是高贵的普洱、龙井,还是乡村野老的茉莉花茶,置于紫砂壶中,都可氤氲出最醇正的香气,流淌出最本真的色泽。和天地万物。瓜果梨桃、人物众生,在做壶人手中一跃而出,自然会把不同的情感愿望带到壶上。

    12/04
  • 紫砂壶工巧于心,三类形体解析

    中国人对壶的感觉,一直是很深情和入微的。自古以来,壶是一种很实在的器皿,最早人们用它盛酒或水,再后来是茶。水是人活命的一个依靠,酒与茶则是人宣泄快乐与痛苦的一种琼浆玉液。人离不开水酒茶,自然也离不开壶。如果我们温习一下历史,就会发现,那些封存的坛坛罐罐中最不胜枚举的便是壶。汉代的陶壶总是那样大模大样,它的器型,非常像一个“容”字。我们从中见到了大度、质朴、从容。壶的本身就是一种器量。一位文史作家说,中国人十分倾情地创造着壶,仿佛是在创造着自己。至美紫砂 大致三类几何形体俗称“光货”。其中又分为方形和圆形器

    12/04
  • 工艺美术大师俞煜峰教你读懂紫砂壶

    随着紫砂行业的蓬勃发展,紫砂壶在收藏界居于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引来不少利益之人的逐利点。现在的市面上,紫砂壶的质量良莠不齐,许多收藏者想收藏一只好紫砂壶,却总是被一些假冒的紫砂壶给蒙骗。工艺美术大师俞煜峰对紫砂壶进行剖析,让你从造型、泥料、工艺等方面对紫砂壶有一定的认识。造型。紫砂壶的造型很多,像工艺美术大师俞煜峰的紫砂壶就有方形的《万马奔腾》,提梁形的《三友壶》等,一般来说,其造型成型分为手工成型和模具成型。手工成型可能需要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而模具成型则是采用流水线式,一天可做十几把,可见手工成型的紫砂

    12/03
  • “紫玉清莲”书画紫砂艺术展在北京开展

    图为观众参观展览。本站记者 赵隽 摄12月2日,七彩云南艺术惠民之“紫玉清莲”--徐若鸿、姚黎明书画紫砂艺术展在北京举行。本次参展的部分作品由花鸟名家徐若鸿先生与紫砂新秀姚黎明女士两位艺术家合作而成,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关注。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12/02
  • 紫砂名家师鲍利安专访

    艺术家简介鲍利安,中国工艺协会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78 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曾先后从师高丽君、曹婉芬、潘持平等老师学艺。工作期间,两次由单位选派,进中央工艺美院进修、深造,从陶艺理论上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灌输与提高。后又得到了顾景洲工艺大师三年的亲授指导,受益匪浅,从而使知己无论在陶艺的理论基础上,还是在陶艺的实际制作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鲍苑悦,工艺美术员,鲍利安之子,从小受父亲鲍利安的紫砂艺术启蒙教育与熏陶,在父亲的

    12/02
  • 宜兴紫砂团出席“谢赫扎耶德文化遗产节”

    据悉,活动特别为庆祝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庆45周年而举办,在阿联酋举国欢庆的氛围下,18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阿布扎比文化节现场,集中展示了中东地区悠久历史传统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宜兴紫砂陶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国际名片,也必将在中东地区的多元文化中脱颖而出,影响世界!

    12/02
  • 紫砂艺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与紫砂陶刻

    紫砂是人们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将紫砂艺术视为陶冶情操、丰富意境最独特的方式。而陶刻,作为紫砂艺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它在书法、绘画与文学修养的融合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辉。紫砂陶刻,最初见于清朝初年,当时是各个制壶的艺人为了铭刻款式作记所采用的方法。后来随着壶身的发展,紫砂陶刻丰富了起来,在制壶艺人的巧妙心思下,它渐渐融入了金石、文学、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百年来,紫砂是人们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将紫砂艺术视为陶冶情操、丰富意境最独特的方式。而

    12/02
  • 紫砂名家专访林靖崧

    《春华姿韵》是以人体符号作为整体造型的基础,“壶纽微挺似乳尖,把尾微翘示腰插;壶底微凹乃双臀,壶嘴微昂为男阴“,且又不失实用性与美观性,充分展现灵活善变的创作能力。整体线条自然而然产生了视觉平衡的作用,亦将全器衬托的格外脱俗,高贵稳重。春华姿韵《春华姿韵》亦可见证作者超凡的塑形能力。因为以人体为微,出来需掌握“繁华为简”的原则外,还需不脱物形趣,不失大雅,点到为止,而形结体构亦需恰如其分,分毫不差,增减不得,如此才能堪称精品。在作者其巧思下,仍达变体自若,万相合一的境界,也让《春华姿韵》系列作品成为作者高

    12/01
  • 省大师范泽锋成功当选“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

    第十八届“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我们宜兴紫砂圈从艺人员范泽锋当选。淘壶人向长期支持我们工作的宜兴丁蜀镇西望村书记、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泽锋先生表示祝贺、致敬!

    12/01
  • 重霄堂紫砂“天人合一”的造物观

    上图为重霄堂的子冶石瓢紫砂内敛含蓄,有一种“黯然之光”,是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最爱,看似貌不夺人,却耐得住细细咂摸,朴实无华直追饮茶的本质。《宜兴紫砂通鉴》里面说紫砂是具文人情怀和容纳中国传统哲学审美的器物。它的气韵,总是会传达出制作者绝无仅有的心胸灵魂,而更深层次的,是某种文化的共鸣。吴国祥说,这种共鸣,就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造物观,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顺应自然,而不是征服,是延伸、发挥、利用物的长处。重霄堂的制壶人把泥看成有生命的,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对材料物质的尊重。和烹饪一样,好的厨师最擅长了

    12/01
  • 紫砂泥料认知的两大误区

    何谓紫砂泥陈腐:紫砂泥的陈腐古已有之,是紫砂艺人们长期劳动实践积累的智慧结晶,也是练制优质紫砂泥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泥料的陈腐亦称陈化,古名养土,俗称困料、困泥。所谓困泥,是紫砂泥练制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紫砂矿料经开采后,再经翻晒、粉碎、自然风化、研磨、过筛、和水搅拌等工序后,练成约宽六寸长一尺的湿泥块。放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气荫暗潮湿处(地窖),需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贮存起来。湿泥经慢慢陈腐,成为“腐泥”,比较优质的紫砂泥料,陈腐的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理论上,紫砂泥的陈腐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在制作前需要重新回

    12/01
  • 郁伟杰紫砂艺术特别赏析月之一 作品 禅语 壶

    2016-12-01 05:58:51 来源: 南京日报(南京)郁伟杰,当代宜兴实力派中青年紫砂艺术家。现代紫砂花器泰斗朱可心大师嫡系传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71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其祖母、母亲等长辈均是当时颇有名声的民间制壶高手,自幼便在浓郁的紫砂艺术圈内熏陶,耳濡目染而得天独厚。1992年进紫砂工艺厂投身陶艺设计与制作,“起点高、悟性高、品位高”之三高特质为业界公认。特别是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洪泉先生之后,更得壶艺之精髓。尊传统、求创新,佳器迭出,

    11/30
  • 济宁圣雅文化教你怎样鉴定紫砂壶年龄

    齐鲁晚报济南11月30日讯:紫砂壶一直是收藏界的宠儿。近年来,经过众多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同时结合近年来地下出土物的印证,对紫砂壶制作年代鉴定的准确性已大有提高。济宁圣雅文化收藏人士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鉴定紫砂壶的年龄:从时代风格韵味以及款识判断由于紫砂器流传的时间并不是太长,考古发掘出土物又极少,各大博物馆的旧藏品也很有限,绝大多数作品是由民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因此可供鉴定参考的标准器并不多。紫砂壶的时代风格特色,与其他门类的工艺美术作品是相通的,真正属于艺术层次的作品绝少匠气,可谓时代价值与艺术

    11/30
  • 按工艺分五种 按行业分三种:紫砂壶分类那些事

    不管是紫砂锅还是紫砂壶,许多追求养生的人都会将其看成是日常所用之物,但对于工艺大师和收藏家来说,富有艺术价值的紫砂壶不仅仅只是一个壶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展现,一种价值的体现。工艺美术大师俞煜峰表示,收藏紫砂壶可按类别进行区分。一般来说,紫砂壶可以按工艺、按行业来进行区分。如果按工艺来划分,紫砂壶可分为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壶、方壶、筋纹壶、陶艺装饰壶。光身壶,顾名思义就是壶体没有过多的花纹,造型以圆形为基础,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创作并加以演变;花果壶就是用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当做题

    11/30
  • 紫砂鉴赏应重于“赏”

    其实,很多复杂的问题,都会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只是找答案不难,难得是心行如一。“多看少买”被众玩家奉为真理,可又有几人压得住激情,耐得住寂寞?如果我们加以一些方法,是不是能够更好的实现?比如说,凡壶必侍茶,壶不包浆不入新壶。好壶常有,而“米”不常充裕。一把再垃圾的壶,当初你买下来的时候,必有合你心意之处,而用久了,自然也就有了你自己的味道,有了它自己的韵味。当人与壶建立起感情的时候,一切的外在评论都不再那么的重要。而当你再入手下一把壶的时候,原本养得“大成”的壶其实无形中已成为了一个标杆,对于你自己来说,其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