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认识天青泥

    天青泥,是紫泥中的佼佼者,紫泥自古以天青泥为最,清光绪八年《宜兴县志》中记载:“土有青黄,用供抟埴。天青泥于诸泥为贵,制茗壶者特用之,黄泥供缸瓮坯之。”天青泥之精贵由此可知。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说:“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古籍记载中的天青泥主要产于黄龙山矿区的蠡墅,此处本有开采紫砂宕口,后挖通了地下水脉被淹没,成了一个大水潭,如今也称之为大水潭矿区。矿料外观质地均匀细腻,呈紫褐微透红色致密块状,易碎略坚硬,白色云母碎片含量极少,表面呈贝壳纹理状,有白色腊质状

    09/28
  • 好的紫砂壶泥料有什么特征?

    常常会有壶友在微信里发图片问到,我这把壶泥料怎么样,好不好?买壶、玩壶都要看泥料,但是对于泥料的说法众说纷纭,朦胧难辨,多少人为此都一筹莫展。但只要你是一个爱壶的人,迟早都会面对这个问题。说难的确是难,说容易也容易,不管是哪一种泥料,想要优秀就肯定会有明摆着的特征。对于咱们这些爱壶、买壶、玩壶的人来说,要想看出来并不难。这壶首先,要看着舒服,光泽自然、含蓄。紫砂壶的光泽讲究的是“黯然之光”,也就是看起来光泽内敛,由内而外地发出,非常柔和,看起来很舒服。这种亚光,行内人称之

    09/27
  • 如何区分紫泥和底槽清

    紫泥是一个“泛概念”,紫泥是夹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透镜状。原矿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成后外观颜色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分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稳定性佳,易掌控,紧密结实,成型较易,可制大品。紫泥制壶,烧成颜色偏红,泡养以后愈发深沉。成壶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易养成。张丽萍 矮石瓢底漕清属

    09/25
  • 简单了解调砂工艺

    紫砂本身是一种矿石,想必很多壶友都是了解的,紫砂乃是「砂与泥」的混合,其中「泥为肉,砂则为骨。」砂感也是紫砂壶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朋友看壶也喜欢看其砂感。作为制壶者来说,制壶调泥便也开发了许多工艺,其中便有「调砂」与「铺砂」两种。经过这两种工序的紫砂壶,砂感明显丰富,呈现出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别有韵味。在以前,但凡是制壶高手,首先一定是炼泥与调砂的高手,名家调砂各有秘手,以保证绝无仅有。调砂工艺是指在炼生泥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熟或半熟

    09/23
  • 关于焐灰小常识

    大家在市场上可能见过这样一种壶,它们的色彩为黑中透青、青中泛蓝,色虽如墨却并不呆板,泥色温润、泥质如铁石。很多人乍一看会认为其是以乌泥烧制而成,实则不然,而是以人工捂灰而成。那么,什么是焐灰呢?以前一般采用谷糠做填充料来焐灰,现在一般采用木炭粉等物来填充,原理是一样的。其出现原因,并不是因为逐渐消失而越显的珍贵的乌泥,而是因为烧窑时将壶烧花了,也就是烧成的泥色不匀,想补救泥色,于是便放入谷糠等物进行焐灰,期待烧成黑色后,能够统一泥色。      

    09/08
  • 简单认识本山泥

    喜欢饮红茶者,皆知茶树种类大致分为热带大叶种和温带小叶种,印度阿萨姆种是大叶种的代表,中国正山种是小叶种的代表。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的茶农,把以桐木村庙湾、江墩为中心,北到江西铅山石陇,南到武夷山曹墩百叶坪,东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泽司前、干坑, 西南到邵武观音坑,方圆600平方公里的地区称为“正山”,把其他地域称为“外山”。“正山”、“外山”是当地人为区别其他假冒的小叶种红茶而创造的特定词语。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红茶统称

    08/31
  • 话说朱泥两三事儿

    朱泥就是红泥么?其实朱泥与红泥是有本质区别的朱泥因为颜色与红泥颜色相仿,属红泥系列,朱泥算是紫砂泥矿稀有的品种,产量相当稀少,其产量之稀少程度表现在采矿之时就以斤两计价纯正的朱泥自古以来就非常名贵,朱泥价值也远高于其他泥料的价值。朱泥作为紫砂中的珍稀泥种,明清以来直是制作茗壶的精品材料,深受资深壶友的追捧,很多壶友都以拥有一把泥料纯正做工精良的朱泥壶为荣,这就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机我们先来谈一下朱泥与红泥的区别:1、红泥属于紫砂里常见的种类,产量相比

    08/28
  • 浅析降坡泥紫砂壶

    关于降坡泥,很多刚接触紫砂的朋友们可能会一头雾水,其实降坡泥它是天然的共生矿,紫泥、段泥、红泥共生于一体,色泽杂驳,光怪陆离,而其中又以红泥具代表性,称之为降坡红泥(红降坡)。

    08/26
  • 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能否判断真假紫砂?

    紫砂有其独特的颗粒感,如果壶表面摸上去是粗糙的,就是真的紫砂壶,如果是光滑细腻的就是假的。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紫砂的砂紫砂是一种矿料,本身含有石英等介质颗粒,不同于瓷器,砂是其烧成后的体现,也是紫砂的特点。▲紫砂原矿石 这么一说好像上面的说法确实是对的,然而,还是要具体分析。紫砂壶表面摸起来粗糙、细腻,其实是取决于其泥料的目数。在紫砂矿风化后,研磨成颗粒的时候,

    07/28
  • 顾景舟钟爱的底槽清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黄龙山是一座孤山(湖父、长兴产紫砂泥的均为山脉),江南水系丰富,黄龙山矿体走向呈斜坡状,水在地下缓慢渗透、流动,经上亿年青石水和黄石水的润泽,形成4号井、5号井、3号井等各个紫砂矿区发色的迥异。这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处同样的地质地貌。黄龙山泥如和田料,泥润色正材质历久更美。4号井底槽青是黄龙山泥料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其无穷魅力。▲4号井底槽青矿料真正的4号井底槽青矿石,在老紫砂一厂的配料车间用的最多,是顾景舟大师钟爱的名泥。很多

    04/21
  • 朱泥之美——老壶重器带你领略朱泥的温度

    原矿朱泥,胎骨坚硬而沉实,色泽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之佳,它红而不娇、细腻之感令许多爱壶者痴迷忘怀;大器无法烧成,小品烧成后穀皱纹隐现,颇具古代朱泥风华。 其烧成后的色泽多有这样几种:红中略带黄、红中略带紫、黄中略带红,各种色彩效果的呈现与烧制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养成的效果主要是看“出浆”的速度以及“润”度。 由于朱泥的泥性甚娇与其他矿泥有着不同特点,成型工艺难度亦高,故在制作上也具有很特殊的要求。原因主要是二个方面:一是朱泥料细度高,

    03/31
  • 在宜兴随便挖块石头都是紫砂原矿?紫砂原矿长这样,可别闹笑话!

    对于宜兴的紫砂矿料,很多人一直存在着这两种误区:一种是大家都认为紫砂泥是直接从地里挖出来的,还有一种是认为宜兴遍地是紫砂原矿,随手挖一块出来就能做壶。其实,两者都不正确,宜兴虽然产紫砂,但是那也分不同矿区的,黄龙山,宝山、小煤窑、台西、四号井等等这些都是紫砂出产的矿区。当然,因为这些矿区都围绕着黄龙山,所以从广义上来说紫砂矿区出产的紫砂料我们都统称为本山料。这些对于玩壶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毕竟不是从事制壶行业的艺人,很难接触到紫砂矿石。所以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那些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紫砂原矿泥料,它们的矿石

    03/09
  • 顾老钟爱之底槽清泥不同矿区对比详解

    底槽青是紫泥类中比较纯正的品种,含矿量较少。因开采时通常处于紫泥泥层底部位置,故称底槽青。根据泥层深浅,底槽青有老、嫩之分。矿料越老白色云母碎片含量相对越多,青绿色的豆斑状(俗称“鸡眼”、“猫眼”)会随之越小,越少。矿料越老,沙性越重,成型时也越酥。相对的耐火度也越高,收缩率也越小。根据开采矿区、泥层的区别,底槽青矿料的外观质地及烧成后的胎质色泽效果等也不尽相同。四号矿井底槽

    12/25
  • 紫砂泥料的目数在成型过程中有什么影响?

    紫砂壶的目数就是指筛泥料的筛网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个数,也是指紫砂泥料的颗粒度。常用的是16目、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如有特殊要求,应该还可以增加其他目数的。

    12/18
  • 紫砂泥料的目数对壶的影响很大

    紫砂壶的目数就是指筛泥料的筛网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个数,也是指紫砂泥料的颗粒度。常用的是16目、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

    11/29
  • 紫砂壶泥料,好的泥料都有这几点特征

    买壶、玩壶都要看泥料,但是对于泥料的说法众说纷纭,朦胧难辨,多少人为此都一筹莫展。但只要你是一个爱壶的人,迟早都会面对这个问题。说难的确是难,说容易也容易……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