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泥料之红泥类:军山坞红泥
军山坞红泥蕴藏于山表层嫩黄石石英岩层中,外观土黄色,质地厚重,矿层厚度达2米,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砂粘适宜,窑温1150℃~1180℃,成陶收缩率为10%左右,胎色橙红色,质地纯正。
军山坞红泥蕴藏于山表层嫩黄石石英岩层中,外观土黄色,质地厚重,矿层厚度达2米,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砂粘适宜,窑温1150℃~1180℃,成陶收缩率为10%左右,胎色橙红色,质地纯正。
湖㳇老红泥蕴藏于嫩黄色石英岩层下部,外观土黄色,呈片状,质地较硬,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有砂质感,烧成成品率稳定,耐温带较宽,烧成温度1150℃~1220℃,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产生淡红色,质地纯正。
蒋笠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下部,外观土黄色,材质略硬,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成品烧成稳定性较好,窑温1150℃~1180℃,成陶收缩率为10%左右,砂色玫红色,质地纯正厚重。
查林老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下部,外观青绿色,断面有不规则的水锈斑纹,材质坚硬如石,质地厚重,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砂质感较强,窑温1150℃~1200℃,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砂色为玫红色,质地纯正。
梅园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下部,外观淡绿色,断面见朱泥斑痕,材质坚硬,矿层2米左右,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砂质感较强,烧成稳定性较好,温度1150℃~1180℃,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砂色红中泛紫,质地厚重。
蜀山红泥蕴藏于嫩黄石石英岩下部。原矿外观呈土黄色,表面有铁锈色,质地坚硬,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砂性适中,烧成成品率稳定,温度1150℃~1200℃,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砂色砖红色,质地致密。
黄泥岭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下部,原矿外观土黄色,材质略硬,易碎成块状,质地厚重,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烧成稳定性较好,窑温1150℃~1180℃,成陶收缩率达10%左右,砂色玫红,娇美凝润。
洑东小红泥蕴藏于嫩泥下层,外观土黄色夹不规则朱砂红斑块,材质略硬,砂性较足。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有砂质感,粘性适中,制壶烧成稳定性较好,窑温1150℃~1180℃。砂色玫红,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
洑东老红泥蕴藏于嫩黄石下部,外观呈土黄色,略硬,较溶于水,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制坯稳定性较好,烧成1150℃~1180℃,见砂色橙红色、砖红色,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
在青段泥类中分出来豆碧青段泥、潭碧砂段泥,这几种青段泥品种虽然都是青颜色,但制成作品后,由于练泥的技法不同,烧成后的胎色不同,反应的肌理结构和砂色的美感各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