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砂工艺的优点

    历史上有许多好的调砂泥,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调砂特色,这就給收藏者和紫砂鉴赏家们提供了历史作品鉴赏的內涵佐证。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艺品,特別是壶类、在实际使用中壶体表面肌理給人以手感舒畅、细而不腻

    08/18
  • 宜兴紫砂壶艺的形神气

    紫砂壶艺的形成,是历代陶工和民间艺人世代相承的结果,是人们利用紫砂泥特有的性能,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的过程。 壶艺创新要注意三个要素:形神气。

    08/15
  • 紫砂刻画的分类

    陶刻装饰:俗称“刻字”、“雕刻”,艺人们用锋利的小钢刀在泥胚上雕刻文字和图形,然后装套进窑烧成,它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于壶艺之中,是紫砂装饰的主要手段。

    08/13
  • 大师谈石瓢

    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溯源历史,有相关资料和实物佐证,当在清代乾、嘉年间。历代名家制作较多,但每人风格各异。石瓢在我们行家来说是一跌不破的形(还有掇球、仿鼓、掇只等)。意思是说这些形很受行家喜欢,虽历经几百年还是推崇倍致,并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08/13
  • 紫砂壶审美

    “在每件器形的结构中,根据造型艺术的理论和法则,多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如壶的嘴、口、底、足、盖等等的配置关系,各个方面的比例适当与否,外轮廓线的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即制作手法)处理,空间与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无穷的推敲,使对象(器皿或壶)蕴含着丰富的美感。”这其实就是紫砂壶审美的方法。

    08/11
  • 宜兴紫砂陶刻艺术漫谈

    紫砂陶刻艺术,是紫砂壶艺的姐妹艺术,是自成体系的陶瓷艺术门类。她以丰富的艺术内涵,很高的艺术水平,独特的艺术形式,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陶瓷艺坛中独树一帜。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陶刻艺术,对于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陶刻艺术,提高陶刻艺术欣赏水平,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陶刻艺术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8/11
  • 造型设计——巧借玉雕生颜色

    宜兴紫砂的设计、制作自己其独特的要求,总的来说,设计的器型要体现紫砂的古朴、精到,色泽要柔和、温润,同时要便于抚握、把玩。一把壶要做到百看不厌、百用不烦,与主人有一种知己、相亲的感觉,那就是好壶了。

    08/11
  • 学院派推动紫砂艺术发展

    在当今收藏市场上异军突起的“学院派”紫砂,是指以高等院校相关艺术专业出身或具备高校相关专业背景的艺术家为主体、具有较强理论先导性和作品创新性、富有浓郁学院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的紫砂流派。

    07/14
  • 壶盖之气孔

    气孔孔径的取值,直接影响到了茗壶的出水流态,犹如画龙点睛,“点”好了,功得圆满,满盘皆活,“点”不好,功亏一篑,徒留遗憾。

    07/09
  • 宜兴紫砂壶的装饰文化

    紫砂装饰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属性,它与造型艺术相交相融,珠联壁合,两者互动,这在中国民间工艺中是不多见的。

    07/04
  • 周伯娟老师展示紫砂全手制作流程

    一把壶的成型要经过数道繁琐的工艺,下面我们来看国工周伯娟向淘壶人壶友展示的全手工紫砂花器制作过程

    06/12
  • 书法与壶艺的融汇

    说到紫砂壶的艺术性,就不能不提壶上面的题字——紫砂壶收藏界有句话叫“壶随字贵,字以壶传”。那么,紫砂壶上面的字是怎么写上去的?

    05/30
  • 闲谈全手工制壶

    把全手工壶称为紫砂壶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没有任何夸张之处,任何爱壶的人都对之梦寐以求。一把制作精良的全手工紫砂壶哪怕不是大师手笔依然能够身价百倍,这是无庸置疑的。

    05/28
  • 什么是调砂工艺

    调砂是在紫砂泥里掺入适量的颗粒状的缸砂,可产生“梨皮”、“鲨鱼皮”、“满天星”等装饰特色。

    05/16
  • 方壶的历史渊源和制作要领一览

    最早的、也是最有名的紫砂方器,莫过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紫砂一代宗师时大彬的作品,他留下的紫砂方形壶可以说都是传世经典。第一件作品应推“大彬六方壶”。

    05/12
  • 从泥门看全半手

    泥门,简单说就是用来表示紫砂壶烧成后壶身泥料颗粒分布的致密度或者说松紧度的一个名词,致密度低的叫泥门松,致密度高的叫泥门紧。具体来说与炼泥、明针及制壶手法都有关系。

    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