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手工紫砂壶制作过程图解

    全手工紫砂壶制作过程图解

    08/02
  • 选购紫砂壶的几点建议

    紫砂泥料是紫砂产品的必要条件。其实,去过宜兴的人都知道,做壶人手头上的储备泥料非常之多,明代到现在用的泥料只占储量的一个零头,关键问题在于其不可再生。

    01/30
  • 紫砂壶窑炉的演变历史

    紫砂壶从明代中叶起就开始用匣钵(俗称掇罐)烧成,这与上述紫砂壶自明代起因饮茶方法改变,制壶发生历史性转折相关连,以防止产品表面发生火刺,色泽不称等缺陷。

    01/30
  • 什么是紫砂壶的砂胎包锡?

    在紫砂茶壶上包裹一层锡皮,称锡包或砂胎包锡,这种风格曾在清代道光年间有过短暂时间的流行。

    01/30
  • 怎么鉴别不同年代紫砂壶?

    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紫砂壶岩石层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

    01/30
  • 宜兴紫砂壶制作工艺解析

    紫砂泥可以单独制成坯用泥料,与其它陶瓷坯料相比,具有加工工艺简便的优点。然而,泥料颗粒的粗细,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制成的紫砂壶产生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和不同的内在性能。

    01/30
  • 什么是紫砂壶的窑变?

    选择一把上好窑变紫砂壶,就如选择大自然中的奇石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色彩的过渡自然程度、颜色的丰富多彩、色彩的稀有程度。

    01/30
  • 宜兴紫砂壶花货艺术的演变

    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紫砂壶岩石层下且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

    01/29
  • 怎样辨别化工壶与代工壶

    “代工壶”就是请“枪手”代替所做的名家壶。对“代工壶”,一般人比较难辨别。大师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含量,他们做的壶,会很好地体现出“精、气、神”的高度合一,而普通消费者,刚接触紫砂,很难分辨是否代工,就需要到诚信的商家那里选购,才更有保障。

    01/29
  • 宜兴紫砂壶制作工序四大过程

    首先是从矿中挖泥,从矿层开挖出来的紫泥,俗称生泥,泥似块状岩石;生泥出来后需天然分化,然后破碎、碾细,并用60目筛子筛选;再手工或机械练泥。手工练泥很辛劳,后来改用雷蒙机,但用机器轻易损伤泥料。

    01/29
  • 宜兴紫砂壶结构讲解:壶钮

    球形钮:圆壶中最常用的钮,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壶身缩小或倒置造型,制作中采用“捻摘子”工序,搓、转、压挤而成,简洁快捷。

    01/28
  • 宜兴紫砂壶结构讲解:壶嘴

    紫砂壶的嘴,喻为人的五官之一,它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胥出自然的称“暗接”。如汉扁壶把,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形成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01/28
  • 宜兴紫砂壶结构讲解:壶把

    端把:亦称"圈把",其使用方便,变化丰富.把、口、嘴三点呈水平、对称.垂直形式安置,具端庄、安定的效果。

    01/28
  • 宜兴紫砂壶结构讲解:壶盖

    紫砂壶以完善的功能美,主体造型的视觉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其关键在附件与主体的配置,壶口、壶盖的配置,壶嘴(流)的形制式样、底足结构的处理,壶钮(的子)的大小比例,壶把端握舒适程度等。

    01/28
  • 宜兴紫砂壶结构讲解:壶底

    主体和附件包含着相互间的配置关系,比例关系,外轮廓转折关系,镶接手法的明暗缓冲过渡关系,实体与空间所形成的对比关系,舒适实用和艺术欣赏的关系。

    01/28
  • 全手工紫砂壶制作过程(图解)

    手工制作需要很复杂的程序,正式这样才能考验一个工艺师的制作水平.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