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何道洪,宝华内敛秦朴壶,重器必将引狂澜!
一代宗师何道洪,宝华内敛秦朴壶,重器必将引狂澜!“现在很多人觉得壶难做了,卖不出去了。其实,道理没变。首先,壶要精,要功底好,还要创新;其次,壶不能滥做……
一代宗师何道洪,宝华内敛秦朴壶,重器必将引狂澜!“现在很多人觉得壶难做了,卖不出去了。其实,道理没变。首先,壶要精,要功底好,还要创新;其次,壶不能滥做……
鲍峰岩《全手梅春壶》此壶以梅花为题材,形似曼生半瓢壶式,加以改良创新,以半瓢为器身,壶身由上而下依次变大,至壶底呈较大接触面,壶腹弧度巧妙,圆滑优雅,因而显得器型稳健典雅……
周志君曾在介绍夫妻二人代表作时讲过,《鱼龙情》紫砂壶,在夫妻二人合作的作品中十分具有影响力,壶身饱满挺秀,壶体下半部饰以两道简洁的勒线衬托出水波的韵味,壶嘴为鱼形……
唐凤芝(1900-1976),男,宜兴丁蜀上袁村人,清末民国紫砂大家,1954年移居蜀山南街。194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他创制了“抗战胜利壶”,又称“国光壶”,籍示爱国热忱……
范洪泉,1956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先后数十年来潜心紫砂艺术,心无旁骛,默默耕耘,长于创新,成绩斐然。师从吴云根、朱可心老艺人,为“可心花货”嫡传弟子,跟随朱可心二十余年……
张红华,1944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三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紫砂泰斗顾景舟……
毛国强,男,艺名一粟,2005年正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8年第七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0年第二届),1945年生于宜兴蜀山陶艺世家,1958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任淦庭……
陈国良的作品不论光素货,花货和其他,都是追求有挑战的难、新、奇、巧和形成个人的风格,在创新和制作中更求精、求实、讲究实用与收藏兼顾、题材丰富多样,源于传统而别有新姿……
范泽锋此《坡公提·春景》,陶刻苏东坡之诗词于紫砂壶上,亦有怀古之意味,此壶采冰窖珍藏的原矿底槽清制成,由老师自己配置研发的泥料……
鱼化龙如今的造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时至今日,诞生了无数经典的鱼化龙壶。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又是民族发祥和文化的象征,在民间工艺品中,常以龙象征威严和地位……
承健《年年有余壶》“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用“如鱼得水”来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谐美满、幸福、自在,“年年有余”可谓中国传统吉祥祈福具代表的语言之一,被艺术家们所喜爱……
徐维明,“徐门第四代传人”,父亲徐汉棠、叔叔徐秀棠均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父为师;从艺二十多年来,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造型的深刻理解,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