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紫砂壶鉴赏|顾婷·北瓜提梁

    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500cc,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形成瓜的造型,在瓜上部被壶颈遮挡住,并且饰以纹饰,盛行的装饰纹样蔓延,给人一种意犹未尽、欲说还休的感觉。三弯流的壶嘴,出水顺畅。

    10/25
  • 精品紫砂壶鉴赏|王石耕·满园春色

    此壶以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为灵感。壶为四方形,壶身四面均塑以中国古建筑中常用的漏窗为形,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色彩。

    10/25
  • 精品紫砂壶鉴赏|庄玉林·太极鼓(沈汉生书铭)

    老壶重器,实为精品。运用原一厂老紫泥作胎,泥料极其珍贵;采用铺砂工艺,砂硕隐现,深沉且华美,同时有着极佳的透气性。

    10/25
  • 精品紫砂壶鉴赏|徐秀棠·缶式壶

    精选原一厂老紫泥作胎,历经岁月的温润感使人心生喜爱。壶身采用古代青铜器设计,线条清晰,大方淳朴,气韵高贵。桥钮为上,平盖为天,四方棱角分明,东西南北各有其韵。

    10/25
  • 精品紫砂壶鉴赏|袁小强·宝菱壶

    运用原矿老紫泥作胎,泥料珍贵,包浆极美,有着历经岁月的温润感。以菱花为创作要素,整壶块面分布均匀得当,阴阳相间,纹路清晰。

    10/25
  • 精品紫砂壶鉴赏|鲍志强·福寿延年对壶

    鲍志强精品紫砂套壶《福寿延年对壶》鉴赏

    10/24
  • 南京博物院20件紫砂精品传器,提高你的审美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

    10/22
  • 精品紫砂壶鉴赏|高湘君·十六竹壶

    高湘君十六竹壶鉴赏,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把“梅兰竹菊”视为四君子,在此四君子中,因竹有节,人们常以竹喻君子之品德,有“高风亮节”之赞。正所谓“竹节竹品映风骨”。

    10/22
  • 精品紫砂壶鉴赏|陈国良·宛碟

    陈国良,男,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07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三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何道洪学艺,制壶严谨,作品颇具个性,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江建翔、季益顺、施小马)。

    10/15
  • 读紫砂壶|鲍仲梅·紫砂金银之“贵”

    鲍仲梅,1944年生,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金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10/12
  • 速看!一篇文章提升你紫砂艺术的鉴赏水平!

    每个爱壶之人,都希望遇见精品紫砂壶,可能我们没有那么雄厚的财力,去追逐百万、千万的紫砂茗壶,但是我们的欣赏水平、层次要不断提高,要达到的水平。

    10/08
  • 精品紫砂壶鉴赏|吴东元·三足乳

    三足乳,以景舟经典作品“三足乳鼎”为灵感,改以更为沈稳柔和的造型……

    10/08
  • 精品紫砂壶鉴赏|周桂珍·三足龙环

    周桂珍,女,1943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在紫砂名人王寅春门下习艺,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识。1961年,得“紫砂泰斗”顾景舟的悉心指导。她的紫砂作品大气、豁达、洒脱中也蕴含着女性的秀丽与和美。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壶艺风格特征。

    09/30
  • 精品紫砂壶鉴赏|徐元明·全手云龙(薄胎)

    鱼化龙是“中国龙”的一种,《说苑·正谏》“昔日白龙下清渊,化为鱼”,《长安瑶》:“东海大鱼化为龙”,更有“鲤鱼跳龙门”的著名民间传说,可见《鱼龙》的寓意是一种传统文化,象征进士登科、金榜题名等。

    09/29
  • 精品紫砂壶鉴赏|鲍仲梅·黛珠提梁

    鲍仲梅,1944年生,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

    09/28
  • 精品紫砂壶鉴赏|吴亚亦·龙鼎(套壶)

    商子龙鼎,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2类6组浮雕式饕餮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凸弦纹。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