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PK潮州手拉壶,有何不同?
紫砂壶始于宋、盛于明,是华夏文明与茶文化的一种载体,故自古以来,尤其是文化品位较高者,多有“紫砂情结”。
本文是2016年1月,潘持平先生在“松鼠葡萄咖啡套具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此壶曾于2015年11月,以8960万成交价,被相关藏家购得。本文无论对于我们认识此套咖啡具的文化价值,还是对于紫砂壶的赏鉴评析,均有很大裨益。
为什么紫砂壶的价格差别那么大?有的几十,几百,有的几千几万甚至百万?这是许多壶友都不太明白的问题,所以觉得紫砂壶的水很深,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紫砂壶的价格?
紫砂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
公元2016年11月1日,一位来自中国宜兴的紫砂大师,身着一袭白色长衫,迈进纽约联合国总部!这是紫砂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符号!因为他是第一位走进联合国总部,为全球的外交官讲授紫砂知识的紫砂大师!
大家平时看壶,一般都只注意有形的地方,而对于壶形留下的空间,通常不太在意,而对于做壶人来说,壶留下空间的部分,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正是根据这部分空间的形状来确定壶的曲线、部位布置的。
他是艺术界公认的壶艺泰斗,身价最高的紫砂艺术大师。他的作品,脱俗朴雅,仪态纷呈造型古朴典雅,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之美,他便是紫砂壶“一代宗师”——顾景舟。
经典的紫砂史大都是从正德年开始的,《紫砂古籍今译》后面的“年代对照表”,即是从1506年(正德元年)起列表。以此观,拟把创始的大事作以梳理。大事纪年,或以大事,或以人和事的结合,作为顺序。时间从1391年至1911年。
有老艺人说“精神看肩,气度看腹”,就是说壶的身筒可反映壶的气度。魄力大小、气势缓急、宽容限度三者合称气度。壶腹的收腹弧线、壶口的宽度、壶颈的长短、子母线的厚度,都能反映—把壶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