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涛

    曾在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江苏宜兴陶瓷公司、江苏宜兴工艺美术陶瓷厂工作,先后担任设计室负责人、研究所所长、厂长等职。目前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陈设艺术陶瓷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

    07/12
  • 陈顺培

    1984年开始从事紫砂创作之初,即透露出极佳的潜质及悟性,有着“要么不玩,要玩就得有点名堂”的决心和韧劲,刻苦钻习,艺不惊人誓不休,终于练就了全手工的扎实功底。后又投入著名陶艺家王福君门下,使壶艺达到一

    07/12
  • 杨小泉

    其作品艺术语言丰富,创意新颖,形式优美,文化内涵深厚,朴实高雅,在 紫砂陶艺坛独树一帜。作品在注重造型的基础上,使不同的艺术形态得到了很好的融 合,静默中可觉跃动,柔和中不乏刚毅,继承传统更不乏新意。

    07/12
  • 卢宁刚

    壶艺作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注重整体搭配,线条流畅,气韵生动,装饰上以陶刻为主,刀法多变、俊朗,注重书画韵味,作品融书法、绘画、雕刻、诗词、金石、陶艺等多种艺术于一体。

    07/12
  • 范伟文

    经过多年对紫砂艺人的学习和研究,现已成立了自己的紫砂工作室;所做的作品题材广泛,构思新颖,形神兼备,在多次比赛活动中获奖,作品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

    07/12
  • 葛岳纯

    先后荣获国家省级大奖9项。其作品“特大长方水底”和“紫砂雕塑大象”被中南紫光阁收藏陈列,受到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的赞许,部分杰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07/12
  • 葛二麟

    作品曾被《鉴赏真玩》、《陶苑掇英》等物编册在,2004年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花卉市场《艺麟轩》设立特约经销,2006年初西安市电视台第6套《鉴宝》栏目特约顾问。

    07/12
  • 陈凤鸣

    以深厚的美术功底,扎实的制壶基本功,充分利用紫砂泥古雅的色泽和可塑性强的特性,进行大胆的探索与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制作工整精细、厚实典雅、浑然大气。解放日报、文汇报、江南晚报、宜兴日报等众

    07/12
  • 潘国良

    1991年进中央工艺美院进修,1994年和妻子陈梅娟(花盆王陈福渊孙女)成立“耕禾堂工作室”;帮台湾、广东客户设计与制作实用紫砂壶;有多件作品在陶艺评比中获奖。

    07/12
  • 冯勤芳

    再说潘小忠,虽比勤芳晚几年学做壶,但之前先学木匠,也算手艺人,到放下木工箱子来做茶壶,仿佛轻车熟路很快投入,也许做惯了木工活,做壶也方货见长,且特别讲究线条、注重挺刮,给人以美感,而他以领悟深刻,把握传

    07/12
  • 张雪军

    从艺十余载,对紫砂陶艺感悟颇深,作品不断的创新和进步。并受到多名大师的精心指点。作品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曾多次获奖,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赏识。

    07/12
  • 吴永宽

    于2011年为配合江苏电视台建国60周年系列专题报道,个人所创作品被拍摄成专题片,在《银晟影院》及江苏电视台《午间新闻》播出。   

    07/12
  • 许智萍

    作品深蕴内涵,典雅优秀,工艺精细,型 用完备,深受国内外藏家和紫砂爱好者喜爱,是当今紫砂传人中屈指可数、为人瞩目的陶艺新人。作品欣赏

    07/12
  • 许红琴

    深受紫砂界和收藏界的好评。其作品屡次入选国际、国内陶艺展并获奖。近年来有许多精品之作被多家博物馆、艺术 院校及海外文化中心收藏,是陶都优秀陶艺工作者之一。

    07/11
  • 吴锡初

    从小对紫砂耳濡目染.后又经叔父吴法林(顾景舟大师门徒)指点,加上二十多年紫砂制壶的探索、磨练。其紫砂作品内涵丰富,制作功底深厚,装饰技法巧妙老练,以光货见长。造型古朴典雅,线条圆润流畅,并极具升值潜力。

    07/11
  • 吴永明

    2000年创立自己的工作室,从事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经多位名师指点,加之高起点严要求勤操作,使其入道十多年来名声鹊起,成为陶都新一代知名的制壶与陶刻艺人。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