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娟
1986年涉足紫砂行业,从事茗壶造型设计,传统手工制壶技法。多年来勤练不辍,用心探索,将传统精粹与时代特征融为一体。将前辈特长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形成自我鲜明的制壶艺术风格。
崔洪春,1964出生于宜兴丁蜀,自幼对紫砂艺术颇感兴趣,在父辈们的熏陶下,耳濡目染,凭借自己的木匠功底,选择了方器的制作,从艺制三十余年,默默耕耘于紫海中;低调做人与用心创作每把壶,是他的座右铭。
北京匡时2011年秋拍“紫砂专场”日前落槌。首次出现在拍场的何道洪《三色松竹梅提梁》经过数论竞价后以770.5万元成交,与此前782万元成交的《大涵壶》双双打破了何道洪的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一九九八年应邀访美参加夏威夷大学第二届东西方陶艺研讨会,一九九九年访问荷兰、法国、西班牙,参加《国际陶艺千年大会展》,二零零零年赴澳大利亚堪培拉艺术学院讲学,在学院画廊及悉尼陶艺廊分别举办个人展,一九八
宜兴日报、 无锡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曾作过专题报道。曾参加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工艺美术学术考察、交流和演示,其作品深受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1956年11月,紫砂厂招收第二批学员共30名,其中汪寅仙、葛明仙、何挺初、范洪泉、许慈媛、范盘冲、王月仙、李有仙、朱丽君、吴欣南、吉德宝、方立品、史玉琴、葛岳彬、陈秀云等15人由吴云根负责带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