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紫砂村 新市民的家

    紫砂村村委会主任董伯初说:“外来务工人员出门在外,如果居无定所,肯定不会安心工作。现在新市民公寓楼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居住场所,他们也能安心在这里工作。”

    04/18
  • 宜兴营改增促服务业发展

    长期以来,企业创办的研究、技术服务中心,一般都是企业的一个内设机构,研究和技术服务成果也难以在企业发展中单独凸显出来。

    04/18
  • 宜兴确保素博会参展食品安全

    为确保“素博会”参展食品安全、便捷运抵宜兴,我市各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程跟进参展食品进口环节,为食品进口开辟便捷通道。

    04/18
  • 陶瓷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这些陶瓷产区的品牌建设并非遍地开花,而是紧密结合各自的特色“基因”,因地制宜,找准切口,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彰显中国陶瓷的品牌影响力。

    04/18
  • 陶文化节呈现精彩活动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等部门承办的《陶都风华·水城传奇》中国宜兴全国摄影大展颁奖礼暨锦绣江南“陶都杯”全国散文诗歌大奖赛启动仪式等活动,将对在全国范围内弘扬陶瓷文化、提升宜兴影响力产生积极影响。

    04/17
  • 宜兴一季度存款大增

    据了解,在一季度的金融本外币存款余额中,单位存款仍是主体,达917亿元,较年初净增54亿元,个人存款为782亿元,虽然总额少于单位存款,但较年初净增了122亿元,成为增长主力。在个人存款中,储蓄存款占比达90%,成为带动个人存款增长的关键因素。

    04/17
  • 夏韵至宜兴

    4月15日,我市最高气温达30.6℃,市民们外出时纷纷穿起夏装,戴上太阳镜,撑起遮阳伞,冷饮也受到一些市民的青睐……浓浓夏韵扑面而来。图为当天,记者在街头巷尾抓拍到的“夏景”。

    04/17
  • 宜兴项目加速度促发展

    调研中,张立军要求全市上下要牢固确立项目为纲、投入为本的鲜明导向,奋力拼抢、全力推进,迅速形成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04/17
  • 宜兴招聘会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今年“春风行动”期间,我市共有2621家企业提供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就业岗位3.5万个,参会求职者达1.58万人次,其中近万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04/17
  • 宜兴绿化垃圾变废为宝

    据石秀大介绍,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杂草、树枝、落叶等绿化垃圾也随之增多。过去,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就地分解,然后进行焚烧或填埋等。但这些方式处理周期长,对周边环境也有不良影响,更难以实现真正的无害化利用。

    04/16
  • 宜兴西锄水产致富

    西锄村很多水产养殖户祖祖辈辈都是渔民,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因此每年的水产品产量都很高。可因为量大,销售时间又大致相同,总卖不出个好价钱。通过反思,养殖户们意识到不能“随大流”,要避开市场销售高峰。

    04/16
  • 太华镇素博会斗茶

    为更好地参与素博会,彰显当地的生态、养生、休闲、文化等特色,该镇积极组建筹备工作小组,整合当地文化、旅游、招商等各机构的力量参与其中,并挑选20余家优质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参展。

    04/16
  • 宜兴廉政建设六项重点

    电视电话结束后,张立军就更大力度推进全市政府廉政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更加突出惩防体系建设、有力抓好制度建设、大力抓好案件查处,真正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04/16
  • 陶瓷的文化创意

    陶瓷文化创意,是国内多个陶瓷产区在近年中大胆尝试并将之列为后发优势的蓄势之举。陶瓷的文化属性,在现代创意的催化之下,显得越发坚韧与丰富。

    04/16
  • 宜兴紫砂人的素养

    今年,我市将恢复举办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这既是百万宜兴人民的一件大事,更是所有紫砂从业者的一件喜事。

    04/15
  • 宜兴五镇实施峰谷电价

    昨天从市供电部门获悉:从本月起,我市丁蜀、官林、和桥、高塍、徐舍等镇的18.8万户家庭可申请办理峰谷分时电价,享受夜间谷电时段的优惠电价。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