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各部件的常见造型
紫砂茗壶以完善的功能美、主体造型的视觉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其关键在于附件与主体的配置,壶口、壶盖的配置,壶流的形制式样,底足结构的处理,壶钮(的子)的大小比例,壶把端握舒适程度等。
紫砂茗壶以完善的功能美、主体造型的视觉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其关键在于附件与主体的配置,壶口、壶盖的配置,壶流的形制式样,底足结构的处理,壶钮(的子)的大小比例,壶把端握舒适程度等。
松鼠葡萄壶,范洪大选用原矿老清水泥精制而成,壶体作圆珠式,葡萄叶枝为钮,葡萄藤为把,藤枝缠绕三弯壶嘴,盖面有松鼠匍匐,壶身以贴花技法装饰葡萄枝叶、三只松鼠,蕴含多子多福、万代绵长之祈愿。
沈建宏此件斑竹壶,流、把、钮均饰以竹节状,壶盖几片竹叶横生,壶体肩部、壶外下壁均运用镶嵌绞泥工艺做出“斑纹”。整器无论从泥料、器型、工艺、功用各方面来看,都可说是紫砂陶艺中的经典臻品,值得典藏。
裴石民(1892-1976年),原名裴庆云,又名裴德铭,14岁拜宜兴大浦姐夫江祖臣为师,又得名家王东石指点,擅长驾驭各种形款紫砂器,除茶壶之外,文房雅玩、炉鼎、花盆、假山、瓜果、杂件等均有所创。
邵顺生大师专为龙年设计之新作,以何道洪大师所制秦朴壶为原型,加入龙元素进行创新设计而得,原矿紫泥为胎,圆筒壶身采用抽角处理做出四处对称内凹,螭龙为钮,流、把亦分别雕有立体龙嘴纹和祥云纹与之相应,典雅庄重而寓吉祥美意。
半夏壶,为王旭生于2024年春月精选赵庄小红泥全手抟制,壶体呈倒扣的半球形,底大若盘,端庄稳重,圆盖出口沿,盖面微鼓,扁钮似壶身微缩倒置,剑流利落,出水有力,耳把上扬,易于把握。
任淦庭一生酷爱书画,他上承清末宜兴书画、金石家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卢兰芳、韩泰、邵云儒等,下传当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谭泉海及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实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名师。
范建华上新桥壶,原一厂老紫泥制作,壶身呈扁圆形,盖与肩部均以凹线、阶状分割空间,自上而下视之,有一环扣一环水波荡漾之感,壶盖上的钮正像一座小桥矗立于湖水之中,造型端庄秀美,新颖脱俗。
鸣提壶,为鲍峰岩九十年代的经典原创代表作之一,以一厂老紫泥作胎,全手工精制而成,由南京市书协主席章炳文书画,国大师毛国强亲自陶刻,据鲍峰岩回忆,此壶仅做过两件,三位名家合作,收藏意义非凡。
菱花汉君壶,造型在传统汉君壶式之上进行变化,范洪泉大师采原一厂老紫泥精心抟制而成,整壶造型优雅端庄,韵味横生,配以老紫泥的古朴温润,表现出紫砂器内敛含蓄、质朴大气的特点,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