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石耕得清壶紫砂作品鉴赏

    得清壶,王石耕老艺人于90年代初所作,选用原矿老黑料精制而成,整体线条流畅简洁,饱满刚劲,方中寓圆,气韵开阔,制作精巧,将方器之精湛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把欣赏、把玩、实用的佳作,颇具收藏价值。

    04/02
  • 用紫砂壶泡茶为什么好?

    紫砂壶之所以能够收获茶艺爱好者们的喜爱,其紫砂材质的优良特性是关键。由于紫砂材质透气性好、稳定性好、保健功能好,使用紫砂壶泡茶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04/02
  • 最负盛名的紫砂壶产地为什么是江苏宜兴?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之一,自古以来就深受茶艺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宜兴作为紫砂壶最主要的产地之一,素来有“陶艺之乡”之称,宜兴紫砂壶也在众多紫砂壶中脱颖而出。

    04/02
  • 史莲生茄瓜壶紫砂作品鉴赏

    茄瓜壶以茄瓜为原型创作而来,壶身浑圆,一弯流自然胥出,圈把饰一截飞龙。以一瓜蒂为钮作为点睛,精工细作,明针细腻。此壶拿捏舒适,出水舒畅,整体圆润敦实,一气呵成,透露着文雅清新的文人趣味。

    03/30
  • 王寅春高瓜壶紫砂作品鉴赏(亚明设计)

    王寅春高瓜壶,六十年代所创筋纹器代表作,由画家亚明设计,取样于南京博物馆失盖青瓷高壶,体型硕大高挺,端庄优雅,把瓜形拉长,筋囊线分外醍目,切割的块面也更加饱满凝重,透露出王寅春扎实的基本功。

    03/29
  • 紫砂壶上的装饰题材之文人雅士

    文人雅士作为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在紫砂壶上通常以陶刻的方式呈现,这不仅是对文人雅士形象的再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03/29
  • 探秘紫砂泥料的优良特性

    紫砂泥料是一种独特的陶瓷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和特点而备受青睐。从其高度可塑性到良好的透气性能,再到冷热急变性的优异表现,紫砂泥料展现出了多种优秀特征,使其在陶瓷制作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03/29
  • 紫砂壶不同壶型的成型方法

    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件日常用具,更是一种艺术品,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其独特的成型方法和精湛的制作技巧之下,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美学。在这个充满神秘和艺术魅力的紫砂世界里,每一次制作都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都是对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03/29
  • 李宝珍传炉壶紫砂作品鉴赏(吴汉文陶刻)

    传炉壶,李宝珍的毕生经典代表作,采原矿老底槽清制于1922年,壶身硕大,气韵饱满,方中有圆,挺匀有力,堪为壶中佳作。三弯壶流粗短,环把圆中带方,四足如鼎分立。壶身由民国著名陶刻家吴汉文(号跂陶)铭刻。

    03/28
  • 紫砂僧帽壶常见有哪些变形?

    僧帽壶,紫砂壶传统壶式之一,造型来源于僧人所戴的帽子。因佛教各宗派的僧帽制式不同、制壶者风格不同等各种原因,僧帽壶的样式也存在较多、较大差异。

    03/28
  • 紫砂壶陶刻落款石泉指的是谁?

    在紫砂壶众多传世佳作中,常见有许多刻工精美的作品壶身镌刻“石泉”落款,此“石泉”指的是著名紫砂艺术家谭泉海大师。

    03/28
  • 紫砂壶中也有数字祝福语,你感兴趣吗?

    紫砂壶在壶名、造型以及装饰中加入数字祝福语元素,是一种别具特色的设计,表以美好愿景,此类紫砂壶,既可以自用,也适合作为馈赠礼品。

    03/28
  • 唐凤芝鱼化龙壶紫砂作品鉴赏

    鱼化龙壶,唐凤芝采原矿老紫泥制成,泥色古朴,经过岁月的浸润,更显古朴温润。全器造型巧妙,自然生动,将捏、塑、刻、印各项技法综合运用,主次分明,繁简得体,且寓意美好,有很高的文化内涵。

    03/27
  • 顾景舟制作的鹧鸪提梁壶为何取名“鹧鸪”?

    顾景舟鹧鸪提梁壶,是其在上海陪同妻子徐义宝养病期间所制。关于为何命名为“鹧鸪”,据顾景舟自述,一是由于抽象的形似,表以当时的心情;二是取一种古代名茶“金缕鹧鸪斑”之意。

    03/27
  • 李碧芳双线提梁壶紫砂作品鉴赏

    双线提梁壶,为李碧芳原创设计的经典提梁器代表作,采用原矿老紫泥制作于70年代末,通观整壶,形制新颖别致,线条清晰明朗,提梁精简实用,可赏、可玩、可用,实为佳作一件。

    03/26
  • 筋瓤圣手沈建强的紫砂筋纹器艺术

    作品以筋纹器见长的沈建强,素有“筋瓤圣手”之称,业界更是流传着“藏筋瓤,找建强”之语,可见其筋纹器技法非比寻常。沈建强筋纹器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名家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离不开他对筋纹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心研究。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