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艺泰斗”顾景舟传世名作于沪开卖
此次荣宝南京春拍推出顾景舟《三足乳丁壶》,汪寅仙的《半月壶》堪称精品。
印鉴拍卖专场成交率相当高。整场拍卖以清寿山瓦钮螭龙章开场,起拍价1200元,经过近十轮竞价,最后以6000元成交。拍前广受关注的几件精品果然不负众望,旧上海黄金荣微刻象牙章以8万元起拍,最后以14万元成交。
新的紫砂壶都会散发出紫砂泥的泥味,如果此味不除,会影响到茶的味道,而豆腐的很重要的功效,就是能去除紫砂壶的泥味,这从对比用豆腐煮前、煮后的紫砂壶的气味的区别就能容易判断出来。
江晓燕参加过许多重要的全国大展,与闻名于世的大师蒋蓉、汪寅仙、徐秀荣等人作品同堂献艺,深受欢迎。作品在全国屡获奖项,其著名作品《事事如意》和《子冶石瓢》被无锡博物馆长久收藏以示珍贵。
紫砂壶为何升值?史俊棠认为,关键在于稀缺。“大师10多人,高级工艺师100多人,工艺师200多人,助理工艺师800人左右,技术员1000多人,”史俊棠说产生一个大师通常在20年以上周期,这种供应稀少与收藏品投资需求的巨大反差,自然造成出自大师之手的紫砂精品价格扶摇直上。
正所谓是“名乎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古往今来,紫砂壶一直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尤其是宜兴紫砂壶,更是成为众多收藏者纷纷追捧的对象。由于宜兴紫砂泥的稀缺性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性,真正名家手工紫砂壶一直都很贵。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紫砂壶的收藏价值,需求也随之增大。然而,名家手工制壶的速度又极慢,一般一个月最多才生产10个,求远远大于供,随之而来的是价格的上涨。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这里有着制作紫砂壶得天独厚的矿产宝藏,正所谓是“名乎所作,一壶重
宜兴陶土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主要分布于南部丘陵山区。当地一般把陶土分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大类。白泥主要含矿层为晚志留茅山群,晚泥盆世五通下段和二 迭系上流龙潭组。它是一种灰白色为主颜色单纯的粉砂铝土质粘土。甲泥含矿层位于泥盆系上统五通组上段及石灰系下段高丽山组。它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粘土,又叫石骨,材质硬、脆、精。嫩泥主要产于二迭系上统龙潭组上段地层中。它是一种土黄色灰白色为主的杂色粘土,材质软、嫩、细。由于陶土中含有不同 比率的氧化铁,泥料经不同比例调配,烧制的茶壶就呈现黑、紫、黄、绿、褐、赤等
(配图:卢宁刚老师创作的文人紫砂壶《小雄风》) 文人紫砂壶:强调自主创作或与文人合作的紫砂壶都可被称作是文人壶。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风格融一身的“文人紫砂壶”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所接受,被公众所认识,大大丰富了紫砂的文化内涵。自古就有县令壶圣陈曼生借紫砂壶抒情绘景,在壶坯上题诗作画,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风格融一身的“文人紫砂壶”,绘炙人口的“曼生十八式”正是陈曼生这位清代文人县令的举世佳作,从而让紫砂步入了新的历史境地。 而近期,
(配图:宜兴紫砂壶) 有人说:切记莫把紫砂壶变为只可远观的藏品,用上好的壶沏上好的茶才是王道 工艺美术大师的紫砂壶作品,若以重量计价,堪比黄金贵。近两年来,突如其来的“紫砂热”让紫砂壶的价格一路看涨,也将紫砂壶这个收藏类别成规模地推向高端市场。2008年11月,一把由当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制的大石瓢壶在上海工美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得318万元的业内天价;今年5月,同一把壶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上以1232万元成交,再次刷新
你喜欢紫砂壶吗?了解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吗?11日,一场紫砂壶艺术展在福建省博物馆旁的易安居古堞斜阳茶道会所隆重举办,共计展出百余件紫砂壶展品,其中还包括中南海紫光阁、韩国博物馆的收藏品。此外,紫砂壶大师周琴娣现场亲手演示制作紫砂壶。令现场与会者大呼过瘾、惊叹神技! 据了解,这场紫砂壶文化展由中金在线与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联合主办,主办方还将邀请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建洪先生为市民解读紫砂壶的艺术价值,揭开最近几年紫砂壶成为“投资新宠”背后的原因。
“汉棠盆”被誉为千古一绝。上海盆景协会和上海的收藏家对徐汉棠的紫砂花盆最为钟情,他们为徐汉棠的每一只花盆都编了号,现已编到250几号。“不收汉棠盆,枉为收藏家”是上海收藏界的流行语。在宜兴,紫砂艺人高手如林,可是紫砂花盆却无人可以与“汉棠盆”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