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博物馆收藏的紫砂珍品

    苏州博物馆,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犹如一座承载江南文脉的艺术殿堂。步入馆内,数件紫砂珍品在此静候知音。

    05/06
  • 淘壶人物丨仲从飞紫砂壶鉴赏

    仲从飞,1994年生,2016年毕业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造型艺术设计专业,师承实力派名家恽志培,擅于将经典器型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作品以原创居多。

    05/06
  • 宜兴紫砂壶泥料之红泥类:顺庆寺莲子红红泥

    顺庆寺莲子红红泥蕴藏于架土层下部,原矿外观淡紫红色,开采出来色泽如晚秋莲蓬莲子皮壳红色,故陶工取名莲子红红泥。

    04/30
  • 宜兴紫砂壶泥料之红泥类:黄泥岭红泥

    黄泥岭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下部,原矿外观土黄色,材质略硬,易碎成块状,质地厚重,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烧成稳定性较好,窑温1150℃~1180℃,成陶收缩率达10%左右,砂色玫红,娇美凝润。

    04/30
  • 紫砂筋纹器中的典范之作

    作为紫砂艺术的重要门类,筋纹器通过将瓜棱、花瓣等自然形态进行几何化提炼,将灵动纹路与精密结构完美融合,在壶身构建出严谨而富有韵律的视觉体系。

    04/30
  • 宜兴紫砂壶泥料之红泥类:涧众红泥

    涧众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中,材质老嫩适中,陈腐有度,外观土黄色,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粘性较足。

    04/29
  • 宜兴紫砂壶泥料之红泥类:兰右老红泥

    兰右老红泥蕴藏于山表层嫩黄石石英岩层,外观土黄色,断面有不规则三氧二铁形成的水锈斑点,材质坚硬,质地厚重。

    04/29
  • 紫砂艺苑的四位传奇女匠人

    在紫砂艺术的千年长河中,有这样四位女性以纤纤素手破开传统桎梏,在泥与火的艺术里镌刻永恒。她们跨越三个世纪,用不同时代的艺术语言,共同谱写出紫砂史上最动人的女性篇章。

    04/29
  • 宜兴紫砂壶泥料之红泥类:洑东小红泥

    洑东小红泥蕴藏于嫩泥下层,外观土黄色夹不规则朱砂红斑块,材质略硬,砂性较足。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有砂质感,粘性适中,制壶烧成稳定性较好,窑温1150℃~1180℃。砂色玫红,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

    04/28
  • 宜兴紫砂壶泥料之红泥类:洑东老红泥

    洑东老红泥蕴藏于嫩黄石下部,外观呈土黄色,略硬,较溶于水,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制坯稳定性较好,烧成1150℃~1180℃,见砂色橙红色、砖红色,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

    04/27
  • 宜兴紫砂壶泥料之红泥类:红卫村红泥

    红卫村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中,矿层厚度30厘米左右,外观暗黄色泛微绿,呈现块状,质地厚重,易碎遇水即化。

    04/27
  • 邓奎:不输陈曼生、比肩陈柏亭

    在曼生文人壶声名远播之际,另一位书法大家监制的紫砂器同样绽放异彩,此人就是邓奎。

    04/27
  • 淘壶人物丨陈绍委紫砂壶鉴赏

    陈绍委,新生代学院派的代表,1993年生,科班出身,又得中青辈实力派恽志培指导,将学院派理论体系与师徒传承的实践经验深度融合,尤其在薄胎光素器领域展现出色的能力。

    04/27
  • 宜兴紫砂壶泥料之红泥类:小煤窑红泥

    小煤窑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原矿外观金黄色,质地细腻,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形烧成稳定性较佳,烧成温度1150℃~1180℃,砂色红中泛黄。

    04/24
  • 段泥类中的极品:豆青段泥vs豆碧青段泥vs潭碧砂段泥

    在青段泥类中分出来豆碧青段泥、潭碧砂段泥,这几种青段泥品种虽然都是青颜色,但制成作品后,由于练泥的技法不同,烧成后的胎色不同,反应的肌理结构和砂色的美感各有区别。

    04/24
  • 何道洪大师为什么被誉为“紫砂全才”?

    在中国紫砂艺术史上,何道洪的名字犹如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他不仅以“紫砂全才”之誉载入史册,更以独特的艺术哲学重构了紫砂器物的美学维度。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