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本山料和外山料到底有什么区别?
本山料和外山料究竟区别在哪?这两者的名称从何而来?甚至有的人可能都会想明明都叫紫砂为何要区别对待。那么,下面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本山料和外山料。
吕尧臣,1941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随紫砂名家吴云根学艺。四十余年的陶艺生涯,新品层出,风格韵秀而古朴。尤独创之“吕氏绞泥”出神入化,堪称一绝,有“壶艺魔术师”之称,作品造型新颖别致,做工细腻严谨,设计独特出众、奇趣无穷,整体造型比例恰当,意涵深刻隽永,配合独树一帜的制壶手法。
紫砂,是茶文化的衍生,因茶而生,由茶乃盛,终携茶而美。自古以来,紫砂壶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我们会在很多的地方,听到紫砂与佛的故事,可以说,从紫砂壶的诞生之日起,其艺术内涵、生活哲学就与佛教思想融合在一起,丝丝入扣。
“门外汉”因缺乏专业紫砂知识,而痛失名家紫砂壶。在不少收藏爱好者眼中,专题收藏往往可以集中精力和财力,以便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专题收藏也有短处……
1993年,在顾老的主持下,出版了《宜兴紫砂珍赏》,在这本书中,顾老精选了七件邵大亨的作品,认为是传世的邵大亨的真迹标准器。邵大亨也是顾景舟先生一生推崇之人……
《易经》有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太极紫砂壶设计元素源于八卦图符,阴阳二鱼似在一个大圆中永恒地旋转,但旋转中又保持着一种宁静,给人一种的典型的中和之美,和谐之感。
瞿子冶将书法绘画与紫砂壶结合起来,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文人风貌。多与杨彭年、申锡、吉安等制壶高手合作,其所创子冶石瓢壶,壶绝、画绝、书绝,文人风骨气韵卓然……
孔小明,男,1962年出生于制陶世家,2014年高工。1992年进厂,受到潘持平老师指点和吕尧臣老师作品风格影响,1990年与兄弟孔春华、姐姐孔新华推出了“孔家壶”紫砂艺术品牌,紫砂绞泥技法,出神入化,目前宜兴可达此境界者,少之又少。在方器的制作和创新上,“孔家壶”被行业是公认的实力派。
由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南京澄思文化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紫砂潮--范伟群范泽锋紫砂艺术特展”于2019年1月26日下午在葛洲坝南京中国府隆重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