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20件紫砂精品传器,提高你的审美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
高湘君十六竹壶鉴赏,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把“梅兰竹菊”视为四君子,在此四君子中,因竹有节,人们常以竹喻君子之品德,有“高风亮节”之赞。正所谓“竹节竹品映风骨”。
顾婷,女,1976年生于陶都宜兴,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第二届),2012年高工,首届“景舟杯”银奖得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小女,嫡系传人,家学渊源,自幼爱好陶艺创作。
鲍仲梅,194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00年 第三届),先后师从七老艺人任淦庭、工笔花鸟画大师俞继高先生为师。擅长错金银工艺,将金、银丝(片)镶嵌于紫砂器上,采用雕、镂、刻、塑、堆、填等多种手法,或再施以珠宝玉石等材质,赋茗壶以异彩奇珍,别具一格。与其妻施秀春合作,创制以银丝镶嵌的紫砂壶,为紫砂陶艺开创了新的装饰技法。精选原一厂老黑料作胎,泥料极其珍贵,泥色端庄古雅。壶身圆润丰腴,气韵生动。饱满的壶腹似能容下潺潺泉水,用其品茗甚佳。盖面陶刻貔貅,并镶嵌玉石,其中一颗玉石为目,显得炯炯有神。
王铭东,1966年生于陶都,2018年高工,被业界称为“壶中一怪”,中青年实力派,以花器、素器见长;1983年进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1986年9月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紫砂的各种成型技巧和技法,期间更是得到中央美院教授张守智、美术家韩美林等人的造型指导。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何道洪梅桩套组,2013年北京瀚海秋拍,该套组以1265万元的高价成交。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正式访问日本时,带去了一套紫砂“梅桩茶具”,作为国礼赠送给了当时的日本首相福田赳夫。
李碧芳,女,1939年生于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师承著名老艺人朱可心。1958年8月受聘任紫砂工艺辅导,开始培训学徒,先后连续二十多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共计数百人次。1982年镇江地区授予工艺美术师称号,1983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学习造型、设计、制图,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创作。
陈国良,男,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2007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三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何道洪学艺,制壶严谨,作品颇具个性,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江建翔、季益顺、施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