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云是怎么与八把曼生壶结缘的?

    唐云为我国著名画家,也是一位收藏家。生于西湖边,嗜龙井茶的他,爱好宜兴紫砂壶。生前有紫砂老壶、名壶数十把,其中仅曼生壶就八把,故有斋号称“八壶精舍”。 这八把曼生壶是唐云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平日里不轻易露面。

    10/27
  • “省大师”吴群祥精品作【石瓢】

    吴群祥,2012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 首届)。1972进紫砂工艺厂,启蒙大师乃当今壶艺大师吕尧臣先生,且深得顾景舟大师赏识,得以入室拜师,并得其真传。主修陶瓷造型设计,其作品造壶艺风日趋成熟,风格鲜明,讲究线条流畅和谐,形体比例协调恰当,气势凝重而端庄,色泽深沉而朴茂,工艺精巧而大方,每有新品问世,必为世人青睐珍藏。

    10/30
  • 陶艺节宜兴启幕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助兴

    图为宜兴紫砂陶艺人在现场制作。孙权 摄第九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下简称"陶艺节")26日在江苏宜兴启幕。开幕式现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演,共展示5个极具宜兴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50余位非遗传承人、陶艺师和茶艺师携手"献艺"助阵,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们展示陶瓷项目传统制作工艺的魅力,让嘉宾们一品阳羡茶的香醇。紫砂壶是宜兴的一块"瑰宝"。孙权 摄图为一名陶艺工人在现场制作陶器。孙权 摄江苏宜兴以盛产陶瓷闻名于世,素有"陶都&q

    10/27
  • 江苏宜兴发布旅游园林卡 可全国通存通兑

    本站江苏新闻10月27日电 (记者 孙权)10月26日下午,"助推全域旅游 共享便捷生活"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新闻发布会在宜兴市旅游服务中心大厅举行。活动中,中国宜兴旅游园林卡正式对外发行,作为宜兴旅游的又一张名片,此卡设计融合了宜兴文化元素,综合了金融功能、全国通存通兑,整合了宜兴百余家旅游企业成立联合商圈提供全产业链的优惠服务,并将走出宜兴,首次在无锡大市区域发行。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新闻发布会现场。近年来,宜兴市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政府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

    10/27
  • 明代惠孟臣传人惠祥云《朴真》

    惠祥云,1968年出生于宜兴制陶世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其作品不论是选料、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可圈可点,精美绝伦,没有丝毫粗制滥造的痕迹,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10/27
  • 精品花器!陈国宏《金钱松》

    陈国宏,1968年生于宜兴,2012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2015年首届“景舟杯”优秀奖得主,师从顾道荣。1991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修陶瓷造型设计,原以花货为主,现以传统光货为主,可见功力非同一般,作品多次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展出,经常参加国内国家级的陶瓷评比活动并多次获奖。

    10/27
  • 一把紫砂壶,让世界认识宜兴

    幽幽小巷,诉说过往历史。百年古窑,见证陶都辉煌。10月26日,第九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在"中国陶都"宜兴隆重开幕。" 陶文化节"已在宜兴连续举办九届,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陶瓷行业具知名度、具影响力的节庆品牌之一。宜兴市委书记沈建在致辞中表示,宜兴通过陶文化节弘扬宜兴陶瓷文化,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以实际行动贯彻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本届"陶文化节"以"陶醉中国、筑梦宜兴;以陶

    10/26
  • 故宫珍瓷 一组惊艳的明代宜兴窑

    宜兴窑,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故名。烧瓷历史悠久,秦汉时宜兴地区陶窑密布;两晋时在均山烧青瓷,唐初在归径等地大量烧制,至晚唐、五代成为南方民间著名青瓷窑;宋、元时期,丁蜀与西渚一带大规模烧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时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涧众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紫砂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等,并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洗呈盛开的莲花状,底下承以三个乳凸小足。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乳浊不透明。明代宜钧陶器的釉色较丰富。此莲花洗为纯正的天

    10/26
  • 【11月新线】无锡宜兴开元精舍酒店包吃包住品质游三日399元(325线)

    无锡宜兴开元精舍酒店包吃包住品质游三日价格:399元/人(宿大床房)419元/人(宿双标房)含宜兴开元精舍酒店住宿开班:每周二、五;周五加30元/人早7:00上海出发,车往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震泽,约1小时,镇上古迹众多,漫步古镇(进师俭堂等收费场馆费用自理),观小桥流水,体验小镇风情……车往湖州,游国家4A级旅游区──湖州南太湖:免费景点,约1小时,漫步湖边栈道,观似海非海的南太湖(可自费乘船游南太湖,门市价80元/人,外观耗资人民币15亿元中国首家七星级酒店──月亮酒店,像一轮明月,又像一枚

    10/26
  • 挑选紫砂壶不容忽视的13个细节!

    紫砂壶的工艺性是指制作的技术水准,也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交待清楚与流畅。"壶身周正匀称,口盖配合得当,流、把、钮同一轴线且端正不偏斜,明接要干净利落,暗接要和顺流畅……"这些基本已成为选购紫砂壶的通则,然而还有一些小细节常会被壶友们忽视,有的甚至连制壶高手也未必真正认识到,或不以为然。本文列举了13个小细节,如下,与壶友们共同探讨。1、紫砂壶盖的子口(壶墙的泥圈)高度,常见尺寸多在10mm左右

    10/26
  • 缺了这些,紫砂界如何繁荣

    试问紫砂界最缺什么?不知不觉纷繁复杂的紫砂界,美好自然为主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痴迷其中。心爱之深,责之切。试问我们紫砂界最缺什么?缺俭以茶代酒,兴紫砂紫砂因茶而生,依茶而兴。"茶性俭",《茶经》给出了茶道的第一精神。唐代出现"以茶代酒",就是倡导不要浪费粮食去酿酒,用茶和果子招待客人。以为俭。而现在茶之奢,绝不让酒,并带动了紫砂的展开,紫砂壶价钱水涨船高,今非昔比。近年来由于大环境的缘由,奢华之风有所收敛。但是几万一斤的茶,十几万,几十万一把的紫砂壶比比皆是。喝

    10/26
  • 在饮茶中,感受紫砂本质的纯正和真诚

    壶与茶看似随手,实寓深意。手捻茶匙,将触感紧实的茶叶颗粒滑过茶则,悄悄倒入圆润丰满的壶中,再缓注沸水。氤氲烟雾挑逗着一注水流,似乎带着某种律动。壶盖放下,等片刻时间,爽利地舞出一道弧线,将茶倾注到盏中,浅肤浅雾衬着暖黄的汤色,且饮吧。紫砂壶是有语言的,只有爱壶人才会倾听领悟到真诚。泡上一壶茶,静静独赏独品时,你赏壶的感觉不一样;没有喧嚣参杂,品茶也会有实质的醇香。那时的你宁神观壶,那怕熟而熟玩手执千遍的壶,毫不厌倦,看肌肤的光润,透肌里的内涵,数着每颗不同的砂粒,接吻久蓄的陈香,感受着本质的纯粹和真诚。偶

    10/26
  • 传统造型是紫砂里不变的旗帜

    在宜兴紫砂壶的样式中,有一种壶最为常见,深受众多壶友们喜爱--光素器。紫砂光器,主要讲究壶体各部的优美比例精深的制作技巧和优秀的实用功能,盖和壶身必须协调,为一整体。盖子的大小,形体的吻合,把子所构成的空间比例,嘴的长短,力度的大小、质感、量感的变化对比。实体与空间的对比,形体或丰满,像欲欲滚动的一颗玉珠,或灵巧像翩翩起舞的少女。正如音乐中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经过时间的淘洗已成为经典;当下流行音乐中的个别作品,经过日后时间的考验也会成为古典音乐。同样,宜兴壶中最耐看的,也是那些传统造型的光素器紫

    10/26
  • 想捡紫砂壶的漏,还得有方法

    对于爱玩壶的人来说,无论你是初涉收藏的小白,还是久经考验的大牛,大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捡漏"的心理。早在以前,市场上"捡漏"的机会还真不小,紫砂壶收藏尚处在发掘期,玩壶的人少,多遛摊儿或者去乡村收老物件儿,指不定哪家装油盐酱醋的壶就是个宝贝。往常,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发达,再加上收藏队伍的急剧膨胀,想要"捡漏",还真是难上加难。不过,也有行家以为,只要还存在着玩壶市场,就一定有"漏"可捡。你得具备理论学问和实践经历,还要有敏锐

    10/26
  • 陶都宜兴办陶艺节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助兴

    本站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孙权)第九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下简称"陶艺节")26日在江苏宜兴启幕。开幕式现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演,共展示5个极具宜兴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50余位非遗传承人、陶艺师和茶艺师携手"献艺"助阵,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们展示陶瓷项目传统制作工艺的魅力,让嘉宾们一品阳羡茶的香醇。江苏宜兴以盛产陶瓷闻名于世,素有"陶都"之美称,当地7000多年的制陶史,孕育了紫砂、精陶、均陶、青瓷、美彩陶"五朵金

    10/26
  • 紫砂壶除了泡茶居然还有这用法

    手是人体活动器官之一,是活动最频繁、最精密的活动器官。神经、血管极为丰富,手部具有包括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的6条经脉。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中医研讨工发现了人体全息反映作者区。以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体的四肢至五脏六腑都是经过经络和气血津液紧密地联络成一体,任何部分器官的生理感觉,对整体生理功用都有影响。在生活中,人们依据生活经历,常常选择核桃或玉石来活动手指,刺激穴位,但很少有人晓得紫砂壶也具有这种功效,通过对手上穴位的良性刺激,激发各条经络的功用,从而到达调理脏腑,平衡阴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