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永良荷花壶紫砂作品鉴赏

    荷花壶,以荷花青蛙为主题,为范永良大师于1994年创作的实用花器精品。奇绝之处在于壶钮的设计,塑以有范大师个人特色的“泥土蛙”,看似灰扑扑的,但蛙身色泽搭配,蛙腿的肌理动感都十分到位,是为业界一绝,当下无人能仿制。

    06/25
  • 名家联袂演绎的紫砂佳作[第3期]

    在紫砂界,名家联袂演绎紫砂壶并不鲜见,他们以各自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表达,共同为作品注入生命力,正如一场高雅的艺术盛宴,精彩呈现紫砂壶这一工艺的卓越魅力。

    06/24
  • 沈建宏供春壶紫砂作品鉴赏

    树瘿供春壶,为沈建宏老师原创设计,选用本山绿泥全手工精制而成,肌理采用泥绘堆泥手法,做沧桑变层,古朴之气更加浓郁。整器在传统供春的基础上进行演变改良,加入更多细节,呈现出不同的韵味,值得品赏。

    06/24
  • 紫砂名人 清末制壶高手——黄玉麟

    黄玉麟,宜兴蜀山人,原籍丹阳,清末宜兴著名制壶匠师,是晚于大亨七、八十年之后出现的佼佼者,也是紫砂艺术史上的一代名家。

    06/24
  • 佘海平洪瓢壶紫砂作品鉴赏

    洪瓢壶,佘海平老师采用顶级原矿青段泥全手工制成,传统石瓢造型融汇道洪之风,辅以青段古拙的色泽以及清晰的砂质感,凸显出敦厚朴雅的气质。

    06/24
  • 紫砂名家方霏霏 仿生花器实力派

    方霏霏1988年生于安徽,自南京师范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毕业,先于紫砂陶塑事业耕耘多年,后转而从事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尤擅长仿生器型的创作。

    06/24
  • 清代为什么盛行朱泥小壶?

    朱泥壶的红润娟秀成玩家骄宠,精致秀巧是茶客们的小家碧玉。朱泥壶胎薄、身小、耳细、口秀的造型,是宜兴紫砂茗壶别具风格的门类,贯穿整个紫砂壶的发展历程。

    06/21
  • 王煕臣莲蕊壶紫砂作品鉴赏

    莲蕊壶,清末民国制器,为王煕臣经典代表作,原矿老紫泥胎,以荷花为基形,器身似花苞待放,盖高似莲蓬,有六孔放置可活动的莲子,盖中央挺立一颗硕大的莲子作壶钮,流嘴以藕叶包卷而成,执把由一段藕节塑成。

    06/21
  • 名家联袂演绎的紫砂佳作[第2期]

    在紫砂界,名家联袂演绎紫砂壶并不鲜见,他们以各自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表达,共同为作品注入生命力,正如一场高雅的艺术盛宴,精彩呈现紫砂壶这一工艺的卓越魅力。

    06/20
  • 紫砂名人 壶式繁多,文气隽永——陈曼生

    陈曼生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金石家、紫砂壶艺设计家,精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工隶书,追求金石味;嗜茗饮,酷爱紫砂壶艺,因此家中藏有许多紫砂名器。

    06/20
  • 姚志泉南瓜壶紫砂作品鉴赏(汪寅仙监制)

    南瓜壶,姚志泉1993年全手精工制作于紫砂一厂,由其母国大师汪寅仙监制,无论是壶型、筋纹还是贴花装饰,细节处均体现出汪寅仙大师风格。整器将花货完美地融入筋纹器之中,浑然一体,生动逼真。

    06/20
  • 何叶圆鼎壶紫砂作品鉴赏(李兆濂陶刻)

    圆鼎壶,何叶创作于1996年,采用原一厂老黑料全手精制,壶身浑圆敦实,下有三撇足支撑,珠钮饱满蕴力,挺立盎盖之上,包嘴流短粗,耳把肥厚,属典型道洪壶风。壶身由老艺人李兆濂陶刻装饰,正面镌“月夜书声坐竹楼”,反面刻竹。

    06/20
  • 这些陶艺家的斋号,你知道几个?

    紫砂壶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壶上印款的形式已相当丰富,除基本的作者姓、名外,许多名家也常用斋号作为印记。

    06/19
  • 紫砂作品鉴赏:鲍仲梅传人鲍廷博·圣鼓壶

    圣鼓壶,原创设计,此件为鲍廷博于1997年取原一厂老紫泥精心制作,身筒扁圆似战鼓,盖中壶钮塑以螭龙衔尾形象,壶身、壶盖以作者独创之嵌泥洒金手法饰云雷纹,金粉嵌入后不脱落不褪色,可长久保存,工精艺巧,华贵无比。

    06/19
  • 鲍廷博掇球壶紫砂作品鉴赏

    掇球壶,鲍廷博摹古传统经典,采一厂老紫泥制作于1990年,壶身浑圆,腹部饱满,气韵充沛,壶颈高耸,壶口宽大,压盖穹起呈半球形,珠钮挺立中央,各部位和谐统一,整体形成大、中、小三个球体堆叠之势,尽显“掇球”之奥义。

    06/19
  • 清代宫廷紫砂器的装饰艺术

    到了清代,紫砂茗壶在工艺、造型、堆塑和配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开始出现手工作坊,分工相当细密,紫砂壶作品不仅风行于官僚士大夫之间,而且开始进入宫廷,流传到国外。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