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汉棠高徒、徐元明【石瓢】
徐元明,号远明, 2012年研高,师从国大师徐汉棠先生。尤以松,竹,梅见长,所制之品灵动而富有活力。此器以传统石瓢造型为准,重新演绎而成。壶身光洁素雅别无装饰,也体现了紫砂的裸素之美。
徐元明,号远明, 2012年研高,师从国大师徐汉棠先生。尤以松,竹,梅见长,所制之品灵动而富有活力。此器以传统石瓢造型为准,重新演绎而成。壶身光洁素雅别无装饰,也体现了紫砂的裸素之美。
沈俊,1969年生于陶都宜兴,实力派青年陶艺家,其父为江苏省紫砂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沈汉生(石羽)。师从制壶高级技师周坤生,91年保送中央工艺美院,深得张守智、杨永善赞赏,其作品思路开阔,沉稳含蓄,令人赞赏。
惠祥云, 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金庸为其题词“惠祥云紫砂宝器”,启功大师亲自书写“祥云壶艺,敢攀高峰”。
一、季益顺作品,1960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78年进厂随高工高丽君学艺,被海内外收藏家赞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另有江建翔、陈国良、施小马),是紫砂艺术承前启后的扛鼎人物!二、癸巳年作品,惊爆价回馈壶友!三、实物已亲自上手,容量实用,出水爽利!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金庸为其题词“惠祥云紫砂宝器”,启功大师亲自书写“祥云壶艺,敢攀高峰”。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金庸为其题词“惠祥云紫砂宝器”,启功大师亲自书写“祥云壶艺,敢攀高峰”。
袁国强,2013年高工,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师从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高工张庆臣,其作品以全手工见长,多稳重朴实、敦厚古拙,多次获奖,此壶全手工製,薄胎工艺,形简而易润,大雅之器!
袁国强,2013年高工,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九十年代初从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庆臣,以仿制传统作品入门,与亲弟袁小强期间得到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的悉心指教。公认的实力派!
袁国强,2013年高工,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九十年代初从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庆臣,以仿制传统作品入门,与亲弟袁小强期间得到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的悉心指教。绝对的实力派!
袁国强,2013年高工,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1970年生于陶都,师从工艺美术大师何道洪、高工张庆臣,其作品以全手工见长,多稳重朴实、敦厚古拙,多次获奖,90年代时台湾市场反应极佳,是宜兴中青年紫砂艺人中的稳健型、实力派高手。
郑剑锋,2015年高工,197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92年进紫砂工艺厂,拜当代壶艺高手,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为师,同时,又得高丽君老师的指教,现为季益顺壶艺流派的优秀传人,当选为“十二紫砂之星”。
陈宗宝,90年随父亲进宜兴紫砂厂工作。1994年师从邵家声学习雕塑绘画技艺。1996年又师从孙伯春门下学习雕塑技艺。2000年进入龙德堂,得范泽锋先生教泽,学习制壶创作技艺,进修工艺美院陶瓷艺术系。1979年出生于宜兴紫砂世家,2012年助工,自幼耳濡目染,喜爱陶艺文化,后师从高工范泽锋,习得精湛技艺,现为龙德堂实力派艺人,著名青年陶艺家。
惠祥云,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对紫砂有着很深的感悟,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
此器精选优质紫泥精制而成,色泽稳重,泥质细腻;壶腹微扁,饱满有度,网球孔呈佛手形,内外一致;短弯流自壶身自然胥出,壶把略呈耳形,描摹藤枝之态,设计合理;口盖宽阔,盖上以一佛手为的子,姿态优美,想象合理;有藤蔓自壶把舒展,与盖上藤叶一致;壶腹一侧刻“佛心”二字,壶底内部刻“祥云秘制,乙未年”,外部刻“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壶盖内刻“惠风祥云”,暗含老师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