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名人/研高--汤鸣皋《莲宝》
汤鸣皋老师是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经顾景舟先生细心指点,又得唐云、陆俨少等先生青眼,习得精湛的绘画技艺,长于陶艺和雕塑,多次获奖,作品认可度极高。推荐收藏
汤鸣皋老师是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经顾景舟先生细心指点,又得唐云、陆俨少等先生青眼,习得精湛的绘画技艺,长于陶艺和雕塑,多次获奖,作品认可度极高。推荐收藏
徐建平,2013年助工,以花器见长,新颖设计理念为自身特点,基本功扎实,构思巧妙,作品风格细腻,上手实用快,绝对超值!此款是老师花器作品《榴香》原矿家藏清水泥390CC,推荐!
《紫气东来》壶沿袭了苏敏老师一贯的制壶风格,造型古雅、刻绘秀美。此壶特色则在于壶钮。红泥制成曲线流畅的壶钮,赋予了整壶动感之美,更点明了“紫气东来”这一主题,又与沈汉生老师满刻壶身静静绽放的梅花形成动静结合之势。如此好壶,怎能令其蒙尘?作品编号:014510容量: 440CC 作者:苏敏 泥料: 原矿黑泥
束旦生老师这样评价《陶缘》壶:这是一款略带筋纹设计的作品,壶身饱满圆润,壶口部分的筋纹如花瓣一样,整个壶身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又如一只装满福运的福袋子,都是福气的象征。“淘一品良壶,续一份壶缘”,束旦生老师匠心独运,以朴实的手法表现出陶缘壶流畅的线条、脱俗的气质,古拙蕴力,好壶也。
周伯娟老师全手制《凤冠》壶为440cc大品,原矿青灰泥制壶,壶体构造流畅的线条,弧度饱满而带内敛之气,只觉稳重端庄,古雅朴拙。以凤颈为壶流,飞把为壶柄,线条曼妙,壶钮很有传统韵味。周伯娟老师以工艺难度极大的绞泥贴片装饰壶颈、壶盖,高温烧制时极易脱落,但此壶绞泥泥片吻合自然,且细密繁复的纹路正若凤颈翎羽,与青灰泥泥色结合更显富贵大气!
狄新陶,2012年国工,师从研高、筋纹器名家沈建强,掇球壶本是紫砂对圆形的最佳组合,壶体钮、盖、身为大小三圆垒叠而成,饱满有神,比例丰美,极为周正悦目。此六方掇球,将壶身各部均分为六面,镶接成型工艺难度大!
狄新陶,2012年国工,师从研高、筋纹器名家沈建强,狄新陶老师善制筋纹器,狄新陶老师善制筋纹器,280cc壶体筋纹勾勒,分为上下六瓣菱花,交错吻合,如齿轮咬合紧密,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纳入精确严谨的结构之中,凹凸相接,体现的那种秩序的精巧之美令人赞叹!
狄新陶,男,1963年生,2012年国工,师从研高、筋纹器名家沈建强,其作品古朴大方,清逸隽秀,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继承传统,充分体现了紫砂壶的灵气和韵味。
知足者常乐,知足者多福,知足是一种境界。紫泥制壶,细腻纯净;无斑纹,不湘妃,周伯娟老师采用绞泥螺旋纹作湘妃竹的斑纹特征,赏心悦目。壶盖是一直栩栩如生的知了,意境深远,视觉冲击强烈。“竹”谐音“足”,加上壶盖上的“知”,此壶“知足”之名便是由此而来。一只蝉,一段竹,美就在这执着高飞的向往,在这竹坚韧毅力中。作品编号:033911容量: 420CC 作者:周伯娟 泥料: 原矿紫泥
狄新陶老师善制筋纹器,这把《华姿》壶原矿紫泥制成,色泽老成而拙味浓厚,加之筋纹细细勾勒,凹凸有致之中血肉饱满,460cc壶体线条流畅体型曼妙,实在美观大方!壶型选用华颖为基底,规整的筋纹线条巧妙修饰,过渡流畅,口盖严丝合缝,壶韵丰盈,颇有亭亭玉立之姿。沈建强高徒狄新陶筋纹作品,工艺精湛,推荐!
壶之流、把、钮与壶盖绞泥工艺装饰,绞泥纹路细密自然,老师工艺精湛。壶钮制成水桶样式,立在盖顶正是打水的姿态,暗合饮水“思源”的主题。壶身下部泥绘出方砖平砌齐整的线条,细微处仍精细,老师心思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