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汉生汉风【珍藏品】--珍藏佳品
汉风壶,研高沈汉生老师自制自刻,壶颈点砂装饰,流把钮造型古朴,整壶古风俨然。 壶体陶刻“铁杆横斜花数点,默凌冰雪冠群芳”,反面刻绘疏影横斜的红梅,朵朵凌寒盛放,于凛然的冬日带来生命的温暖活力!
汉风壶,研高沈汉生老师自制自刻,壶颈点砂装饰,流把钮造型古朴,整壶古风俨然。 壶体陶刻“铁杆横斜花数点,默凌冰雪冠群芳”,反面刻绘疏影横斜的红梅,朵朵凌寒盛放,于凛然的冬日带来生命的温暖活力!
狄新陶,2012年国工,师从研高、筋纹器名家沈建强,狄新陶老师善制筋纹器,这把《华姿》壶原矿紫泥制成,规整的筋纹线条巧妙修饰,口盖严丝合缝,工艺精湛,推荐!
汤鸣皋老师是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经顾景舟先生细心指点,又得唐云、陆俨少等先生青眼,习得精湛的绘画技艺,长于陶艺和雕塑,多次获奖,作品认可度极高。
此《小英雄》壶为超大品1120cc,原矿紫泥制壶泥色醇厚古拙,壶之盖、身勾勒一百零八道筋瓤,喻《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以如意作桥钮,口盖严丝合缝、上下影衬、经、纬深浅自如,英雄气足!
邵顺生老师,现为研高、省大师、省名人,人称“紫砂方器之王”, 这把一脉相通壶是邵顺生老师专利设计作品(专利号ZL2009 3 0065380.7),曾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福建省南平市博物馆收藏,收藏价值极大!
周伯娟老师现为国工,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高杨勤芳高徒,擅长绞泥装饰技法。2012年正式拜于禅画大师张大华先生门下,成为齐(白石)派艺术第四代传人。这把《君子之交》在2006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中荣获银奖,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壶身为圆直竹筒,竹节构筑壶之流、把、钮,仿真自然,气韵充沛。壶体由伟涛老师合作装饰,正面泥绘布袋罗汉,旁刻“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侧钤“岁次甲午伟涛饰壶”;反面陶刻“大肚能容容天地,开口便笑笑古今”,落款“岁次甲午秋古阳羡刘伟涛铭”。
董震红,又名董正红,师承国大师顾绍培,并得到蒋蓉、沈遽华的指点,作品都以小品把玩为主,工艺细腻,款型创新,擅长全手工制作,多次得到海内外紫砂精品大展获过各类国家级金银奖,并得到国家博物馆收藏,深受海内外收藏家追捧!
吴永明老师为13年新晋国工,其书画受著名书法家陆修伯指导,以刀为笔,陶刻于壶上,书画韵味极佳,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文人气息浓厚。此款段泥《海阔天空》壶容量有区别,有340cc小款、500中款与520打款,此款为500cc中款,壶身为饱满大圆,壶腹双圆线围裹,更显气韵丰盈。
蒋升,2011年国工, 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鲍利安、周定华, 正可谓历经三九寒冬,一片丹心向阳开,蒋升老师这把以梅为主题的《寒香壶》其大器大美的造型,壶体饱满,线条内敛而富有张力,其韵味不乏对传统人文精髓的理解。
黄丽萍老师制作的《北瓜提梁》壶十分耐看,壶颈高,云肩,身扁,偏腹鼓,瓜柄钮,盖形简洁流畅,口盖稳合严密,壶底带三小足。壶把以圆角方形提梁高悬壶体正上方,线条飘逸优美。整器造型浑圆敦厚,典雅素丽,造型简练,工艺精湛,精巧中透出自然之气,为壶中精品,而且设计独到,用料上乘,造型乖巧,让人爱不释手。
汤先武老师2013年国工,师承高工范泽锋,全手作品,还原烧工艺,何谓“还原烧”,颜色近于焐灰,工艺及其复杂,汤老师作品市场认可度高,工艺精湛,性价比高,推荐藏用!
《知竹》壶,壶式造型奇巧,壶身仿天然竹之不规则形,壶体绞泥螺纹装饰,错落有致,极为雅致美观。流把钮为竹节弯折而成,贴花立体而生动。最为精巧之处在于竹节壶钮上趴伏这一只几可乱真的蝉猴,令人感叹钱丽媛老师工艺精湛、心思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