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中的奇葩——珐琅彩紫砂壶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房暗星,以其独特的手法和娴熟的技艺,制作珐琅彩紫砂壶,雍容华贵,精美绝伦,别具创意。  珐琅是一种玻璃质的釉料,由石英、硼砂和一些金属氧化物等混合,研成粉末,用釉料调和,然后就像画油画一样,施于紫砂壶胎体外,经高温烧制而成。珐琅彩紫砂壶,画面清新亮丽,富丽堂皇,永不磨损。房暗星制作的珐琅彩紫砂壶,无论从料、型、工艺、彩绘图案等方面都创造了当今珐琅彩紫砂壶制作艺术的高水平高品质,充分展示了宫廷御制珐琅彩紫砂壶的文雅、精细、经典、古朴、实用的特性,达到了雅俗共赏形神兼备

    01/20
  • 宜兴紫砂壶名家陈丽英谈紫砂礼品

    有着多年紫砂礼品手工制作经验的陈丽英告诉我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与中国古典文化的强势回归的大环境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将闲暇之余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中国古典文化及其深厚的紫砂当中。特别是在年底送礼的人们,纷纷都摒弃了以往送酒送烟的“恶习”,而选择了送紫砂壶。送紫砂壶就是送健康,送品味!

    01/17
  • 紫砂壶名家周伟光老师接受采访

    淘壶人签约紫砂壶名师周伟光老师接受了江苏卫视的特约采访!

    01/08
  • 紫砂壶诗词

    子墨作紫砂壶诗词一首。

    01/08
  • 警惕“地摊壶”或“减价壶”

    经常有壶友问淘壶人,在哪里哪里看到一款壶才几十元等等,淘壶人都一笑了之。有些壶友对紫砂壶有特别的喜好,但本身经济实力又不强,因此常常会忍不住贪图小便宜,随便购买一二百元甚至几十元一把的“地摊壶”或淘宝“减价壶”。这种盲目的行为,淘壶人认为无论从哪种角度讲都是不明智的。据专家介绍,虽然宜兴曾经被称为是紫砂之乡,有着丰富的紫砂泥原料。但近些年随着大量矿源的开采和消耗,优质紫砂泥的产量已经越来越少,目前在宜兴的砂泥每斤的价格从三四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如果以这种价位的紫砂泥制作一个紫砂壶,再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

    12/14
  • 宜兴紫砂壶三年价涨15倍

    宜兴紫砂壶原料仍然丰富,不存在短缺的现象。前几年,政府将紫砂壶制作技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紫砂泥也进行了监管,并制定了相关条例。

    12/10
  • 宜兴紫砂壶轰动巴黎卢浮宫

    11月初,紫砂壶《圣地十月》和周国桢、秦锡麟、冯林华、宁钢、李文跃、孟树峰、葛军等中国陶艺界翘楚创作的作品一起被法国第十七届国际文化非遗展选中。11月3日至6日在卢浮宫展出期间,观者如云引起轰动,世界各国政界和艺术界人士对中国首次参加法国非遗展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12/09
  • 淘壶人个性输入法皮肤《古韵雅风》

    《古韵雅风》古香古色的紫砂壶风格界面,能给您的桌面更添加一份美的享受。

    12/19
  • 宜兴紫砂壶历史窑场--龙窑图解

    龙窑是一种依山坡用砖砌筑成斜坡式的弯状地道,由于其外形像前人所说的长龙而得名,其长度为30-70米,顶端高约12米,歪斜角为8-20度,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门,龙窑地道两旁鉴别紫砂壶简易方法甄别虚实紫砂壶的简略要领_紫砂壶吧,每距1.3米开着投放燃料的小洞。龙窑是中国现代紫砂陶艺工人个人缔造的聪慧结晶。

    11/21
  • 宜兴紫砂艺人与艺德的思索

    紫砂是宜兴的名片,作为我们宜兴人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稀世珍宝,怎能不好好珍惜,不好好维护呢?但现今社会上一些不好的现象也渐渐腐蚀到了宜兴这片古老的土地,纯朴的宜兴人有些也开始变得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虽然受市场因素和利益驱动,陶艺人员有增无减,各种商业性的展览,名目繁多的金奖、银奖评比活动。利益驱动的各类荣誉证,不负责任的吹捧拨高常见报道。出现了一种表面繁荣的泡沫现象,凡此种种,对传统的陶艺,尤其是对紫砂艺术的声誉,利弊相生、不可小观。

    11/18
  • 紫砂壶做艺如做人

    蒋蓉认为,做艺如做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要当真做人,当真做艺,不要把造型,工艺勉强说得过的作品给人,这样对珍藏者是极不负责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艺术上对别人负责,实际是对自己负责。

    11/17
  • 昆明壶友出售精品紫砂壶

    壶友这次有福了!11月13日,56岁的紫砂壶收藏大家杨金荣称,自己收藏了40年的紫砂壶,目前已有300多把,其中1/3是明、清时代的,还有1把顾景舟、几把蒋蓉的作品,现在想要对外公开出售。  触手能清晰感受粒沙,栩栩如生的茶圣“陆羽”端坐于壶端,茶盖内印有繁体字“广东巡抚珍藏”、壶底是大明宫廷秘制,一把壶上有两个并列的壶嘴、壶身上有类似少数民族文字的装饰……这是杨金荣昨天特别推荐的紫砂壶。他说,明朝时期的壶做工相对粗糙,壶内有指纹印,而清朝时期的壶则用竹片,壶内少见指纹。这把特别推荐的宫廷秘制紫砂

    11/16
  • 制壶名师张碧珍和紫砂壶的情缘

    年近50岁的张碧珍每次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习惯性地看一眼摆在展示柜中的紫砂壶,共有三十几把,然后再换鞋进门。20多年前,从台南来厦经商的她受朋友委托代购紫砂壶。无心插柳柳成荫,张碧珍从中嗅到了巨大商机,并将经营重点慢慢转移到紫砂壶上。从当年来厦门打拼创业,到现今安居乐业,张碧珍说,这都是紫砂壶带给她的。现在,她逢人便说:我在厦门很幸福!   紫砂壶中见商机张碧珍是嘉义县人,祖籍泉州,现定居厦门。张碧珍告诉导报记者,自康熙年间,祖辈便开始

    11/15
  • 紫砂名家复原两千年前“汉百戏”

    吴小楣先生是以制作紫砂壶而出名。他告诉记者,“紫砂人物雕塑其实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1993年中国申奥失败,输给了悉尼,第二天我就决定改行,不再做壶,改行体育雕塑。”

    12/09
  • “壶艺泰斗”顾景舟传世名作于沪开卖

    此次荣宝南京春拍推出顾景舟《三足乳丁壶》,汪寅仙的《半月壶》堪称精品。

    11/15
  • 明代永乐佛像600万独占鳌头

    印鉴拍卖专场成交率相当高。整场拍卖以清寿山瓦钮螭龙章开场,起拍价1200元,经过近十轮竞价,最后以6000元成交。拍前广受关注的几件精品果然不负众望,旧上海黄金荣微刻象牙章以8万元起拍,最后以14万元成交。

    12/09